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的比亚迪

2019年的比亚迪过得并不顺畅。

先是国内销量上只有46.14万辆,同比下滑11.39%;再是位于美国兰卡斯特的制造工厂濒临倒闭危机。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会于2019年12月底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并经总统签署生效。法案禁止使用政府资金购买中国公司制造的火车、地铁、巴士等公共交通设施。

虽未直指比亚迪,但比亚迪却成为那个最无辜“躺枪”的中国厂商。

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2014年以来已经通过其位于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向美国交付约400台电动大巴。随着交通运输系统降低碳排放的趋势,预计这一市场将在未来几年迅速扩大。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Prescient & Strategic Intelligence Pvt. Ltd. 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美国电动客车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7.45亿美元攀升至19.5亿美元左右。

而且,中企不但提供了技术过硬的产品,还为大批美国人带去了工作,比亚迪美国工厂所在地加州兰卡斯特市市长帕瑞斯(R. Rex Parris)曾称赞比亚迪帮助振兴了这座约有18万人口的沙漠城市,该公司在这里雇佣超过800人,帕瑞斯说,“自从2014年比亚迪大巴工厂开工以来,我们地区失业率从24%降低到了现在的4%,兰卡斯特发生过的最伟大的事就是比亚迪。”

仅从这些信息,其实可以证明比亚迪进军美国,本身是双赢的局面。而现在比亚迪受到打压,只能被理解是中美贸易战的结果。

可是,抛开这个因素,汽车有智慧更愿意从美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模式去理解此事。

众所周知,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奉行的是“企业自主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种模式极具开放性特征。这正是这个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国际分工的形成,大量国外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促成了美国经济的腾飞。然而,这种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仅仅持续了三十余年的时间,就因为商品大量过剩,酿成了著名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为了走出经济危机泥潭,彼时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新政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在自由市场经济下介入国家宏观调控,建立了国家市场经济体制。随后,这一体制被沿用至今。

但是,美国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干预和调节,必须落实到法律上,通过立法来贯彻执行,这也是《国防授权法案》出台的制度基础。

或许有人会问,美国政府打压比亚迪,不正是违背了公平、开放的市场经济原则吗?

确实,这样的疑问没有不妥,但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公平和开放只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当这个普遍原则已经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公平和开放就只能被退而居其次。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普世价值观。在很长时间里,美国坚持的都是“美国人利益至上”价值观,注意,这里说的是“美国人”。但在川普上任后,其坚持的是“美国利益至上”原则,也就是说“美国人”的利益是要为“美国利益”让步的。

所以,当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比亚迪在美国大行其道,并隐隐威胁到美国第一科技大国地位的时候,哪怕是比亚迪在美国的工厂为美国人创造了就业,美国政府的制裁也得进行,这是国家维护的原则。当然,这一论断在华为事件那里,也是一样。

至此,当厘清美国的经济模式和普世价值观后,就能理解比亚迪的无辜,也能理解比亚迪的美国工厂受挫并非一片阴影。对于比亚迪来说,世界品牌之路不易,其能做的,唯有踏实做好自己。

正如罗胖在《奇葩说》里说的一样:成长就是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的那条鸿沟,掉进去是挫折,爬出去是成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