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节约资源守住自然生态底线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中新网西宁1月21日电 (记者 张添福) 100%整改“大棚房”、地质找矿获较大成果、矿山治理渐入佳境、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新网记者21日从青海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该省在守住自然生态底线的前提下促进发展、在节约资源的条件下促进发展,坚决制止新的违法违规、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积极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100%整改“大棚房”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杨汝坤介绍,该省共排查各类农业设施6.09余万个,面积达5.41万亩。发现“大棚房”问题1172个,涉及占用耕地面积4800余亩,整改率100%。

地质找矿获较大成果

杨汝坤说,聚焦国家急需、青海优势的重要矿产资源、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该省紧盯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成矿带,落实各类地勘项目331项,总资金12.41亿元。

2019年,青海省新发现矿产地9处,普查基地2处,新提交可供开发矿产地3处。金、银矿等优势重要矿产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都兰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全区累计银资源量超过5000吨,成为青海省第一个超大型独立银矿床。

同时,锰、锡、铁、钴、铜、铅、滑石矿等新类型、新矿种不断发现,找矿空间进一步拓展。加大绿色矿山联创联建,全省新建成绿色矿山47个,16家矿山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矿山治理渐入佳境

杨汝坤介绍,2019年,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先治理后补偿”的原则,完成了保护区85宗退出矿业权和47处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工程。

据悉,青海省新建成绿色矿山47个,16家矿山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杨汝坤表示,2020年,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勘查开发制度化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充分利用黄河流域等废弃矿山治理奖补资金,统筹做好全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

杨汝坤说,2020年,要按照《青海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编制青海省黄河上游青海湖流域、湟水河流域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同时,在完成三江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补偿工作的基础上,启动祁连山国家公园矿业权退出补偿工作。要加强省级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化建设,对调查发现的隐患点健全完善群测群防和技术手段相统一的监测预警体系,对重点隐患点科学设计防治措施,根据轻重缓急,实施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完)

【编辑:房家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