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闭幕 国宝入库前也要做“体检”

持续火爆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13日落下帷幕,但关于这次展览的故事还将流传许久。很多人用“难得一见”“一眼千年”来形容与这些国宝相遇的感受,今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您讲述这份“难得”从何而来。

最重要文物减去展前观摩环节

本次“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共展出了百余件文物,其中有38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包括《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万岁通天帖》等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都是公众平时看不到的。更难得的是,这其中还有两件文物是首次在省博物馆展出:《萧翼赚兰亭》自建馆以来,从未公开展出过;九霄环佩琴也只在旅顺博物馆的古琴展上露过一面。

为什么国宝不能经常与公众见面?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介绍说:“文物在展陈一段时间后必须进入‘休眠期’,特别是古代书画作品。一级文物的‘休眠期’一般在3年以上,文物现状不好的,‘休眠期’就要更长。”作为古代书画研究专家,董宝厚已经在省博物馆工作了多年,他也是因为此次展览才第一次看到了《萧翼赚兰亭》的真容。“它们太珍贵了,每打开一次,都会有磨损的风险。就是我们专门做学术的人,也不能轻易拿出来研究。在举办展览前,通常有一个文物观摩环节,就是先把文物从库房中提出来,放在观摩室里,由馆内的专家一起研究文物的状况,决定其是否应该展出或者展出前进行什么样的整理和修复。观摩之后放回库房,正式展览时再拿出来。筹备‘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时,我们没有对这几件最重要的文物作观摩,为的是减少一次文物出库、入库的过程,也是为了减少可能给文物带来的磨损。”

文物出库入库都要进行“点交”

张盈袖是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的工作人员。3个多月前,就是她和同事将本次“又见大唐”展的文物从库房中提取出来,放到展厅里与观众见面的。展览结束后,也是由他们作为第一责任人将文物护送回库房。

去年9月27日,张盈袖和几名同事开始填报“文物出库单”,经过上级领导的层层审批之后,拿着单子去典藏部进行文物的提取。提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叫做“点交”,仔细地查看文物的细节并进行详细记录之后才能出库,形象一点儿说,就是对即将展出的文物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展览结束归还时,对比之前的记录与典藏部再进行一次“点交”,“有一点点变化、裂一个小口,都是特别大的事,一旦产生新伤,都要追责。绝对不能让它们在我们手里出现问题。”张盈袖说。

张盈袖以所负责提取的书画类文物为例,详细介绍了“体检”的过程:文物拿出来,先要看有没有盒子、包书画的包皮,然后再查看捌子和书画的包首、天杆、地杆、裱边,有没有破损、开裂、折痕。这些都要做记录,这些虽然都不是画作的核心部分,但同样很珍贵,很多都是原藏、原裱,有的包皮是缂丝制品,有的捌子是玉质的,本身就是珍贵文物。然后就是看画心,更要仔细,哪怕是画心的颜料有一点点脱落露底,都要记下来……

张盈袖为记者出示了她开具的两份“体检报告”。“《明皇击球图》:原捌子,包首杆有破裂处,引首前隔水有开粘、裂口,引首裱边有裂口、折痕,画心前部有开粘一处,有盒有皮。”“《万岁通天帖》:玉捌子,包首杆有裂口一处,画心有折痕、开粘、露白……”

展出国宝得力于恒温恒湿展厅

提取的过程是极其复杂、极其小心的。张盈袖说:“每一名进入库房的工作人员都要先经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戴口罩、手套,衣服扣子都要系好,不能戴任何饰物,以免有可能刮伤文物。记录的笔不能用钢笔、水性笔,以防止滴水、滴油。看文物的时候,拿笔的手要背在身后。我们这些提取人是不能直接触碰文物的,画作取出、展开由书画组的同事来操作,唐宋时期的画作都是绢画,卷画的松紧度必须非常准确,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采访中,董宝厚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古代书画作品的保存条件非常严格,要求将它们常年置于温度18℃至20℃、湿度55%至60%的密闭空间里。“国内其他博物馆办展跟我们借文物时,我们都要先派人去考察,调取办展展厅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内的环境数据,不达标是绝对不能外借的。”这次“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之所以产生全国性的影响,正是因为它是国内文博界罕见、同时也是最具规模的唐宋书画展。之所以敢于让这些国宝与公众见面,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条件就是省博物馆的展厅条件好,“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少数几家博物馆具备恒温恒湿的展厅,辽博正是其中之一。”董宝厚说。

比呵护一个新生儿还要小心,日复一日的守护,让这些文博人的敬畏心和使命感逐渐增强。张盈袖说:“这些千年前的文物能够保留至今是多么难得,把它们保护好,不光我们能看见,还要让我们的后世子孙也能看到,是我们的使命。”采访结束时,她希望记者在媒体上给“又见大唐”展的广大观众点个赞:“在这次展览中,已经极少看到举着闪光灯拍照的观众,偶尔有镜头一闪,还没等工作人员制止,旁边的观众就会侧目而视了,拿相机的人也会马上向大家道歉。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真棒!”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