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周刊 中国制造的是责任和信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路明):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书写着人类公共卫生史上的壮举。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广泛关注、积极评价和无私帮助。遗憾的是,最新一期德国《明镜》周刊却因其耸动的封面引人侧目,甚至令人愤怒。那是一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路明):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书写着人类公共卫生史上的壮举。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广泛关注、积极评价和无私帮助。遗憾的是,最新一期德国《明镜》周刊却因其耸动的封面引人侧目,甚至令人愤怒。那是一张加工过的图片,上面写着:“冠状病毒中国制造”。这种做法既罔顾事实,又缺乏专业精神,更看不出对生命应有的尊重,暴露出冷血和无情。

网友:充满种族主义的最蠢封面

《明镜》的“标题党”一定没有想到,大量德国网民纷纷在社交媒体留言,批评这种有失客观、有失水准、充满种族主义的做法。网友“ThePenguin”写道“这张封面极为不恭,对受疫情影响的人们和疫情严重程度是一种侮辱”。网友“Thomas Strehl”则称其为“年度最蠢封面”。 明镜还是魔镜?

创刊人奥格斯坦(Rudolf Augstein)当年提出,《明镜》必须报道准确,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精确核实。这份标榜“调查性”报道的杂志却一次又一次背叛真实准确的办刊宗旨。近者如2018年底曝光的造假丑闻,按《明镜》自己公布的调查结果,记者雷洛提乌斯(Claas Relotius)至少发表了14篇涉嫌虚构、编造、篡改和无中生有的报道。在这次封面事件中,诸如发病源头和致病机理等新冠病毒的重大问题尚未研究透彻,《明镜》又抢在科学家前面骤下定论,乱贴标签,人们不禁要问:你是明镜还是魔镜? 为何失明失聪?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称赞中国的许多措施“实际上正在成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德国总理默克尔代表德方赞赏中方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表现的公开透明和开展国际合作的积极态度。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代表欧盟高度认可中方为防控疫情采取的措施,对中方应对疫情行动的速度表示钦佩。面对疫情,吕贝克大学生化教授和中国同行并肩战斗。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Burg Gymnasium Essen)师生用中文演唱《让世界充满爱》为武汉加油。这些声音《明镜》为何充耳不闻?中国科学家挖掘传统医学的巨大宝库,为人类找到价廉高效的抗虐药物青蒿素。西非多国2014年暴发埃博拉疫情,其他国家纷纷撤离医疗人员,中国医务工作者“逆行”来到非洲,展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卫生援外行动。今天,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科研攻关正在不断取得突破,一个又一个重症病患正在康复出院,既果断又充满人情味的隔离措施正在发挥成效。没有中国的努力和抗疫所取得的进展,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已经在世界其他地区爆发。面对这些事实,《明镜》为何视而不见? 真实的中国让“标题党”汗颜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疫情面前,身患渐冻症的医院院长沉着冷静,带领团队守护患者健康;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奔波在战“疫”一线;24岁的军医护士每天连续10个小时争分夺秒,走出重症感染区时,脸颊已被紧紧扣住的口罩压出血印;6000余名建设者从除夕夜开始不眠不休,10天高标准建成一座3.4万平米集中收治感染患者的专科医院,为中国奇迹再添一笔。更不用说在病毒实验室里夜以继日科研攻关的科学家、成千上万为邻里守望的社区志愿者、在特殊时期确保社会正常运转的各行各业劳动者。面对他们展现出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搜肠刮肚的“标题党”不该觉得无地自容吗? 责任和担当Made in China

病毒再凶猛,终将被战胜。战胜病毒的是科学,是理性,是“人溺己溺”“同舟共济”的人性光辉。今天,中国站到了人类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线,可爱可敬的中国人正在用行动告诉世人,中国制造的不是病毒,而是抗击病毒最需要的爱、信心和勇气,是负责任大国守护人类健康应有的担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