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男人少写一点诗,中国近代史会不会改写?

在本文开头,提一个问题:一个人有没有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彻底改变历史进程,或至少让历史转一个大弯?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从人类历史来看,这样的例子不少,如俄国的彼得大帝。

彼得生活的年代,是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中国大概是康雍乾盛世的中期。当时的俄国还是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发达程度远不如清朝,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可以说,俄国后来的结果比晚清好不到哪儿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饥不择食,俄国这大块肥肉,岂有不大快朵颐的道理?

但是,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就因为彼得大帝出现了,年轻的彼得派遣使团前往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甚至自己也化妆成工匠,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地当学徒,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回国以后就开始进行西化改革,聘用了大量的西方技术人员,从而使俄国提前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奠定了俄国成为西方强国的基础。

相比于俄国有彼得大帝,中国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中国的乾隆皇帝,比彼得大帝年代稍晚一点,他也算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最大的贡献是开疆拓土,而且把中国推向了最后一个封建盛世,也有史学家称之为“乾隆大帝”,但是乾隆对于中国所起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彼得大帝。

其实,无论从中国当时的形势,还是乾隆本人的能力来说,他应该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彼得大帝”,可惜他没有。

如果乾隆能像他的祖父康熙一样,对西方的东西多点兴趣,或者多了解一下彼得大帝在俄国所做的事情,历史都有可能会改写,但是乾隆把他的时间都花到哪儿了呢?

我们都知道,乾隆是一个爱好广泛的皇帝。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癖好,就是写诗。乾隆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从数量上来讲,已经快赶上“全唐诗”了,而且这些诗的绝大部分都是乾隆35岁以后写的,也就是说,乾隆把他最好的年华都去做了这类无用的事。当然不是说写诗本身无用,而是说对乾隆来说,给国家找出路更为重要。

乾隆写诗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差,就没有一首写得好的,这个我们就不讨论了。写诗,其实是一项耗费不少精力的活动,就算乾隆才思敏捷,写一首诗平均用上15分钟,那乾隆在写诗这件事上至少花去了1万个小时。何况乾隆还热衷收藏古玩,喜欢游山玩水,又不知花去多少时间。

根据现在流行的1万小时定律,如果乾隆把琢磨诗句的时间花在研究国际形势上,他足以和彼得大帝一样成为一名国际问题专家,然后以他的能力和权威,带领中国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是乾隆呢,他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见到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他才摆出一副狂妄自大的样子,并且给英国女王的信里,出现了“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之类的蠢话,沦为一个世界性的笑柄。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