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给孩子的爱=给孩子尊重?

小辉是个男孩子,他的妈妈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因此妈蚂从小就对小辉要求非常严格,按照一个军人的标准去培养和训练他。妈妈认为,只有严厉的纪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人才。

在生活上,小辉的妈妈要求就很多,对小辉说话都是命令性的口吻,孩子似乎只有服从,不能有意见。吃饭,命令他必须在10分钟内吃完,如果磨磨蹭蹭,就罚他不许吃饭;睡觉,必须每天按照严格的时间执行,晚一点或者早一点都不行;或站或坐,都要有标准的姿势,如果错一点儿,就会引来妈妈的训斥。

小辉就像个小机器人,每天都在妈妈的命令和指挥当中成长。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小辉的妈妈也表现出严厉和整齐划一的要求。

小辉从来不敢在妈妈面前说自己要什么,如果被妈妈听到,就会教训他不务正业,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

小辉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每天放学回来,他在饭桌上唧唧喳喳讲个不停,总是把学校里的趣事或者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说出来。这个时候妈妈就会粗暴地打断他说:“吃饭就得有个吃饭的样子,吃饭的时侯不许说话。”小辉知道妈妈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不敢顶撞,就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不敢吱声了。此后,只要饭桌上有妈妈在场,小辉都不敢多说一句话,而是低着头吃饭,吃完饭就乖乖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有一次,小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就问他到哪里去了。小辉说和同学玩得忘记了时间,所以回家晚了。小辉的妈妈当天就罚他在院子里站三个小时,并且不许他吃饭。

还有一次,小辉和邻居的孩子打架,对方的父母到小辉的家里来告状,被小辉的妈妈知道了,不分青红皂白,当着对方孩子的面就给了小辉一巴掌。并且责令小辉立刻向对方道歉。小辉很不服气,不道歉,保存并预览妈妈就对小辉举打脚踢。

在小辉妈妈如此严厉的管教下,小辉不仅仅没有变得更懂事,更听话,反而更加的反叛,更加的淘气。他开始每天放学不按时回家,上课也不好好听讲,并且经常和同学打架。

在学校惹了事儿,妈妈回家教训小辉的时侯,小辉什么也不说,只是用眼睛敌视地看着妈妈。但是,每次不管妈妈打得多重,小辉仍旧我行我素。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年,小辉的功课越来越差,而且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在这些人的教唆下,小辉学会了抽烟、喝酒和打牌,最后竟然沾染上了毒品。

父母好心,孩子无辜,为什么却造成了小辉这样的悲剧?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反省自己—教育孩子一定要尊重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没有尊重,变质的爱只会收获苦果。

“棍棒之下出孝子”,现实中有一些孩子确实就是这样被父母通着走向成功的。但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危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做父母的,假如只是一个劲儿地要求孩子达到他们为孩子确定的目标,而不研究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了解目标是否顺应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那么即使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也可能因此影响了孩子本可以取得的另一种更大的成功,或者这种已经取得的成功只能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现象,缺乏持久性。

其二,被父母逼着走向成功的孩子,由于不是顺应孩子的天赋和爱好,必然会影响其独立人格的发展,即使孩子取得了成功,也存在着一种生命的缺陷,致使“心智”的发展受到影响而不健全。

因此,逼着孩子成功的教育方法并不好,尤其是对那些独立性较强的孩子来说,这种教育方法存在着制造反抗心理的危险,而这种被压抑太久的反抗心理一旦爆发,后果一般都很严重。

正如专家所说:“在双方欠缺尊重和沟通的情况下,其一味施压的结局,导致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让人间至亲至爱的亲子关系变为互相残害的双方:父母的期望被子女片面理解,无限放大,当子女无法承受时,便会导致心理崩溃,走向自绝。”

这种观点也完全符合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理论,他在“自我实现论”中强调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很密切。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遇到障碍,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长大后他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

教育孩子与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但这种严格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以不妨碍孩子的性格健全发展为标准。严格要求是爱的合理内核,而尊重则是爱的真谛。在家庭教育中强调这一原则有它特殊的意义。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谈不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似乎铸就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我是家长,是权威的化身,是权力的实施者。而尊重教育则要求家长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即体罚代替不了教育,更无法建立威信。相反,尊重则是对孩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尊重,是对一个完整生命的理解和认同,更是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负责。只有把孩子视为和自己一样处在同一条水平线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一个年龄群体,才能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

正确的爱应该是有理智、有原则的爱,正确的爱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畸形的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心志是西瓜,成绩是芝麻,拥有良好的心态是根本,学习成绩只是副产品。父母不要过分操心孩子的学习,而是要培养热爱生命、积极生活的孩子。孩子成长是立体的,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

我们可以像训练动物一样训练孩子,强迫他们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缺乏人道关怀的训练,是人性的扭曲,不是教育。用尊重孩子的态度进行教育,虽然不像以命令的方式进行教育那样简捷便当,但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所谓的“爱”并不缺少,问题往往出在“尊重”上,做父母的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多加思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