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 | 逛庙会

庙会的历史由来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年伊始,扶老携幼逛庙会,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祈福新年是一年一度必不可少的活动。

庙会期间春意盎然,一派火红景象。寓意吉祥的福门福柱、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迎风招展的鲜明旗帜、喜庆热闹的节目表演,精妙绝伦的传统手工艺品制售,处处洋溢着过年的节日气氛。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在农历新年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庙会便由此形成。

各地庙会盛况

庙会文化是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历久不衰,各地有名的庙会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太昊陵庙会(河南)、龙华庙会(上海)、厂甸庙会(北京)、浚县庙会(河南)、洛阳关林庙会(洛阳)、泰山东岳庙会(山东)、绳金塔庙会(江西)、广府庙会(广州)、地坛庙会(北京)、横店大庙会、老子庙会(鹿邑县)、盘古山古庙会(河南)、肖家营庙会(石家庄)、成都大庙会(四川))、九华山庙会(安徽)、青岛崂山大士寺庙会、涉县娲皇宫庙会、丰都庙会、太昊陵庙会、西安城隍庙大庙会(西安)、陕西白云山庙会、门头沟妙峰山庙会、雍和宫庙会(北京)等。

其中,"太昊伏羲祭典"和有"天下第一庙会" 之誉的淮阳二月古庙会,因其会期之长、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曾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2008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专家评审鉴定和当地公证机关公证,太昊陵祭拜、敬香单日游客曾达825601人,成为全球"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史称中国最"牛"的庙会。

淮阳太昊陵庙会,又叫"二月会",始于遥远的古代。《礼礼·月令篇》载:"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高媒。"古代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称之"太牢",诸侯祭祀称"少牢"。这里的"高媒"指伏羲和女娲。神话传说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滚磨成婚,抟土造人,繁衍了人类。后伏羲以"二月会"的形式组织部落男女相会成媒为婚,相会地点即今日的太昊陵。伏羲在此基础上"制嫁娶",从此结束了人类群婚的愚昧状态,因此,伏羲、女娲被后人称为"高媒"。伏羲死后,人们就把他葬于淮阳"二月会"男女相会之地,起高陵纪之,从此年年祭祀,香火鼎盛。

北京庙会上的面塑民间庙会以其特殊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市井百姓。庙会上的玩具市场最为花哨。在民间儿童玩具摊上,摆满了假面、戏剧木人、小车、刀矛、竹龙。庙会中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

开封万岁山庙会又称万岁山春节大庙会,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万岁山景区,是开封市万岁山游览区于2003年开发的冬季旅游项目,每届庙会都要吸引游客百万余人次。以大宋年文化为主要看点以及众多的民俗手工艺展示、特色的开封小吃餐饮等精彩内容,年味气氛、演出规模、传统民俗、开封小吃、娱乐活动,区别于传统庙会的独特武侠特色,独居地方特色。目前已成为中原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庙会。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庙会逐渐演化成一种独特的将神话故事、宗教信仰、问医求子、祈福还愿、赛会演剧、男女游观、会亲访友、社会交往、城乡商品交换等活动集于一体的社交形式,成为春节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