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习行为型妈妈遇上学习动机型爸爸

学校要开家长会,我说我不去,娃问:“为什么,你不是家长吗?”

你还好意思问我,我都不好意思讲实话刺激你。

“家长又不是只一个好吧?”

“我是只二个,我去!”在旁边的爸爸求之不得,赶紧争取机会。

这就对了,不是说到了初中,爸爸参与越多娃越优秀吗。

真是越想安稳越不得安稳,越想逃避越逃避不了,学校的家长会恰恰就安排在了下午时间开始,想去的娃爸就这么遗憾错过,想逃的妈妈却别想逃掉。

家长会第一个阶段是家长们集中在一起听老师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如何改善孩子的学习动机?”

这个好,老师怎么就这么理解家长啊,想听什么就有什么。

孩子学习的主要问题就是没啥学习动机,只有玩的动机,一写作业动机就不纯,琢磨着怎么偷偷弹个笔啊,把玩一下玩具啊,动动妈妈失误没有藏好的IPAD啊。

学习的动机没有,玩的动机无处不在,学习的时候有玩的动机,可玩的时候怎么没有学的动机啊?我正在浮想联翩中,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一个问题。

您是哪一类家长?

学习结果型,学习行为型,还是学习动机型?

学习结果型的家长就是只关心孩子考试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考了多少名;学习行为型的家长关注过程,更关注孩子是不是做了老师要求的作业;而关注学习动机的家长,会努力激发孩子自主学习活动,让孩子有一种为一定目标而自主学习的心理状态。

你是哪一种类型呢?

我绝对是学习行为型。

孩子只要学习不认真的时候,学习行为型的家长是这样的,“你为什么不认真?”,“你怎么能这么不认真”,“你能不能半小时内给我坐安稳别动”,“作业做不完你不许再开冰箱拿冰激凌”......

总之,学习行为型的家长的目标是娃你要安安稳稳写作业,写不完作业啥也不能干。

娃的思路也很清晰,“我凭什么要半小时不能动”,“我就要偷偷开冰箱拿酸奶”,“我还要悄悄开个小差去会一会钢铁侠”,“作业马上糊弄完你别吵我了好不好”......

我不是学习动机型,娃不是学习动机型,但我家娃爸是。

只要孩子的学习状态出了问题,娃爸就要和娃从理想到目标再到计划完整走一趟。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娃这个顺口溜每次背得烂熟如心。

“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科学家!”这个理想也从未改变。

“你要研究什么呢?”

“宇宙飞船、火箭升空、太空旅行......”一看就是娃看科幻片看多了,研究的方向很是单一和专一。

“很好,那我们分析下需要什么知识。”

从语文与逻辑,数学模型与决策,国际文献查阅,再到液氢和液氧燃料为什么装在第一节火箭里,为什么身体可以承受失重而不能承受没有压强?......

这如海洋一般广阔的知识领域,去哪里学啊,哪所大学最专业啊,要不要先上高中啊,如此这般循循善诱、逐级递进,父亲的教育手法总是那么有套路。

惭愧地想想每一次,我在旁边听着就头疼,一边皱眉头,一边心里嘀咕,“瞎叨叨些啥,有用吗,两个小时了,大道理能变成作业吗,靠叨叨两句野鸡就能变凤凰?”学习行为型的我就是短视。

看看这一次,真是庆幸家长会是下午开始啊,否则娃爸来了,就是来找自我肯定的。

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行为和策略,而孩子深层次的学习动机,才能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为弄懂和掌握知识而进行学习。

曾经有一个对广州一所省级重点中学的研究,班上10%的学生有较具体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比如希望自己往哪些专业发展,将来从来怎样的事业,想过怎样的生活等。这群学生由于具有持久而稳定的动力来源,即使学习成绩有波动或受到打击他们也会很快重新振作,因为他们的目光和理想比较远大。

有30%的学生有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但也只是想考好高考,或是考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这样一些模糊的目标,这类学生的特点会比较用功,但在经受打击后很容易放弃。

有50%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感到没有压力,没有认真想过未来,只是碍于父母的压力而读书,这类学生高一高二只是完成老师给的作业,他们也担心考差,因此他们虽然心里想学却不能专注学习,部分同学甚至会逃课,上课无精打采。

另外10%的学生会认为读书无用,这类学生成绩比较差,进入好学校后也会上课听不懂,恶性循环,逐渐产生厌学。

我当然知道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性,但我没有想到,学生有没有理想和目标,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对待学习的态度有这么大的不同,结果会差异这么大。

要是娃爸来参加这次培训,那一定是遇到了知音,彻底找到认同的感觉。

多亏我参加了家长会,原来娃爸平时的理想和目标教育不是瞎叨叨,而是学习动机的启发和引导。

家长会,不仅能了解孩子的学情和表现,不仅能接受科学而实用的育儿理念和方法,而且能够一致化夫妻教育孩子的理念,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