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攻坚的“康保”样本

(新春见闻)中国脱贫攻坚的“康保”样本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中国脱贫攻坚的“康保”样本

中新社记者 王庆凯

“荒凉?破败?似乎都不合适。我想了三天,想到一个词——满目疮痍。”河北省康保县委书记刘雪松向中新社记者回忆起2017年刚从富裕的廊坊市文安县平级调任康保县时说,这里的贫困曾一度让他想不到恰当词汇形容。

深入“骨髓”的贫穷

距离中国首都北京西北300公里的康保县,平均海拔1450米,年均气温2.1摄氏度,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气候高寒干旱。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该县南井子村村民胡桂香用这句当地民谣向中新社记者总结了康保自然环境的恶劣,也道出了深度贫困的缘由。

或许数字更为客观:康保县每10个人就有3个人达到中国界定的贫困人口标准;2018年前,50%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农村住房多是七八十年代的土坯房;九成耕地收种“靠天”,亩均效益不足百元(人民币,下同)。

但中国向世界庄重承诺,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决定就是,以脱贫攻坚统揽康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刘雪松说。

易地搬迁寻觅机会

“地瘦人穷”的康保是河北10个深度贫困县的“贫中之贫”。农村青壮年基本举家外出,“空心率”超70%,留守人口平均年龄67岁。

在康保县县长魏红侠看来,康保的100多个贫困村,“一方水土已不能养一方人”,最有效的脱贫方式就是易地搬迁,挪出“穷窝”到县城集中安置找机会。

傍晚,52岁的贫困户张献花像往常一样忙完工作,回到自家75平方米的新楼房,为在附近牧业公司上班的丈夫准备晚饭。

“家里10亩地,年景最好时,一亩收200斤粮食,差时也就70斤。吃饱之外不敢奢望别的。”张献花说,搬迁后,小区给她安排了保洁工作,自己还在外兼职,月均收入2000多元。丈夫的工作一个月4000元。

在“十三五”期间,康保建了27个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了110个自然村的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19人。

刘雪松表示,康保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将安置区建设在了县城和经济开发区之间,保障了搬迁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有效解决了脱贫后返贫的难题。

种下“太阳”收获希望

干啥营生挣钱?这是困扰闫油坊乡南乔家营村71岁的贫困户谭士荣大半辈子的问题。谭士荣手有残疾,老两口种地为生。“可咋弄都不见钱,种菜,浇水跟不上;种土豆,产量上不来;只能种莜麦,一亩打不了200斤。”

“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看到这片贫瘠的土地可以‘种太阳’”,谭士荣对中新社记者说。

康保海拔高、风沙大,种庄稼不行;但光照充足,适合发展光伏产业。

谭士荣所在的南乔家营村扬长避短,建设了户用分布式和村级光伏电站共600KWH,年收益约70万元,其中70%用于公益岗工资,30%作为村集体收入。

谭士荣和妻子成为光伏电站的受益者,两人分别获得卫生员和护林员的公益岗,一年能有8000元收入。“加上低保、社保、土地流转金以及打点零工,一年差不多有15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整个康保,2017年以来,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8.3万千瓦,年实现收益1.15亿元,带动2.2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195个贫困村实现光伏扶贫全覆盖。

刘雪松说,康保的扶贫杜绝养“政策懒汉”,明确规定光伏电站收益不能按户均分。要让“有所得”者必须“有所劳”。

贫困地区要想真正脱贫,就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想办法“让劣势变优势,将优势做成强势”。刘雪松说,康保一直在追寻探索一种长效机制,目的就是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

系列措施推动下,康保县脱贫攻坚如今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人口由8.8万人减少到1468人,贫困发生率由36.04%下降至0.69%,达到贫困县摘帽标准。

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涌现出无数优秀脱贫案例。康保县是“精准扶贫”和“防返贫”的一个样本。

更可贵的是,康保探索出的符合自身且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和“脱贫思路”或许值得更多地方借鉴。(完)

【编辑:张楷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