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戏,过大年

前两天我到济宁市里走亲戚。刚入市区,一座座高楼大厦便迎了过来,紧接着是人山人海的种种问候。临近年关,各地的人潮都多了起来,也热闹了起来,更何况是在市区,不过这番人潮涌动的景象还真有点儿令我猝不及防,或许是我很少在年节时来市里的缘故吧。

亲戚家就住在市区的中心地带,出门就是车水马龙,就是高楼商厦。中午吃完饭,我就一个人溜达了出来。其实,我这人出门就转向,在市里就记住了屈指可数的几条路,比如我经常走的太白路、古槐路、琵琶山路,至于其他的路,就只能看路标了。沿着太白中路向东走,刚过太白楼,就听到唱戏的声音,那声音从纷纷扰扰中穿出,如同一股清流,直入耳畔。寻声而走,没走几步便在文化广场旁边看到了搭建的戏台,看到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我顺势在人群中驻足,直面戏台。尽管我是个年轻人,但从小就与跟祖父母相依为命,他们看戏时我也跟着听听,因此我一听便听出了台上的曲目,河南豫剧《穆桂英挂帅》。看着那似曾相识的戏台,听着那原汁原味的唱腔,我禁不住地翻开了记忆……

我家住在南阳古镇,地处湖区。我小时候,湖区的生活条件还很有限,文化生活几乎是谈不上。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一进寒冬腊月我们镇上就请来了戏班子,说是“文化下乡”,要在镇上的大礼堂唱上几天。刚入腊月时家里还不忙,祖母就领着我到大礼堂看戏,况且大礼堂离我家很近,也就几步路的功夫。那时看戏,我都揣上一布兜瓜子,不怕人笑话,当时我还不会嗑瓜子,只知道放到嘴里嚼,图个香咸味儿。当年的大礼堂也很敞亮,在我们眼里颇具规格,帷幕一拉开,偌大的戏台就呈现了出来,戏台的一角坐着奏乐的师傅,他们吹拉弹奏,有时还自我陶醉地摇头晃脑。我印象深刻的一出戏是《墙头记》,那没心没肺的大乖、二乖狠心地将爹背来背去、不尽孝心,简单的剧情却蕴藏着深刻道理,令人在唏嘘感叹之时也禁不住地扪心自问,这或许就是戏曲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所在吧。那时年前的几出戏就是镇上难得的文化盛宴,大人小孩男女老少甭管听懂与否,都要争着抢着去大礼堂看戏,我想这应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份过年的信仰。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如今的我们都已经步入了多媒体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看戏,更不知还有多少人懂戏,不知一阵阵的时尚风是否已将我们的老传统吹散?在来到市里之前,我原以为市里的年关应是时尚的,是紧跟潮流的,融入其中后便心生感慨:我们的老传统依旧在新春佳节的沃土里根深蒂固,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在当下仍是魅力无限,这感慨令人万分欣喜,也让人无比骄傲!

看大戏,过大年,其实过一个返璞归真的新春佳节真的挺好!

作者简介:

马加强,31岁,济宁微山县人,残疾人写作爱好者,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会员,擅长于散文、诗歌的创作,陆续有作品在“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微山湖文学”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