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正陷入“流动性陷阱”吗?

2020年1月20日,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全球经济正走向“流动性陷阱”,这可能破坏各国央行为避免未来衰退所做的努力。引发了全球关于流动性陷阱的讨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无论如何都存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因此,最近三次降息此前,美联储一直在持续加息呢。在这个背景下,大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增速或被低估了。在货币紧缩或者稳定情况下的经济增速存在被低估的可能,而在货币持续放水情况下才存在GDP增速被高估的情况。通过美联储持续加息和最近三次降息看,美国经济反应灵敏,美联储货币政策效用大,不存在流动性陷阱问题。

除了美联储以外,目前的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新兴市场国家央行特别是中国央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动性陷阱的问题。仅从直观看,欧洲把利率降到零一下后经济竟然麻木不仁;日本央行也是采取超低利率政策,但是经济目前回调压力很大;中国央行持续性放水,但经济即将跌破6%,加上严重疫情,今年一季度跌破6%是大概率的。

整体性看,除了美联储以外,全球大部分地区货币政策已经基本或者彻底失灵了。流动性陷阱,一言以蔽之,归根结底就是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失去效应的本质特征。

那么,经济学上是如何定义“流动性陷阱”的呢?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经济学家将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时,单单依靠调整货币政策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极低的利率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会发生变动的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国民手中的钱袋就像是一个能够吸收任何物质的“黑洞”一样,把国家分配给国民的所有货币都无情地吞噬掉了,由此产生了一个货币需求无限大的“流动性陷阱”。

20 世纪90 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开始破灭,面对经济接近停滞,日本1999-2006 年间采取零利率政策,日本在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后,货币基础的大量注入并未产生明显的货币乘数效应,货币政策已经失去作用。中国在1997-1999 年间也经历了货币传导机制不畅与宏观不确定性致使的类货币政策失灵的状况。

目前,欧洲、日本、新兴市场大国最少已经陷入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的迹象了。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