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从贾府的除夕祭祖,看古代宗法制度下的祭礼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即使到了2020年,过年回家依然是国人难以抵挡的行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回家团圆的仪式,更是根植于心的信仰。这种信仰,可追溯到古代祭礼中的除夕祭祖。过年回家,不仅仅是与家人团聚,还有一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理,而支撑这种心理的,则是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诚敬:儿孙在外,没有辱没祖宗,所言所行,都对得起祖宗的家教传承。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一言一行都有着礼仪之规范。本文尝试从《红楼梦》中贾府的除夕祭祖,探索古代宗法制度下的祭礼,以及对当代的影响。

贾府为何注重除夕祭祖?祭祖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在宗法制度下,凡大家族必建有宗祠,并设有族长。遇大事件,族人都聚集到宗祠,由族长统一指挥和安排。除夕祭祖,就是和平年代的宗族大事件。《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详细描写了贾府除夕祭祖的过程。

除夕为何要祭祖?其根源至少可上溯到周文王时代。在周文王所编撰的《周易》里,好几处都提到了祭祖。

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周易.困卦》

“利用享祀”的意思就是祭祀祖先,在祖先面前表达诚敬之心。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周易.既济卦》

取得了成功和胜利,杀牛宰羊来庆祝,不如举行一场祭祀,向先祖汇报功绩,进而更加勉励自己开创丰功伟业。

这便是除夕祭祖的由来: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在祖宗面前对这一年进行回顾,回顾这一年的功与过,成与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祖宗,诚心反省,不可有欺祖之心。

因此,《礼记.祭统》中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祭礼是所有礼中最应被看重的,而祭礼最重要的则是有诚敬之心,而非有多少物品。

祭礼之礼,在心不在物。

这便是作者曹雪芹给贾珍之父命名为“贾敬”的原因。据《说文解字》:“敬者,肃也”,“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贾敬是宁国府第三代继承人,也是贾氏一族的族长。这双重身份赋予他的职责,就是对祖先怀诚敬之心,从而通过自我约束,管理好贾氏一族,让贾氏的光辉继续传承。

贾氏先祖宁荣两公的拳拳之心,写在了贾氏宗祠大门上: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 百代仰蒸尝之盛。

先祖创业不易,用“肝脑涂地”才换来子孙的荣华富贵,后代子孙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荣耀传承下去,让“百代仰蒸尝之盛”。

然而,贾府的败落,正是从贾敬开始的,“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贾敬者,假敬也,其心不诚,只注重了外物的仪式。

贾敬不敬,则贾珍不珍,贾敬在祖先面前毫无诚敬之心,导致其子贾珍不珍惜祖先的创业成果,任意挥霍。

《礼记·檀弓上》中说:“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 贾府以“诗礼传家”,传到第三代文字辈,已经到了 “敬不足而礼有馀” 的地步,只注重外在之礼物,而人人缺乏诚敬之心。

因此,作者在第五十三回, 在贾府人心涣散之际,着重描写贾府的祭礼,用以表明贾府的“敬不足而礼有馀”,揭示其衰败之必然。

祭礼中体现伦理,也体现了家族人丁上的繁盛或凋零。

过年回家,有一件事非做不可——拜年。南方某些地方有句俗语: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崽”指“儿子”,“郎”指“女婿”,意思是初一是儿子儿媳向父母拜年,初二则是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初三开始走亲戚、拜邻居。无论是何种风俗,有一个通行的原则:晚辈拜长辈,没有长辈拜晚辈的道理。尤其是族中辈分高的人,初五之前不出门,在家中等着晚辈来拜年。

这就是宗法制度下的伦理,这种伦理也体现在祭礼中。《礼记.祭统》中说:“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

除夕祭祖,相当于现在大家族吃团圆饭,很多长年在外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团圆时刻,才有机会认识族中某些陌生的面孔,并根据座位的顺序来辨别长幼。这样的餐桌礼仪,与祭礼中的“序而无乱”、“不失其伦”同出一源,都来自宗法制度中的伦理,古称之为“昭穆”。

“昭”,光明之意;“穆”,恭敬肃穆。内心光明不藏私,所以能当着祖宗的面,敬长爱幼而毫无怨责。

在贾府的祭祖仪式中,昭穆分明,一丝不乱。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贾蓉系长房长孙, 独他随女眷在槛内.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他妻子……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

左昭右穆,男昭女穆,长昭幼穆,即使平时顽劣如宝玉、不肖如贾蓉等,都在这种庄严肃穆的仪式中严格按照礼仪之规定,不会出现一丁点不合规之处。

祭祖仪式还能体现出人丁上的繁盛或凋零。在我们的传统里,历来讲究人丁兴旺,因为人丁兴旺,家族才能兴旺,有人丁才有希望,有人丁才有发展的可能性。祭祖之时,“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礼记.祭统》),也是一种向祖宗汇报的方式,展示家族之人丁。因此,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到了年关,都要想方设法回老家,这不仅是对父母的孝,也是对祖先的敬。

贾府明写的男丁并不多,这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贾府人丁凋零。然而,通过这一次除夕祭祖,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贾府的人丁之盛。

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 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

单是祭礼中担当重任的草字辈男丁,就有“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贾蓉系长房长孙, 独他随女眷在槛内”。平常经常出场的贾蔷贾芹贾芸贾蘭等,都只在“挨门列站”中,可见贾府并没有到人丁凋零的境况。

这便形成了一种讽刺:人丁兴旺何以衰败?其原因正是第二回就指出的“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人丁虽多,但大部分是宝玉这样的败家子,真正为家族着想有振兴之心的太少了。

这就是作者在第五十三回着力写贾府除夕祭祖的用意:以“诗礼传家”的贾府,只在形式上保留了诗礼,却毫无诚敬之心;其人丁兴旺却个个只索取不付出,以坐吃山空为荣,岂有不败之理?

古之除夕祭祖,今之除夕团圆,形式变了,其意义并没有变:除夕,是除旧布新之夕,只有用祭祖般的诚敬之心,深入剖析这一年来的成败与得失,为人处世上的善与恶,才能用全新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并在新的一年,力争做出为祖上争光的业绩来。

祭祖,重在诚敬;团圆,亦重在诚敬,这才是礼仪之邦该守的礼,而非形式上的礼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