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援疆路 一世援疆情 ——郑州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圆满完成任务返乡

驻疆三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昨日,随着援疆工作交接完成,我市第九批27名援疆干部人才圆满完成三年援疆任务,顺利返乡。

中原网讯(记者 孙志刚 党贺喜 覃岩峰) 驻疆三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昨日,随着援疆工作交接完成,我市第九批27名援疆干部人才圆满完成三年援疆任务,顺利返乡。

筑梦戈壁 铁律治队

筑梦戈壁,以梦为马。2017年2月,我市第九批27名援疆干部人才从郑州出发,驰骋3000里到哈密市开启援疆路。在郑州援疆工作队领队马宏伟带领下,援疆干部把哈密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立下郑州援疆要“扛大梁,走前头”的铮铮誓言。一晃三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郑州援疆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像甘泉滋润着边疆同胞的心田。

三年里,来自郑州的援疆团队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汗水浇灌荒漠戈壁。肩负起民族团结的“宣传队”,树起了郑州形象“播种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苦干、拼命干,不负市委、市政府重托。

“民生放在心头,把团结扛肩上。”郑州援疆工作队严纪律,听指挥,以边疆人民民生需求为己任,牢牢抓住民族大团结主线,铁律治队伍,抓作风,以“十不准”“三条铁律”为底线,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早提醒、晚面签等管理制度;创新实施“三比三争”活动,加大援疆干部管理力度,先后开展“重走西路军进疆路”等主题教育活动。郑州援疆工作队驻地也成为河南援疆干部人才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唯一观摩点。

情系边疆 郑哈情深

三年援疆路,一世援疆情。三年来,郑州第九批援疆工作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开展了产业援疆、技术援疆、医疗援疆、文化援疆、慈善援疆等多种形式援疆工作。

产业援疆,实施援疆项目24个,完成投资6.77亿元。援建富民安居房2576户,援建困难群体安居房1197户,豫哈实验学校等8所双语幼儿园如期竣工,基础教育环境明显改善。投资1.85亿元的“好想你”冻干果蔬项目建成投产,河南籍企业新疆天山情乳业、新疆丝路花麒等落户哈密伊州区。

“康复一人、幸福一家、温暖一片”。医疗援疆郑州援疆工作队积极开展“光明行”活动,为365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组织6批次51位名医入疆,为农牧民义诊,实现了贫困村义诊全覆盖。

推进“旅游兴疆”战略,郑州援疆工作队组织157趟旅游专列,近11万名游客到哈密观光,旅游专列数量居全疆第一。

慈善援疆,由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慈善总会联合郑州援疆工作队承办了“郑州慈善进疆系列活动”。

奉献边疆 英雄无悔

茫茫戈壁,吹尽狂沙始到金。郑州援疆干部从2017年2月20日进驻伊始,援疆工作队没有节假日,失眠、脱发、流鼻血成为援疆干部们的常见病,因此,抗过敏和消炎药成为队员们必备的“保健品”。

“一人援疆,全家援疆”正是援疆干部人才家庭的真实写照。据统计,援疆期间,郑州援疆工作队里有6位队员的家人相继去世,因远在新疆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你在祖国的边疆,我在祖国的心脏”。这份“两地书”出自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援疆干部任党辉的妻子笔下。他们一家三口是典型的一家三地:任党辉只身援疆,妻子还在北京某部队服役,三岁的儿子在郑州由爷爷奶奶照看。妻子平均每周利用双休日坐高铁回郑州看儿子。援疆期间,任党辉爱人光是积攒的高铁票,皱皱巴巴地摞起来,不下30厘米高。

援疆出成果 家乡是后盾

“忠于职守、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洒下了无数的汗水与泪水,贡献了超凡的智慧与担当,展示出了新时代援疆干部的新风貌,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的援疆答卷。” 哈密市委常委、伊州区委书记魏建国在欢送第九批援疆干部大会上对郑州援疆干部人才作出评价。

援疆出成果,家乡是后盾。三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安排郑州市16个县(市)区与哈密市伊州区18个乡镇办开展结对帮扶,一大批惠民生、强基础、促就业的项目在伊州区落地生根。

三年来,郑州市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援疆工作汇报,对援疆工作作出批示。市领导还多次赴哈密看望援疆干部,指导援疆工作。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领导李湘豫、徐慧前、刘琦、王成增多次来到郑州援疆干部人才驻地,慰问援疆干部,指导援疆工作,为工作队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