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大道冰匠圆梦圣莫里茨

新华社瑞士圣莫里茨1月17日电 特写:大道冰匠圆梦圣莫里茨

新华社记者刘旸 牛梦彤

当冬青奥会速滑选手踏上圣莫里茨湖冰面比赛时,64岁的路易斯·舍恩巴赫勒眼泪夺眶而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30年前,舍恩巴赫勒就期待有朝一日,做出符合奥运级别赛事要求的户外冰场。瑞士全境现在没有一家室内大道冰场,能做户外冰场的团队也寥寥无几,能在自然湖泊冰面上做专业级速滑冰场的就更少,舍恩巴赫勒就是这样一位掌握这项“濒危手艺”的冰匠。

他的团队,包括他太太利纳特在内,只有4个人。直到冬青奥会速度滑冰最后一个比赛日的最后一个项目开赛前,他还拎着装有雪水的小桶,蹲在冰面上修修补补。

出生在苏黎世附近小城艾恩西德伦的舍恩巴赫勒,年轻时酷爱冰球。由于室内冰球场价格昂贵,他和球友们不得不到处寻找适合打冰球的“野冰场”。

“冬天很多有钱人去滑雪,那时我在想,如果全家人一起去,花销非常高,而且很难聚在一起滑。”舍恩巴赫勒说,“打冰球就可以全家人一起上。如果我在户外做个天然冰场,给大家免费使用,更多人在冬季就有实惠的去处。”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学习和磨炼这项艰苦的手艺。“这项工作太累人,需要耐心和细心。清雪、洒水、打磨冰面,年轻人不愿意做。但当我看到人们在冰场上快乐地玩耍,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舍恩巴赫勒说。

夏天做些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冬天就做户外冰场,后来做出名气,远近有人邀请他去做户外冰场。为了收回成本,舍恩巴赫勒和他的伙伴在冰场上出租冰鞋、卖烤肠和面包。收入略有盈余,他就花钱购买和改装更好的制冰设备,做出质量更高的自然冰场。

在圣莫里茨湖做冬青奥冰场之前,最令他骄傲的是2009年在瑞士锡尔湖上做的总长绵延7公里的环形自然冰场。圣诞节期间最火爆的几天,单日都可以吸引3000多位游客来这里嬉戏滑冰。在人口较少的瑞士小镇,聚集3000多人是罕见的盛况。

然而,在户外做冰场越来越难,气候不确定因素多,政府担心安全保障问题。舍恩巴赫勒除了在技术上绞尽脑汁外,还要花费精力在各种人际事务上,这让他心生退意。利纳特劝说丈夫不要再做户外冰了。

“舍恩巴赫勒答应我了,但是,是含泪答应我的。”利纳特说。

2017年,瑞士速滑协会找到这位冰匠,问他可不可以在圣莫里茨湖上做一块大道冰场,作为冬青奥会的赛场。他毫不犹豫地“反悔”了。

“这是我最热爱的事情,多么好的机会,我无法拒绝。”舍恩巴赫勒说。

圣莫里茨曾在1928年和1948年两次举办冬奥会,当时滑冰使用户外赛道,但不在湖上。在湖泊冰面上做符合比赛要求的赛道,难度和挑战不言而喻。

2017年底那个冬天,舍恩巴赫勒开始在湖面上做测试研究,收集数据。2018年,瑞士速滑全国锦标赛首次在圣莫里茨湖上成功举办,令他信心倍增。然而,冬青奥会赶上了罕见的暖冬,直到2019年12月底,圣莫里茨湖的冰面厚度仍不符合赛事举办要求。赛区组委会和当地媒体开始担心,到底能不能顺利举办比赛。

舍恩巴赫勒给出三套方案。第一个是在户外平地上浇灌冰场。他选了一处空地,清雪后发现地面坎坷,不得不放弃。第二个是在距离圣莫里茨湖不远的另外一处湖泊,那里湖水深约6米,冰面厚度达标。第三个是等待圣莫里茨湖的冰面厚度超过25厘米,上设备连夜赶工。

1月3日,圣莫里茨湖冰面刚刚达到上人的厚度,但不能上重型设备。舍恩巴赫勒和志愿者们加班加点,纯手工操作,浇冰、埋赛道分割线、修补裂缝、搭建帐篷,终于在选手们第一个训练日的前一天夜里完成了冰场的建造。

测量冰面厚度和修补裂缝,对舍恩巴赫勒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天要保证冰面厚度和平滑度在办赛标准之上。由于白天黑夜之间的温差,冰面会开裂,他每天要排查裂缝,随时修补。

湖上赛道维护有一些与室内冰场截然不同的安全隐患。速滑比赛结束前一天,由于部分电缆没有放在木槽中,导致有的帐篷下方冰面开始融化,好在组委会及时发现并采取了措施。

冬青奥会速滑比赛结束后,圣莫里茨湖大道冰场向公众开放。在这里滑冰是不少游客梦寐以求的事情。舍恩巴赫勒圆了自己的梦,也圆了别人的梦。

夕阳西下,舍恩巴赫勒拎着雪水小桶,站在赛道边,个头并不魁梧的他在冰面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身影。(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