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陕西,这才是正宗陕西年的味道

一到年关总有人要说

现在的年是越来越没滋味了

除了家人催促着打扫卫生

除了出门挤破头购买年货

连孩子们都不再追问

“新衣服啥时候能穿”了

但是小骏却觉得

身在“每一个节日都要有得吃”的中国

身在汇聚了超多美食的三秦大地

每一次过年的好吃的大家一样都没拉下啊!

今天就一起来对春节勾起食欲吧!

腊味,年味

作为能列举的代表性食物比稿件更容易达到十万加的精神陕西人,小骏实在没有办法用一篇稿件把所有年味展开来聊,所以咱们今天只说腊味

欧阳修曾经说:“腊月年光如激浪。”过了腊八,年就不远了。那么这个“腊”字是怎么来的呢?私以为,这正是中国人与时间共同谋划和酝酿出的美食。

相传上古时期,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代的《风俗通义》记载: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因此十二月叫腊月,这个时候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工艺制成储藏后的美味,也就得名腊味了。

在陕西,年的味道也总是和腊味密不可分。

老年间的农村,家家户户往往都烧柴火灶,平时供人取暖做饭,连燃起的烟都不浪费——杀过年猪的肉就挂在房梁上,带着余温的烟直直扑上去,直到熏出深红的色泽,熏出普通工序做不出的独特风味。

熏制时间越长,腊肉越香,有的人家甚至会将腊肉熏上五六年,因此,腊肉存量的多少就能说明一户人家的生活殷实与否。

烟熏火燎,本身就是一种漫长而又随性的烹制方法,虽然也讲究火候,但是更考验耐心,将一切交给自然酝酿。这样得出的腊肉,即使是没有经过二次加工,也曾经用独特的香味迷住了许多人。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

束脩,就是熏干肉条的意思。孔子当年收徒弟,就是以干肉条作为学费,以至于后世都以“束脩之礼”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腊肉,作为能长时间贮藏的食物,不仅曾是农户家整年的营养来源,也有着口腹之欲的加成。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说,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陕西腊味

在陕西做腊味,更有一种古朴的风情。制作腊味的传统,也是故乡对远行游子们的一份惦念。

进了腊月,便要杀年猪,因正月里有着不动刀不动剪的传统,所以除了要加工出整月所需的食材外,剩下的鲜肉则会制成香肠和腊肉,将这一年度的欢喜和丰足延续到下一次四季轮换。

1

宝鸡干脚棒

干脚棒,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在过去却是丈母娘招待女婿的“专用”菜肴。宝鸡凤县是这道菜肴的正宗产地,而这一食材的做法,也足以体现主客间的隆重氛围:烤,烧,刮,洗,炒,炖,焖,几道工序依次下来,才能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硬菜。这就是“丈母娘疼女婿”的典型体现了。

而在前期,上好的土猪腿肉已经用盐等调料腌制了半个月,再用柏树叶熏干,每一项工序都是珍而重之,将油脂和肉香一同出落得极致而诱人。

2

商洛腊肉

在商洛,家家户户几乎都把熏肉当成了度过冬天的最后的仪式感。

商洛的腊肉最出名的要属商南腊肉和镇安腊肉两种,商南腊肉是新鲜肉经过盐和各种调料腌制后风干而成,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而镇安由于离四川较近,所以在制作工序上稍稍带了些四川的味道,除了腌制和风干,还多了一道烟熏的程序,加重了色泽的同时,也带了些木质香气,回味无穷。

一家煮肉百家香,做好的腊肉肥的透明,瘦的深红,不论蒸煮,都有着充沛的香气随着蒸汽满屋流窜,而且又有久存不坏的特点,据说一次制作就可以吃上两三年。

3

关中腊牛肉

除了烟熏和风干,腊味在西安也和卤制的工艺大有关系。全国到处都有腊牛肉,但是西安的腊牛肉可谓是别具一格。如果别的腊味是百炼钢,那腊牛肉就是绕指柔,牙轻轻一磕就酥软,在味蕾深层攻城掠寨又神出鬼没。

刘纪孝,辇止坡,同盛祥,在还不流行追星的年代,就是年关里闪闪发光的星星,大冷的天里为腊牛肉排队,也是在为仪式感排队。也有很多外乡的人受到美味的召唤,过年回家时“左手火车票,右手刘纪孝”。

过年,不管春运如何拥挤

不管年味已经如何淡薄

只要厨房飘出了一年一度家乡的味道

就是真正让人期待的时刻了

虽然再珍贵的佳肴

也不是非得等春节才能吃到

但是一家人团团圆圆欢声笑语

就是这个节日最重要的内涵了

希望这个春节

大家都可以吃得开心

过得愉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