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二三线,旭辉华北架构大调

新年伊始,旭辉集团(HK:00884,以下简称“旭辉”)再一次着手展开了组织架构调整。

随着华北区域集团1月3日正式揭牌,旭辉继西南、江苏之后的第七个区域集团落地。而在2018年11月刚刚履新原旭辉北京事业部总经理的董毅,升任华北区域集团总裁。

近年来,不断依托“三级架构”快速拓展的旭辉,在北京发展之路可谓一波三折。随着新区域集团成立,对于曾经的失意地,旭辉或将逐步弱化北京区域地位,加快下沉二三线,从而改变公司在区域内土储结构。

此前,旭辉曾提出培育和打造十几个区域小集团的目标,随着华北集团成立,下一个有望得到晋升的事业部又将是谁?

 波澜起伏中冲击300亿

旭辉弱化北京区域决不是临时起意,2018年11月,前旭辉集团副总裁、北京区域事业部总经理孔鹏因个人原因离职,就曾一度引起行业内外轩然大波。

据旭辉内部人员透露,“孔鹏离职其真实原因在于近几年旭辉北京市场业绩的大幅下降。”

在孔鹏任职旭辉的这五年时间里,他将旭辉北京的规模从 20 多亿提升到百亿元(百亿为媒体报道口径,旭辉年报中北京公司销售最高是 87.5 亿元),区域版图不断扩大。

按照年报统计孔鹏自入职以来,旭辉北京的业绩曲线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2016 年是一个拐点。

2016 年旭辉集团合同销售额是 530 亿元,旭辉北京占比约 16.5% ,旭辉北京区域迎来高光时刻,独占全国16. 5%的销售额,成为旭辉当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的重要推手。

但2017 年旭辉集团合同销售额翻番至 1040 亿元,旭辉北京却仅贡献了 50 亿元,占比下降至 4.9% ,再到 2018 年上半年,旭辉北京的销售业绩占比不仅 0.5%。

在业绩下降的2017年与2018年里,孔鹏过的并不好,孔鹏曾对媒体用“相当难受”来形容自己的2017 年。这一年调控来的密集又凶猛,商办禁售和商品房限购如同两把大刀,相继砍掉了北京旭辉的左膀右臂。

在北京326限购政策实施前两年,旭辉是通过一系列土地抄底动作,拿下不少商办用地,才在北京弯道超车。大兴黄村、庞各庄、房山拱辰街道、丰台区庄维商办,还有旭辉26街区(现又称空港七号)等,都是旭辉抄底拿下的商办用地。

疯狂储存商办地块的旭辉未曾想到,自己会一脚踏空,遭遇商住限购政策。

事实上,不光是商住项目,北京旭辉住宅项目也走的并不顺利。曾在2108年底,北京旭辉城的均价从原来的 3.8 万平方米降到了 3.4 万平方米。

据统计,2018 年,旭辉仅在北京拿了一块地,而且是和中海联合拿下朝阳孙河的一块宅地。2018 年是北京土地供应大年,仅在年初有所斩获的北京旭辉,在此后长达十个月时间内颗粒无收。

简单说,在2016年高峰过后,孔鹏领导的旭辉北京出现了断崖式滑坡。这其中,政策变动占据大部分主因——但在旭辉,业绩就是前途。

孔鹏的离开,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旭辉北京区域发展走向何方?孔鹏把答题机会丢给了继任者董毅。董毅在2017年加入旭辉后,最早在公司总部投资中心任战略合作部负责人。

华北区域集团总裁:董毅

2018年11月董毅接任孔鹏任总经理之后的一年里,尽管北京市场普遍承压,从2019年的销售额来看,旭辉北京事业部的业绩还算稳定。

据1月6日,旭辉控股发布公告,披露未经审核的运营数据。

2019年1-12月,旭辉控股集团累计合同销售(连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006.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2,035,500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6,700元╱平方米。

不过,早前旭辉曾希望跻身TOP8的位置,从目前公布的销售情况来看,旭辉还是位列行业第15位,在过去3年的位置上持续“维稳”。

再看回2019年旭辉在北京的销售额,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19年旭辉北京区域销售额达 225.1亿,位列北京市 2019 年房企全口径金额榜单第六名。

据旭辉内部员工透露,自董毅任职以来,2019年北京事业部可谓是分秒必争,早于2019年6月底已完成100亿的销售额,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共有产权房项目“锦安家园”,其项目贡献了70亿元的销售额。

不仅如此,2019 年旭辉北京持续深耕,相继推出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公园十七区”及位于大兴区的“江山风华”项目,产品市场反响不错。

细数北京旭辉近五年来的拿地情况,拿地节奏颇为波澜起伏。在商住的路子被堵死之后,加入限竞房战场的旭辉也不得不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架构调整也是必然。

区域合并,迫在眉睫

目前,旭辉将原北京事业部、天津事业部进行整合,成立华北区域集团。这是旭辉继浙江、江苏、皖赣、上海、西南、山东区域集团之后,成立的第7个事业部。

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2017年就曾发布“二五计划”,当时提到旭辉最终目标是建立十几个小区域集团,每个小区域集团平均规模在300-400亿元。从第七个华北区域集团成立来看,这个目标还在持续推进中。

与其他六个区首不同的是,董毅是目前七个区首中升任最快的一位。江苏区域总裁王凤友作为老臣在旭辉已经超过10年,皖赣区域集团总裁俞能江、山东旭辉区域公司总裁李扬,进入旭辉也在5年以上。

“首先熟悉天津市场,另外环京市场会观察,但保持谨慎。”董毅透露,北京、天津、石家庄的开发和持有并行,并且会关注唐山、保定、邯郸等二三线城市,实现一线、准一线与二三线城市互补的局面。

早前,旭辉集团副总裁,首席人力官葛明便透露公司的“大平台+小集团+项目集群”的“三级管控”模式,集团逐渐转型成大平台,除投资、财务、人力等职能外,大量业务下沉至区域。

区域将作为具有一定体量和市场占有率的集团,获得更大的授权,逐步承接原总部集团的多项业务职能。

去年年初,旭辉整合了贵州区域和昆明城市公司,成立西南区域集团;6月,又整合了苏南、南京两个区域和城市公司,成立了江苏区域集团。随着华北区域公司的成立,旭辉的区域整合还会持续进行。

回顾过往,旭辉对围绕北京打开华北市场一直有所期待,早在董毅加盟之前,便展开过区域深耕下沉布局的尝试。

在2017年,旭辉北京曾提出了“一体三翼”布局思路,并在同年拓展石家庄等周边市场。

不巧的是,同年拓张过程中北京市场迎来最严厉的调控,在认房认贷、商办类产品受限等一系列新政的调控下,选择出击的旭辉北京在大本营遭遇滑铁卢,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了四成,在此背景下,区域拓张更显迫切。

如今,经历过阵痛的旭辉北京重新将规模提升至200亿元以上。不过,在 “减一线、稳二线、增强三线”的战略目标下,竞争激烈的北京已然不是近两年旭辉布局的重点。

仅从2019来看,在华北区域,旭辉天津保持旧有的拿地节奏,在上半年入账3幅土地,并重拾了2017年已经立旗的石家庄,在当地核心区域连落三子,其中既包含那幅总地价35.01亿元,总建面45.28万平方米,并因55.67%的溢价率而备受争议的石家庄主城区地块,也包含二环内老牌住区内的地块。

对此,旭辉内部员工也表示,目前,华北区域版图涵盖项目共48个,其中在售项目超25个。北京有26个项目,天津18个,石家庄4个。

“旭辉在北京和天津的一些成熟运营模型和打法,可以快速同步到河北的唐山等区域。”

58安居客房地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表示,目前无论是产业优势还是人才吸聚力,北京、天津的优势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无可比拟,河北吸引力明显偏弱,但随着落户政策全面推行,区域内自住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在3-5年的中长期来看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事实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进入城市的批量增加,企业的“二级管控”中“集团-分城市公司”的管控越来越庞杂,这时候三级管控就成为转变必然方向,但如何在放权同时,仍然对区域集团进行监控,葛明表示:“这需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和评价机制;同时,确保共享和IT系统信息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下行背景下,过去半年不少房企都在进行区域架构的调整,例如碧桂园去年7月将环京五大区域合并为北京、京东北区域;阳光城将公司其中的13个区域合并为6个区域,进行了架构精简;中梁控股也把原有的12个区域集团进行收缩合并,成立了六大区域公司。

董毅表示,集团总部将逐渐转型成大平台,发挥战略平台、资源平台、资本平台、投资平台、信息知识平台的作用,除投资、财务、人力等职能以外,将大量业务下沉至区域已成必然。

华北区域集团被赋予更大的授权,逐步承接原本总部集团的多项业务职能。区域集团向下延伸,则包含多个项目集群,承担一线最基本的经营单元角色。(来源:地产杂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