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元帅”徐向前在长征中

山是穷苦人民的“肩膀”,水是穷苦人民的“臂弯”,多少红军将领是从大山深处闯进革命的队伍,又魂归山水之间,“布衣元帅”徐向前就是如此。戎马倥偬的半个世纪,徐向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里有他不可磨灭的身影,长征期间的三次重大会师,两次其担任领兵主将。

开国元帅、革命先驱的荣光加身,徐向前却仍在晚年到来之际感到遗憾,对于长征中红四方面军与西路军的历史,他讳莫如深,对于曾经长征中的诸多选择,他缄口不言。

1990年9月,徐向前因肺结核病复发住进医院,21日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对妻子和儿女说,请将他的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那是他的摇篮,那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地方,那是他落叶归根最好的去处。

他的儿子徐小岩、他的二女儿徐鲁溪评价其:他很正直。是啊,他是没有官气的“布衣元帅”,他是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由于小时候家境贫困,徐向前自知世间疾苦,革命不易,改名之举动就是想要表决心,时刻警醒自己要冲锋在前,为革命赴汤蹈火。

23岁那年,徐向前自主参加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招生考试,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入学后,徐向前先后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武装叛乱作战、讨伐军阀陈炯明等著名战斗,又接触到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人,参加了“青年军人联合会”等活动,对于革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毕业之后,徐向前开启了军旅生活,分配至国民军第2军第6混成旅担任教官、参谋和团副等职位上,在战火四起、局势动荡之时,他回忆起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种种行为,一面是忧国忧民,一面是争权夺势,就连军校内部的“孙文主义学会”都如此嚣张跋扈地公然反对共产党,可见一同拯世人于沼泽之中的愿景,在国民党身上,是无法实现了。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打天下的党,才是解民忧的党,在党组织的考核下,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27年4月12日,国共合作土崩瓦解,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徐向前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队长,对工人进行秘密的军事训练,同年12月中旬,广州起义爆发,徐向前脖子上系着红布带,以铁矛、砍刀和棍棒为武器,带领工人们浴血奋战,此次起义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串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开端。

起义破产后,徐向前辗转九龙、上海、武汉、黄安,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坚持了3年之久,于1932年10月开始西征,并在主力部队长征后,策应红一方面军转移,带领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川西会师,党内矛盾开始蔓延。张国焘为何会反对北上的策略已经说烂了,其中原委就不再长篇累牍。在鄂豫皖的那些年,徐向前、曾中生等人一直是在张国焘的手下做事,张国焘由王明派遣至新苏区指导工作,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不得不服从命令。日常的相处中,徐向前早已察觉张国焘脾气大,不好惹,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

在俄界会议后,张国焘的想法更加多变,抢夺兵权,携军队南下等做法,更让徐向前感到不解。时任前敌总指挥的徐向前,基本上都在战场上奔忙,无暇顾及中央各项会议,时常处于缺席的状态,所以孰是孰非,他在当时估计也一个头两个大。

会师后,红军部队进行了改编,左路军分配给了张国焘,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第三军、中央直属队及红四方面军的第四、第三十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行动,但是,右路军从毛儿盖出发,到达巴西、班佑后,张国焘拒不执行中共中央命令,要求其部队南下。

第四、第三十军本就是张国焘培养出来的,自然对张国焘更为熟悉了解,但徐向前却深谙,中央红军的指令,并没有错误。在张国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送电文之后,意外发生了。

夜已深,徐向前进入了梦乡,忽然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询问了一两个战士后得知,中央红军连夜走了,带着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第三军以及中央直属队一同离去了,没有告知第四、第三十军。

这一下子就引发了队伍中一阵骚动,不明真相的战士交头接耳,不知要不要发动内战,红四军的政治委员陈昌浩没有拎清楚状况,询问了一句:“怎么办?”这一问把徐向前彻底惊住了,他毫不犹豫地呵斥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这才阻止了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的窘迫局面。那一夜,徐向前躺在睡榻上难以入眠,蒙着头,暗暗流泪。

红四方面军是他一手组建的,从人数屈指可数到后来的壮大,再到如今的四散分离、各走一方,他的心情比谁都更为沉重。同一军队的政委陈昌浩在一旁发起了牢骚,徐向前听着“逃跑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等字眼,忽然间有些恍惚,不知道何去何从了。

但是,最后他还是做出了南下的决定,原因可能在于:红四方面军的战友相聚在一起,彼此都更为熟悉;张国焘的反复致电催促;中央红军在当时对第四、第三十军采取了警戒措施。

思虑再三过后,徐向前率部返回毛尔盖,并与左路军再度翻雪山过草地。《历史的回顾》一文中,徐向前讲述了这段经历的内心想法:“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和部队在一起,走着看吧!这样,我就执行了张国焘的南下命令,犯下了终生抱愧的错误。”

与部队一起,是徐向前的初心,但是他并不是支持张国焘的决断,反而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满怀深情。

朱德多次在会议上公开顶撞张国焘,失去了查阅文件、发表言论的自由权,是徐向前嘱托身旁的战士,好好照顾孤立无援的朱总司令。身在四川,徐向前的心却在陕北,中央红军打胜仗了,徐向前第一时间告诉张国焘,并提出在红军小报上发布作战告捷的简讯,好让战士们知道,北上局势稳妥。

他一直是默默做事,不愿战友骨肉分离的。所幸,红二、六军团来了,组成了红二方面军,可以与四方面军分庭抗礼了,徐向前也重新回到了正确路线的怀抱之中,再次踏上长征路,于1936年10月9日抵达会宁,长征宣告结束。

翻阅徐向前及其家人的访谈录,不难发现的是,大伙认为徐元帅平日里就是一个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用度,甚至有些“土气”的人,他的爱好囊括了摄影、乐器、书法、手工、读书等,还很爱看戏曲,很有生活情调。

他的个性中标签最显著的是隐忍二字,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长征期间,任弼时等人不知道他站在哪一边了,对于这段过去,徐向前心中藏着千言万语,却一直都不曾对旁人提起,甚至连他的妻子——黄杰也不知道。

去世之前,他只说了三句话:“我死后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以及河西走廊。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贯彻党的路线,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徐向前,徐元帅,致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