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守高山雪峰

维东哨所,位于长白山西麓,海拔1700余米,方圆百里无人烟。这里冬天长达8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雪大风狂,平均雪深超过两米。

有一群十八九岁的中国军人,长年驻守在长白山之巅,与孤寂为伴,与风雪为伍,用满腔热血戍守祖国边疆。

农历腊月二十八,记者走进陆军某边防旅维东哨所,亲身感受边关的静、风雪的冷、偏僻的苦和热血男儿的坚毅……

进入“三九”以来,长白山区连降大雪,车行在冰雪路面,颠簸得厉害。该旅政治工作部支干事详细地介绍着哨所情况,归纳起来就是雪多、风大、环境苦。直到两年前,官兵们才告别没电没信号的艰苦日子……

汽车一路向北,道路越来越窄,海拔越来越高,积雪越来越厚……在道路尽头等着我们的排长王玉生一边指挥从车上往雪橇后拖箱里装一些不怕冻的年货,一边安排我们转乘雪橇前往哨所。

零下20℃的气温,冷冽的寒风,溅起的飞雪,像刀片一样刮在脸上。雪橇在林中穿梭,七拐八转,终于停在位于长白山腹地的维东哨所前。两栋小房子孤零零地立于山间。

刚刚吃过午饭的巡逻组官兵,全副武装,整齐列队。在王玉生的带领下,6人分乘3辆摩托雪橇踏上巡逻路,茫茫雪原响起隆隆马达声。

“我们从这条路徒步爬上去!路的尽头,便是37号界碑。”王玉生指着茫茫雪山说道。

路?哪里有路!记者看到,栈道早就被风雪深深掩盖起来。打头阵的王玉生凭着记忆,顺着山的走势,带着队伍在积雪中爬行,身后留下的痕迹很快就被大风卷来的雪沫填平。大家你拉我推,一点点地向山顶爬去。7公里的风雪路,竟“走”了4个多小时。

王玉生用手抚去37号界碑上的积雪,仔细地擦拭着国徽说:“这条巡逻路,我们不知走了多少回,每次来到界碑前,都特别激动、自豪!”

界碑是祖国领土主权的标志,巡逻执勤查看界碑是边防官兵的重要任务。王排长告诉记者,他们辖区内的两座界碑都在高山雪峰之上,每次巡逻都是对体能和意志的考验。

长白山的夜晚来得格外早。官兵们查看完情况,王排长用卫星电话向上级汇报“无异情”后,便准备回撤。此时夜幕已悄然降临。

回到哨所,官兵们发现,指导员高树伟送年货的车停在营区里。高指导员的到来,让哨所热闹起来。

糖醋排骨、松鼠鱼、锅包肉、西红柿炖牛腩……今天的晚餐很丰盛。“松鼠鱼和西红柿炖牛腩都是指导员下厨做的。”炊事班长陈硕向记者介绍,“连长指导员每次来哨所,都会下厨做两个拿手菜。”

吃过晚饭,夜色深沉,哨所里的官兵已熄灯就寝。此时室外温度降至零下40℃,而高指导员却着装整齐,准备去接岗。

干部巡逻打头阵,晚上站最冷的那班岗,做战士最喜欢吃的菜……这些不成文的规定在连队已成“惯例”。指导员笑着说:“干部多吃苦,就是为了让战士少吃苦。军人多吃苦,就是为了让身后的百姓不吃苦。”

边关、冷月,哨所、士兵,风雪、钢枪……站在哨位上,官兵在夜色中交接敬礼,用军人特有的方式守卫着祖国的边关,守护着人民的安宁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