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舟:敦煌是我文学创作的“钉子”

2019年12月4日,中国作家协会、甘肃省文联、《芳草》杂志社、《意林》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长篇小说《敦煌本纪》的首场专家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很多专家表示,《敦煌本纪》是一种根性写作,是一部让读者百感交集、令人神往的“大”书。新华访谈专访了《敦煌本纪》作者叶舟。

【嘉宾简介】

叶舟

全国政协委员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甘肃日报主任编辑

16年磨一剑,

109万字的坐标为什么在敦煌?

叶舟在大学期间是校园诗人,但他说青春期的诗人大多歌咏爱情,描摹友谊,“为赋新词强说愁”。毕业后的叶舟,去了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这些地方是他诗歌的远方,也是他诗歌的第二故乡。后来他去了河西走廊,找到了写作的疆土和版图。他认为一个作家,需要用一颗“钉子”把这一生的想象和写作牢牢地钉在那一片大地上,敦煌就是叶舟的那颗“钉子”,是他写作的词根。

什么是本纪?

在古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的商人、使团、求法僧、百姓在这条千里的烟尘道、生命道上穿梭,形成一个个居住点。但敦煌与这些居住点不同,就像这条长路上的赫赫王者,蹲伏在古丝绸之路上。那些在长路上远行的人们,只要看见敦煌的一盏灯,他就知道,活了下来。敦煌在叶舟的心目当中,是如“王者”一般的存在,而他认为和“王者”匹配的文体,就是本纪。

如何处理地域性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叶舟为了写这部作品,设定了一个特有的词汇表。他坚持不能让这个故事当中的一百多个人物,讲一种脱离了在河西走廊生活、脱离了一日三餐、脱离了他们具体身份的语言,而这种带有地域特色的语言,也成了《敦煌本纪》的特点之一,令作品具有辨识度。

书中说百年前的河西走廊是一片‘锈’带,

那今天呢?

《敦煌本纪》的故事发生在1910年到1938年,那时的敦煌是西北的一个旱码头,但没有活力、没有生机、没有冲动,如同“锈”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就是除“锈”的过程。重新打通这一条“血管”,让它长风浩荡、吹气如兰、焕发生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在追溯中华民族的少年之气,寻找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当代作家要怎样传播中国声音?

坚定文化自信?

《敦煌本纪》讲的是敦煌的故事,讲的是河西走廊的故事,讲的是中国的故事。《敦煌本纪》提供给读者一个新的看中国的视野。中国之大,不仅是幅员辽阔,还表现在有敦煌这类巨大的空间和精神上的回旋之地,这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来源。而作家就是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