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旅游目的地投资的迷雾

旅游市场的变化

在中国做旅游投资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为什么呢?因为你出去考察都是游山玩水,是大家非常羡慕的。另外中国人口众多,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60亿人次。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做旅游方面的投资,我觉得是外国人不可想象的一个幸福行业。旅游市场一直保持很快的增长,但是去年有一些新的变化。

2015年出行人数达到40亿人次,跟前几年10%的增速相比,增速达到14%。很有意思的是,2015年的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也出现了加速增长。原来的人均消费增速在5%左右,但去年的增速突然达到了16%。我们分析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短途旅游一直保持400%、500%的增速,那么说明人的需求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

中产收入阶层是我们现在提得最多的词,这个阶层实际上跨度很大。国家统计局“中产阶级”定义:年收入约合6万-42万元人民币之间(广义),通俗认为个人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才叫中产阶级。这样中产收入阶层的数量就非常大,而且中产阶层每年的增速达到21%。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中产阶层消费将占全国消费的81%,中产阶层是我们未来投资当中不能忽视的人群。

(人口老龄化客观上创造了大量旅游人口)

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48亿。与日本老年人自己富有不同,中国的这批老人的儿子很有钱,所以中国的孝道文化会保障这批人给未来旅游出行作出很大贡献。虽然他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特点跟中产阶层有一定差别,但这也能从侧面贡献很大一部分出行人数。

我们认为新的投资机会主要是三块:

一是中产阶层对精品旅游的需求。比如长三角地区的民宿很贵,但依然供不应求。这是因为中产阶层对精品旅游的需求在不断上升。我们分析这也是导致2015年人均消费从800多上升到900多,达到16%增幅的主要原因。尤其你考虑一下中间增长最快的除了出境旅游单笔的消费可能会增加,但是他有一个更大的基数是短途旅游的消费增长,所以中产阶层的消费需求是推动人均消费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是短途出行创造新的投资机会。如果大家参加过较多的地方政府的推介会,你们会发现每一个政府都会说它有区位优势。它会拿一张高铁的图给你说,这个车到我这只要两个半小时的路程,飞机到我这也只需要两个小时。这说明在现在的预定系统、信息技术和交通改善的情况下,短途出行的量非常大,为旅游投资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原来我们比较远、不愿伸手的地方,现在你发现有了高铁这些新的出行方式后,它会变得很近。

三是区域旅游产品的重新梳理整合。在中国景区的数量是饱和的,但质量并不理想。

这三个投资机会最终的表现形式是,形式各异的旅游目的地。

从生活方式视角看旅游需求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那么该如何区分旅游需求?原来主要将旅游粗略地分为观光和休闲度假,但我认为这种划分不太容易区分。因为度假实际上也有观光需求,两者联系紧密。我最近思考认为,出游的目的性作为一个划分方式可以比较容易地筛选出消费者的需求。

观光旅游是一种计划性相对较强的旅游方式,从它的极端来说是休闲旅游。休闲算不算旅游,我觉得还有待商议。实际上休闲就是一种放松需求,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逛公园,也可以是周末无目的性地开车去郊外逛一逛。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的中间是度假。度假有倾向于休闲的,只知道住哪儿,但不知道具体做什么。度假也有目的性强的,是观光和度假的一种结合。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分析产品需求和外延需求。

观光旅游的核心需求是游历和体验,但它要求你的核心旅游资源最好是原汁原味的,不要做太多的改变。比如你逛一个古城,发现全是翻修的,这就会挫伤你的旅游感。而观光旅游的外延需求是比较低的,主要是配套服务,核心是服务的品质和服务的完备性。这一类的服务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你是本土化的、个性化的最好。如果你是标准化的,只要保证干净、卫生、整洁,我也非常满意。所以它的外延需求相对较弱。

度假追求的核心需求是身心放松,核心产品主要是住宿为主,外延需求是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

休闲的核心需求是寻欢作乐,实际上是追求快乐放松的体验,它的产品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可以是欢乐谷这样刺激的,可以是一条商业街,也可以是奥特莱斯。外延需求是没有需求,它是一种被动吸引的状态,就是你提供多少东西我都感兴趣,因为我没有目的。

旅游目的地投资困惑

在投资中间我们确实是很困惑,因为参与者的需求和诉求是不同的。企业考虑的是收益成本,抢占资源。但政府要求的一是投资规模,投资规模越大对其政绩帮助越大;二是知名度,有利于地方政府进一步招商;三是地方经济,政府是将旅游拉动地方经济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旅游者追求的是旅游体验,越便宜越好,但对产品和服务有内心的要求。那么,这就产生了矛盾。

在三个主体之间,政府和投资者间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你会发现各个地方的政府都是志向高远,一个区域内几个政府拿出的规划基本上是雷同的,都是要打造国家级的区域。政府对于怎么样做旅游开发或者旅游目的地,没有一个清晰认识,同时它没有人,本地的企业也没有。所以这就导致它始终想从外面引入,引入的过程中招商良莠不齐,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是花钱买教训,对企业来说总会有亏损。所以在整个招商合作的过程当中是斗智斗勇,在大家互不信任的条件下,就是谈利益、谈条件,经常容易误判。可能别人并不是恶意的,但最后会导致冲突的发生。另一个很重要的是政策的连续性不够。这一届的领导班子是这样想的,换一届后就不这样想了。最重要的是政府很难给企业提供一个法律下的保证方向。因为在维稳的压力之下,政府会为了当地人的利益及避免群体性事件,而让投资者来承担这个成本。

对投资者而言,一是产品创新太难。copy一个农家乐或者民宿产品行不行?做酒店很难,而做旅游目的地投资并不是光做酒店,而是做一个综合性的消费区域。在完全创新没有模板的情况下,很多大企业是不敢做的。二是理想屈从于现实。当看中一个项目时,大多数企业都秉持着一个善意的出发点,希望打造出一个好的产品。但是很多时候会发现,等你规划完、设计完,操作的时候会发现跟政府有冲突、成本太高收益赚不回来、试运营发现不行,所以就会出现高水准的规划,低水平的操作。三是综合消费困难,还得依靠门票经济。景区或旅游目的地是吸引客流的地点,相当于是搭建了一个平台,等客流足够的时候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消费的项目。门票是一个门槛,能够增加旅游者的不舒服感,也会压制消费者的消费。投资者都希望是通过综合消费来赚钱,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培养的这个时间它等不起。所以人均消费达不到既定值,还是得向门票经济投降。因为门票是本定的人均消费,150元的门票,人均消费至少150元往上走。如此,门票经济会产生依赖症,一旦你低头了,就很难再把它放回去。目前有一些操作方式就是当把客流量培养起来之后,会把门票作为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手段。比如现在一些景区买100元的门票,门票就是100元消费券。总的来说,门票还是一个硬性人均消费。

旅游者主要是对产品有诸多不满,花费心有不甘。另外在消费者心理压力大或者是进门门槛比较高时,消费能力未充分释放。

拨开迷雾

所以在出现种种问题的情况下,如何拨开迷雾呢?完全拨开迷雾是很难的,因为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在最初的时候,观光旅游的投资量是最大的,大家都在圈资源,做基础建设。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投资后,国内景区的数量是饱和的,所以观光旅游的投资在逐渐下降。前两年度假投资量最大,整个行业中大约70%、80%的资金都投向了度假,投度假说白了就是盖房子。这两年旅游的房子也不好卖了,所以这一块投资就会下降。

那现在谁比较厉害呢?那就是休闲旅游。休闲旅游可以说是排在投资方向的第一位。比方说,上海的迪士尼和北京要建的环球影视城,实际上这一类的休闲目的地的打造主要还是针对1小时半径内的本地客流。为什么大家会投休闲旅游目的地,因为短途容易上量,因为你就在客源地附近。并且短途想象空间大,内容不受限。凡是想到的项目在休闲旅游目的地都能用上,因为靠近客源地市场,能够将客源地不断地分层。

观光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与存量项目竞争,到任何一个热点地区投资,你会发现你都是在跟存量项目竞争,且培育周期长。

度假旅游目的地可选热点地区较少,受客源市场约束,能够选择的资源是锁定的。从酒店的运营效率来看,投资回报率是不高的。所以度假型的旅游目的地,包括西双版纳、海南等地更多的是卖房子。卖完房子后,旅游目的地的游乐项目基本上就是白送的。

投资者未来的选择应该是这样几点:

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休闲旅游目的地投资。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国内旅游目的地人数最多的地方是广东、江浙,四川大概排在第四位。为什么会出现云南、海南没有排在前列这种现象,说明真正的旅游出行次数和人口密度、短途旅游量以及经济发达的程度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捆绑并围绕成熟景区做外延产品,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做好客源的价值挖掘,通过分享景区增量收益和新投资项目收益获得回报。你只要不碰它的奶酪,实际上景区是很愿意你围绕它来做外延产品。

在少数领导开明的地区可以积极推动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营来赚取项目提升溢价。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旅游控股公司,它们实际上就是想做旅游资源整合。我认为单独地新开发旅游目的地并不是谁都可以去尝试的,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的。所以未来的收益是在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提升,而不是在于新开发项目。

与地方政府背景公司合作是上策,因为好多资源都握在政府手里。建立政府劣后的引导基金将是未来市场化拓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的好处是政府行政的统一,另外企业也欢迎这样的做法。

旅游目的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抓住中产收入阶层的核心需求,大家就能打造出一台台的印钞机。

来源:山东张振鹏

生态体育:提供城市智慧化体育系统搭载,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全民健身数字化服务提升、场馆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建设、赛事活动运营管家服务、体育培训健身运营系统指导,打造全方位全产业链智慧体育产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平台。

如果喜欢请关注,推荐请分享,更多请阅读原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