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导演 | 他们,是华语电影未来的希望

致敬2019年

642亿,是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

而包揽票房榜前两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均出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电影人。

可以说,在被“影视寒冬”笼罩的这一年,青年导演正式走向舞台中央

他们在电影工业化上日趋纯熟,在题材风格上多元并蓄,他们比前辈导演们更加大胆会玩,他们卸下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们的历史包袱,更加轻盈灵动。

他们中有传统的学院派,有的是野生“婚庆系”。

英雄不问出处,作品是最好答复。因为这些青年导演的存在,中国电影的天花板,还会更高、更高……

青年导演

系列盘点

郭帆

《流浪地球》

年初《流浪地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影片最终斩获46.8亿的票房成绩,位居年度第二,内地历史第三。

从《李献计历险记》到《流浪地球》,从文艺工作者的自我表达到商业上的巨大成功,80后郭帆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与内地电影工业化的发展休戚相关。影片中根植于本土的文化符号、对传统科幻电影的民族化解读,是他们一整代人的情怀。并在反复印证那句老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饺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

“国漫崛起”,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票房坐实年度票房冠军后,不再是一纸空谈。影片技术精细,故事醇熟,让动画电影走向大众成功“破圈”。最难得的是,“哪吒”作为几代人的回忆和老牌IP,时隔多年能在新的语境中重焕生机……

同郭帆一样,导演饺子浸淫中美日动画多年,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饺子的故事也仿佛一部热血少年漫画:弃医从文、自学动画、五年改66版剧本……自身经历与作品逐渐重合,“我命由我不由天”,应是这代青年电影人的呐喊。

曾国祥

《少年的你》

曾国祥擅长用青年演员,此前《七月与安生》一举推出两位影后,如今《少年的你》又让“顶流”易烊千玺大放异彩。

曾国祥擅长拍青春片。 校园、暴力、迷茫、暧昧……告别青春片集体怀旧热潮,少年们的边缘生活被一组组特写镜头放大。

在“重工业”电影无节制膨胀的年代,如此细腻的视角、细微的情感显得格外可爱。 在香港导演“北上”后常年水土不服的大背景下,曾国祥在商业上的成功,也似乎在诉说着: 香港电影,余息尚在。

白雪

《过春天》

《过春天》一度被调侃为“三无电影” :无流量、无名导、无明星。这部有些另类的青春片里,白雪用细微的视角捕捉到大时代的小片段。少女的成长背后是一部港深双城记;而双城间的巡回往返,又仿若是青春期的摇摆。

白雪科班出身,尽管毕业后有十年时间远离电影行业,但这部文艺处女作从拍摄到宣发,背后是成熟的商业逻辑。在非科班出身导演全胜的2019年,白雪和她“提高了工业水准的处女作”,正是学院力量的代表。

木头

《罗小黑战记》

很多人没料到,2019年《哪吒》之后又一部“国漫”爆了——而且还是一部“IP大电影”。

《罗小黑战记》脱胎于互联网文化,经历了从FLASH动画到微信表情包的时代更迭。尽管周边产品早已进入三次元生活,但很多人不知道“罗小黑”原来有番剧。这也说明了这个IP的成熟。

导演木头是个神秘人物,同样非科班出身,身上带着上一代网民的趣味。二次元“萌文化”在国内上属于小众圈层,这只活跃多年的黑猫或许为国漫市场指明了一个新的“破圈”方向。

董润年

《被光抓走的人》

2019年开年有“重工业”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坐镇,年末又迎来了“轻科幻”《被光抓走的人》。“科幻元年”果真蓬勃。

这是董润年的长片处女作,在此之前人们更熟悉的身份是宁浩和管虎的老搭档,《老炮儿》编剧。影片“科幻外壳、情感内核”,为电影市场带来了不少新鲜感。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来自黄渤发起的“HB+U”计划,旨在掘潜力新导演和极致类型片。董润年不是电影圈新人,但从编剧转战导演的成功例子并不多。《被光抓走的人》在结构和文本上的精心雕琢,正是源于导演深厚的编剧功力。

滕丛丛

《送我上青云》

从国外金球奖,到国内互联网,女性议题从未像这两年这样火爆。

《送我上青云》是这位85后导演的处女作。女性导演的细腻视角,让“大龄女白领”“母女关系”等被消费千万遍的主题显得真诚不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国产片中很少能看到女性欲望如此真实在大银幕上被呈现。女性电影不排斥男性,但更多只能来自女性间的守望相助。

徐磊

《平原上的夏洛克》

《平原上的夏洛克》是徐磊的首部作品,曾拿下第13届FIRST影展“最佳电影文本”大奖。

徐磊同样非科班出身,是被网友调侃的“婚庆系”导演中的一员。和早年的毕赣类似,本片中徐磊也全家总动员,父母乡亲纷纷出镜表演。

影片成本只有四五十万,非职业演员、农村取景、土法探案……这一系列低成本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美学。徐磊的趣味与时下流行的快手土味一体两面,同时也是电影市场走向成熟走向多元化的“野生”受益者。

柯汶利

《误杀》

《误杀》可能是2019年最后一个爆款。柯汶利第一部长片作品选择改编,也颇为剑走偏锋。

作为长片处女作,《误杀》对于视听语言的驾驭很老练,蒙太奇和慢镜头都十分精彩;布光也很讲究,颇有东南亚影片的迷幻风情。主人公是个一年看片838部的狂热影迷,柯汶利在片中也埋下了无数迷影彩蛋,影片内外形成了有趣的互文。这也成为《误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陆庆屹

《四个春天》

在一众剧情片中,纪录片《四个春天》显得势单力薄。尽管社交网络上海外“网红”纪录片不少,但似乎跟国内市场没什么关系。

陆庆屹和他的作品与此前登陆院线“蹭热度”的纪录片不同,《四个春天》的影像是私人化的,但情感内核又是普世的。生活本身的起伏、家人的喜怒哀乐,构成了人生的戏剧与真实。

陆庆屹的豆瓣ID是“起床,吃饭”,成名后一切如旧。资深北漂,豆瓣网友,这一系列身份属性与影片内容互为对照,让人倍感亲切。这些“野生”导演本身,就是互联网力量的最好写照。

文:小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