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行渐远了?

农历新年进入倒计时

我们就要彻底进入 2020年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

与其守一个年复一年的岁,

不如把去年熬过的夜一次性补足

很多人都觉得,“年味”已经

可以被收进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人们总说过年要有年味,

可如今,年味,越来越淡,

互联网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交通便利让回家不用等待

不再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物质上的富足让我们对年无法产生

曾经的期待感和庄重的仪式感

当真红包变成电子红包,

当群发祝福代替了亲人间的问候

鞭炮和烟花变成对话框里的表情,

似乎我们的年味都永恒的保留在记忆里。

其实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过年的样子。

就是那一次一次复制那份从小到大的习惯,

那个深深刻在记忆深处的时空。

年味到底是什么?

年味是母亲面前的围裙、

手里的美味、嘴里的唠叨、还有头上的白发;

是孩子嘴里的糖果、

身上的新衣、手中的玩具、口袋里的压岁钱;

更是窗户上贴花、大门上的对联、

一家人围着起来的团年饭。

你可曾记得跟在大人身后

忙窜于大街小巷置办年货的情景?

可曾记得三十晚上那次绚烂的烟火?

对于家中的祖辈们来说,

过年就是传承和传递。

一副墨迹未干的春联、

一张刚刚剪完的红窗花、

一道热气扑面的饺子所代表的日常生活,

通过过年这个时机,

传给儿子女儿,孙子孙女,

家,就是这样一年一年血脉延续。

漂泊在外的人从远方回到家乡,

过年是他们手里紧攥的车票,

是他们传达尊重和关心的机会;

是一年到头盼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聚会;

年味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

年味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守护;

有人的地方,便有年味。

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结。

它不会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而轻易改变。

更多的人,

依然在默默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守护着这份传统,守护着心中所爱——

因为这就意味着守护我们的家、亲人和文化。

诚然,

时代在变,我们道贺新年的方式变了,

身边的人有可能变了,

居住的城市也变了,

但是那一份家人在一起的欢闹嬉笑,

由食物和杯盏带来的觥筹交错、

热气腾腾的温馨,

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这才是过年最重要的意义。

那个带着大包小包归心似箭的你,

就是年味最好的见证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