涨知识!到大唐求法的学问僧,除了空海大师,还有他们…

上篇,我们介绍了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的故事。在漫漫历史长河上,既有中国僧侣前往日本传法,也有日本僧人来到中国求法。电影《妖猫传》中,谷染将太扮演的空海法师,便是乘坐“遣唐使”的船只来到唐朝的学问僧。

遣唐使是什么呢?学问僧又是什么呢?

“遣唐使”是日本对古代派去唐朝的使团的称呼。遣唐使的使团中有代表朝廷进行国事活动的使节和随从,也有留学生和翻译,还有医生、水手、画师、乐师等等。

留学生中,除了学习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的学生之外,还有求法巡礼的僧人,这部分人员数量最多,称为“留学僧”或“学问僧”。

唐招提寺御影堂隔扇上的日本海

葛饰北斋笔下的巨浪

“遣唐使”中人数最多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到达中国之后,最大限度的吸取唐朝文化,收集各种有助于日本发展的书籍、器具、技术和艺术制品等,再带回日本。他们虚心求学,交游广阔,尊师达礼,给唐人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鉴真和尚就是被前来求学的学问僧感动,决定东渡日本,为日本佛教的繁盛做出巨大的贡献。

征途

遣唐使是日本朝廷专门组织的大规模官方使团,既不是一般的民间往来,也不同于一般的使节往来。据文献记载,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日本一共派遣了18次遣唐使。

《东征传绘卷》(局部),日本的公卿、僧尼和百姓在岸边目送遣唐使的船只远航。

遣唐使进京的路线有“南路”和“北路”两条。北路沿着海岸,从难波(今大阪)经过九州博多(今福冈市),通过朝鲜海峡,沿着朝鲜半岛西岸北上,掉头穿越黄海,通常在山东半岛的登州上岸。

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以后,日本国与新罗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后期来访的遣唐使只能选择另一条路线:从九州五岛直接斜穿东海,到达长江口岸,称为南路。

遣唐使路线示意图

这条路海难频发。据文献记载:第九次遣唐使回国的时候遭遇风暴,其中一条船漂流到林邑国(今越南南部),船上105人只有4人生还。第十四次遣唐使一共派出4艘船,回国的时候,第一艘船遭遇大风,63人葬生海底,三天后,船只被海浪打成两断,挤在船尾的41人,在海上漂流六天之后才在肥后(今熊本县)上岸,挤在船头的56人飘到了萨摩(今鹿儿岛县)。另一艘船漂流到了耽罗国(今济州岛),遭到扣留,活下来的遣唐使们,好不容易才逃回日本。

遣唐使乘坐的船只

由于日本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水平较低,遣唐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半数人员葬生海底,漂流上岸的人又常常落入海岛土著手中,惨遭屠戮。公元894年,菅原道真上书请求废止遣唐使并获得批准。

遣唐使的废止并不意味两国的关系就此中断,只是交往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故事

■ 荣叡和普照

恳请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荣叡和普照是第九批遣唐使中的学问僧。荣叡是奈良兴福寺的和尚,普照是日本大安寺的和尚。入唐后,他们暂时安置在洛阳大福先寺,随后前往长安学习律法,长达十年之久。后来,荣叡在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的时候病逝,而普照和鉴真和尚一同回到日本,协助鉴真和尚推广新的授戒法。

在前往扬州面见鉴真和尚之前,他们已经邀请了长安大安国寺的道航法师、澄观法师,以及洛阳僧人德清法师、高丽僧如海法师,并为他们准备了船只和粮食,安排遣送往日本。

《东征传绘卷》(局部),这段画面讲述荣叡在途中去世,鉴真和尚将他安葬。

■ 藤原清河

鉴真和尚在建立唐招提寺之初,寺院中的禅堂和绢索堂是藤原清河家捐助的建筑。这位藤原清河其实是第十批遣唐使的大使,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时,他是和鉴真和尚一同出行的,但他们乘坐在不同的船上。

后来,鉴真和尚所乘坐的船只安全到达日本,而藤原清河所乘坐的船只漂到了安南(今越南),兜兜转转,最终回到了长安,隔海相望的故土却再也没能回去。或许,藤原清河的家人可能是盼望着他早日归国,便把禅堂和绢索堂捐献给了鉴真和尚。

今唐招提寺中的禅房

■ 阿倍仲麻吕

日本来到唐朝的人员,都是选拔出来的人才,有着较好的汉文素养,他们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与唐人很相近。能够写诗作文的遣唐使,在各国来宾中尤其让人刮目相看。

阿倍仲麻吕出生于日本官宦人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具有良好的汉学基础。16岁时被选拔为留学生,跟随第八批遣唐使来到长安。他有一个汉文名,叫晁衡。

晁衡是唐朝著名的文人,他出众的才华得到大家的赏识,成为唐朝主管文化事业的秘书监。藤原清河来到唐朝时,唐玄宗特地让晁衡来负责接待。

后来,他决定和藤原清河一同归国,长安内外的文人纷纷写诗相送,如唐朝著名的诗人王维,他在《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中说:“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他说晁衡啊,你回去之后,我们相隔异域,如何才能传递音讯?

后来,晁衡的船只遭遇海上风暴,沉入海底。消息传来,著名的诗人李白写下《哭晁卿衡》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日本语书写的李白《哭晁卿衡》

再后来,晁衡和藤原清河一起漂流到安南(今越南)上岸,辗转回到了长安。回到长安以后,晁衡被封为北海郡开国公,担任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藤原清河改名清河,任命为秘书监。

晁衡在唐朝生活了五十多年,以七十高龄离世。

位于西安兴庆公园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最澄和空海

著名的日本僧侣最澄法师和空海法师,他们乘坐第十六批遣唐使的使船来到唐朝。

平安时代的最澄法师画像

最澄法师幼年出家,在奈良学习鉴真和尚带来的天台经典,此后到比叡山修行。再后来,他搭乘遣唐使的船只到达明州(今宁波),开启他的修习之行。在唐朝一年,最澄法师先后接受了天台、密宗、禅宗及大乘戒法,号称“四种相承”,最后于公元805年回归日本国。

空海法师和最澄法师跟随同一批遣唐使出发,但他们似乎不在一艘船上,空海法师乘坐的船只遭遇风暴,漂流到了福建,期间波折与辛苦,实在难以言说。最后,空海法师投入青龙寺密宗高僧惠果和尚门下,灌顶受学,获得“遍照金刚”法号。

日本高野山是著名的东密道场,空海大师在这里修行,并开创了高野山真言宗。

空海法师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他的《文镜秘府论》是非常重要的唐代文学评论著作。

最澄法师和空海法师回归日本国后,分别建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影响了日本佛教发展的轨迹。

■ 释圆仁

圆仁法师是比叡山最澄法师门下的弟子,他跟随第十七批遣唐使来到唐朝,学习和研读日本没有的佛教经典。圆仁法师回国后,被敕封为延历寺座主,大力推进日本天台宗的发展。

圆仁法师在唐朝六年,访遍了大半个中国。他详细记录了这些年的往来奔波,和所见所闻,结集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直到今天,依然是非常珍贵的一手史料。原本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保存在京都东寺,是日本国宝之一。

手写本《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