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为何要毁掉孔子在齐国的仕途?

据史书记载,孔子与齐景公相见共有三次。

齐景公想重用孔子这次为第二次,当时孔子三十五岁,身在齐国。

第一次他们相见的时候是齐景公访问鲁国,齐景公向孔子询问了秦穆公如何称霸的问题,孔子的回答让齐景公很满意,那一年孔子三十岁。

孔子怎么到了齐国的呢?这是由于当时鲁国政治动乱所致。季平子与郈昭伯因“斗鸡”故得罪鲁昭公,鲁昭公率军讨伐击季平子。季平子就与孟氏、叔孙氏三家联手攻打昭公,昭公被打败后,就逃到了齐国。

在鲁国动乱的情况下,孔子来到了齐国,来寻求仕途上的可能性。孔子先做了齐国高昭子的家臣,不久就有了同齐景公会面的机会。

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回答说:对呀!假期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虽有粮食,我恐怕也吃不到啊!他日又像孔子问政,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很满意,就打算把尼谿一带田地赐封给孔子。

但却遭到了晏子的反对。晏子的理由是:儒者能言善辩又不遵守法律,傲慢不恭又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导百姓;重礼丧葬且会拖延太久,破费家产厚葬死者,不能由此形成风俗;四处游说借贷,不是为国的样子。随着圣贤的谢世与周室的衰微,礼崩乐坏已经很久了。如今孔子不只容饰讲究,上朝下朝、举手投足都有繁琐之规定,经年累月恐怕也难学得会。国君若以此来改造齐国风俗,恐怕很难以此来教导百姓。

晏子的这番话,很明显打动了齐景公,他决定收回成命,从此不再问孔子关于礼的事情。

孔子一行也感受到了齐景公的前后变化,加之听说齐国有大夫要对孔子下毒手,就逃离了齐国。据说,孔子走得很是仓促,“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孟子》),饭都没吃上,带着没有滤干的米就上路了。

这正是来的慌张,走的匆忙。

晏子为什么要阻挠景公任用孔子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齐文化与鲁文化在文化基因与文化传统上,本来就有显著的不同。

齐与鲁所要走的文化道路,都已被周公与姜太公“设定”得很明确了。《韩诗外传》卷十载:“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见。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矣。’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日以削,三十四世而亡。”

鲁国所要走的是“尊尊亲亲”内圣外王之路;而齐国所要走的则是“举贤尚功”的争霸之路。

鲁与齐在春秋战国间所走的道路,基本上也都是周公与太公规定好的。

因而,重用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当然是不符合齐国“国情”的。

证之《论语》,《论语》会说“鲁卫之政,兄弟也”;但说到齐,则会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实际上是说齐文化与鲁文化之间的不同还是很大的。

其次,晏子对儒家的认识与评说不能说没有道理。

“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由《晏子春秋》中这这两句话,亦可以看出晏子对儒家的真实态度与评价。

儒家所设想的“仁义”思想与“克己复礼”主张,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动乱时代中,只能是个美好的理想。儒家本来就有“儒缓”的毛病,很难满足急功近利齐景公争霸的愿望。

再次,晏子对鲁儒的评价,并非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亦能代表齐国官方的认识。

晏子的阻挠可能并非只是针对孔子,晏子要在其位而谋其政;鲁儒而执齐政,这恐怕也是从未有过的。齐景公也并不具备“破格”任用孔子的格局与识见。

齐景公对孔子更多的只是好感,很难说有很深的了解。深受齐文化熏陶的晏子与齐景公,不相信来自鲁文化的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当然是自然而然的了。

事实证明,齐国政界的人对孔子其实是并不友好的。齐国大夫中就有人要对孔子下狠手,孔子只得仓皇出逃。

这件事情的发生,其实并没有影响孔子对晏子的的评价。事实上,孔子对晏子的评价一直都是很高的。“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欤”,这是孔子肯定晏子的话;另外,孔子亦曾称赞晏婴杰出的外交表现 “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