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汪兆骞《我们的80年代》新书发布 梁晓声、张抗抗聚首共话文学和文人

1月4日下午,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在盈满书香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举办“中国的文学与文人——《我们的80年代》新书发布会”。

↑活动现场

本书作者、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知名作家、资深文化评论人韩浩月,以及本书的出版方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晶出席活动。搜狐网资深编辑、读书人黄勇主持活动。

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开端,再回首追忆“我们的80年代”,会发现那是一个年轻、真诚而单纯的时代。当时代从迷茫中回归人性,中国迎来了百花齐放的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认识自我、解放个性的年代,那是一个思想自由、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朗朗星空,星斗灿烂。在这一时代背景中的中国文人辛苦耕耘,反思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其作品折射出复兴中的中华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变动中的种种面容,构成了一组宏大的叙事,对中国社会影响既深刻又深远,共同促成了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气象。

《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所记的聂绀弩、王蒙、蒋子龙、陈忠实、冯骥才、路遥、梁晓声、张抗抗、莫言、铁凝、王朔、阿来等这些中国当代的文人、作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人其文,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的光芒与梦想,人性与文学的复苏和无限可能性……

《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这部文人传记巨制,正是“民国清流”系列作者汪兆骞重磅新作,一部当代版的“民国清流”。汪兆骞有幸借助《当代》杂志等平台,与这些文学大家、文化大家打了一辈子交道,熟悉其作品,又熟稔其人。本书中,他通过与这些文化大家的相识、相知的亲身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与创作进行有血有肉、细节丰富的讲述,展示了他们透视世道人心、探索人的灵魂时的文心与人格。汪兆骞的私人话语,为文化史提供了一些证词。

↑张晶,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

出版方代表张晶老师首先致辞,谈了出版《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的理念和想法。现代出版社此前出版了汪兆骞老师的“民国清流”系列,以及《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在读者圈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这本书中,汪兆骞老师仍然为读者分享了许多与文人作家交往的小细节、小故事,令人动容。我们看到一批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有使命、有担当,用他们的文字反映当时的社会,也看到了像汪老师这样一大批为人作嫁、默默无闻的编辑大家,是他们与作家的惺惺相惜、以诚相待,应该说是跟很多作家成了一辈子的挚友,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光辉灿烂,而且能够流传万世的文学盛世。

现场嘉宾从亲身经历出发,对汪兆骞老师的《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一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梁晓声,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梁晓声老师说:这本书我尤其觉得亲切,首先这里说的是“我们的80年代”,我们确实经历了创作环境应该说特别值得缅怀的十年的创作,因为没有那么好的环境,我们最初的步子可能也不会那么地顺利。这本书打开以后,就觉得扑面的是一种亲切,是一种怀念,不是由于书中写到我了,我想抗抗也是这想法,也不是由于书中写到了她,而是真的觉得我们和兆骞一起度过了80年代。

80年代的时候,文学创作的环境还没有目前这样特别商业化,因此那时的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我们说的那个编辑是良师益友,这一点在那个年代体现得非常分明。所以我觉得我们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年轻作者,我们也向以兆骞为代表的老的编辑们致敬,向那一代老的出版家们致敬。

↑张抗抗,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抗抗老师说: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眼睛一亮,《我们的80年代》,为什么要讲我们的80年代?这个80年代是我们共有的,是你和你书里人物的共同的80年代,所以它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时代。无论是对于我们在座的从80年代一起走过来的、已经进入老年的朋友,还是对于年轻的朋友,80年代都是同样重要的,因为80年代是一个启蒙的年代,思想的启蒙、文学的启蒙。这个启蒙到底启蒙了什么呢?你首先得启蒙人的自主的、独立的意识吧?而不是盲目地去服从,我们都是80年代的受惠者。

这个书是让我大吃一惊的书,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什么?它是书和人一块儿写的,这个很难得。本来人和作品是不能分离的,但是批评是一个专业的行业,他不一定认识这个作者,所以他是一种专业性的批评,但是汪老师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了很多的作者,他是自然而然地积累下来的,所以这是一本很奇妙的书,能够这样天然地、无缝地对接,把人和作品合在一起。这又是一本很有感情的书,看到80年代已经觉得很亲切了,但我们看到文字的时候,因为看到人在其中,所以更有一种亲切感。有作者自己自身的影子在里面,他是介入式的,这是很大的特点。于是我们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写到的所有的80年代优秀的作家都是栩栩如生,都是跃然纸上,你会觉得你就像又重新见到他们一样,这个也是这本书很大的特点。

这个书里头,在每一篇文章前面,都有对作者的描述。文字不可能很长篇大论来写的,但是他寥寥几句就能把这个作家基本上的特征、主要的性格特征、人品特征都给你概括了。对于那些已有定评的作家作品,汪老师会给你有一个深入的分析,这很好;对有争议的作家,对没有定评的作家,他能够以一种客观的、公平的态度去帮助读者来理解这些作家,他是要有担当的,而且要有胸怀的,他自己要有一个多元化的、多样性的这样一种开放的态度、开放的立场,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

↑韩浩月,知名作家、资深文化评论人

韩浩月老师说:汪兆骞老师这本书我拿到手里一口气读完了,可能不到两天时间,《我们的80年代》符合一本书好读的三个标准,首先里面写到的人、写到的时代是我非常熟悉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重新回到我的青少年时期,确切地说是少年时期。第二个是他的叙述特别地朴素、自然、流畅,在读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的阻碍感,你会发现一位资深的老编辑,审读了那么多作品之后,他的文字表达水准是非常流畅的,而且这种阅读的流畅性是不分年龄的,任何年龄段的读者都非常顺畅地阅读下去。另外一方面就是这本书的故事性很强,很多人会把它当成一个纪实或者是评论集,但是我读的时候感觉很明显它的一个故事集,里面充满了故事。

汪老师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他有两个特点:一、汪老师首先是书中这些事件、这些人物的亲历者,他是亲历过80年代,并且和书中的作家打过很多交道的人,他来写这些书中的人物会非常真实,而且他掌握了其他的写作者所掌握不了的第一手信息。二、他同时又是一个旁观者,这本书其实用四个字可以来形容,就是“冷眼热心”,汪老师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认识书中的作者,然后就以单一的视角描述书中的人物;他还是用一个编辑家、评论家的视角来写他笔下的人物,他会对笔下的人物进行评判,这种评判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带有批评性质的,我觉得这一部分是写得最真实的,也是从其他的批评家那里看不到的。

汪老师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途径、一个窗口,我们读了这本书就会感受到80年代文学的辉煌,会去发现到那个时代的作家,他们是怎么用他们的笔写他们的故事,怎么用血肉情感来创造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怎么把他的价值观通过他们的小说、他们的作品,来遗传给下一代,读这本书我觉得收获不仅是来了解这些作家的写作、他们的故事,更多地去寻找一种文学的精神。

↑汪兆骞,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

汪兆骞老师随后也分享了他的写作和感悟:我之所以写80年代这些作家,是我的朋友,我看了他们的人文精神和他们的文化人格,我看到他们作品中那种动人的、那种人性的美好的东西,我来写他们,其实中国的文学跟世界文学是不能有差异的,它首先是文学,首先是在人道主义那种关照下的作家反映的生活。所以80年代好在哪里?就是在80年代开始,我们用人道主义精神来观照生活、来书写生活,这是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产生的文学现象,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优秀好作品。

↑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读者

各位嘉宾的倾情分享,深深地吸引了现场的读者,引发了大家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现象的惊叹与思考。

↑黄勇,嘉宾主持,搜狐网资深编辑、读书人

黄勇在活动结束时谈到,80年代是有光芒的,它给了我们很多滋润和影响;80年代是有梦想的,影响了一代一代的学子,甚至有人借助文学的翅膀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我们要对在座的梁晓声老师、张抗抗老师,以及汪老师书中提到的王蒙、冯骥才、蒋子龙、莫言、陈忠实、路遥等等这些作家表示感谢,向他们致敬。汪兆骞老师在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岁月之旅消磨而且沉积,一切都变得淡然,唯有与文学的对话或可长久地继续下去。我们今天因文学相聚,我们也相信文学可以让我们的交流和对话长久地继续下去!

——本文原发于搜狐文化,略有删减。

相关阅读

兆骞精选作品推荐

再现80年代的光芒与梦想,

大时代下人性与文学的无限可能。

当代文人群像——

聂绀弩、严文井、陆文夫、李国文、

王蒙、张贤亮、莫应丰、蒋子龙、

冯骥才、古华、陈忠实、柯云路、

梁晓声、张抗抗、路遥、邓贤、莫言、

张炜、铁凝、王朔、阿来、王跃文……

《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

ISBN:978-7-5143-8161-0

定价:49.80元

当时代从迷茫中回归人性,中国迎来了百花齐放的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认识自我、解放个性的年代,那是一个思想自由、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朗朗星空,星斗灿烂。在这一时代背景中的中国文人辛苦耕耘,反思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其作品折射出复兴中的中华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变动中的种种面容,构成了一组宏大的叙事,对中国社会影响既深刻又深远,共同促成了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气象。

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在本书中通过记述与聂绀弩、王蒙、蒋子龙、陈忠实、冯骥才、路遥、梁晓声、张抗抗 莫言、铁凝、王朔、阿来等二十二位文学大家相识、相知的过程,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诞生的故事,呈现了他们在给中国当代文学贡献浓墨重彩的厚重画卷其间创作悲欢的点点滴滴,展示了他们透视世道人心、探索人的灵魂时的文心与人格。

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

已畅销近四十万册!

联合早报(新加坡)、联合报(中国台湾)、

南方都市报、凤凰周刊、中华读书报等

海内外百余家媒体报道推荐!

获《作家文摘》2015十大非虚构好书,

百道网中国好书榜2015年度人文类好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年度影响力图书。

《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

ISBN:978-7-5143-7539-8

定价:630.00元

本系列是立体全景式再现民国大师们的经典史诗级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最全套装。从1912年一直写到1948年,第一次系统地全面的讲述了那些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们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恩怨、是非、因缘与分合,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实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卑微,崇高与缺陷。

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自尊、学术自尊,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学问超绝而又狷介不羁;相互间道义学问相砥砺,却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不断被分化,一时间龙吟虎啸,各领风骚,折射了一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雪雨阴晴。

著名文学评论家汪兆骞

带你读懂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经典。

以人性观照文学,

探寻世界文学的广度、深度与厚度。

揭示文学与人性、人生、

社会、世界、历史的关系。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ISBN:978-7-5143-7288-5

定价:79.80元

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

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他们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是如何生活和创作的?一本书读懂一百多年来一百多部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