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能从曾国藩的幕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文/徐永超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间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李鸿章《入都》

早年间,李鸿章在家乡兴办团练,因为不通军事,屡战屡败,一度十分狼狈。不得已之下,通过父亲的关系,他离开安徽,投入老师曾国藩幕下。

初入幕府,李鸿章主要负责文书工作。对于这类事,李鸿章称得上得心应手。曾国藩见此,夸奖他:"少荃天资聪明,文才出众,将来定有大作为。"曾国藩重视人才,更注重培养人才,从曾国藩那里,李鸿章获益良多。

​早年的李鸿章,自恃翰林出身,常常自以为是,盛气凌人。曾国藩为了磨炼他的性子,就在开会的时候,故意让左宗棠、胡林翼、李元度等人反驳李鸿章;李鸿章平时好打"痞子腔",遇事易动摇,曾国藩就对他讲挺经,教导他遇到困难要挺住。

李鸿章平日里懒散贪睡,曾国藩的起居则非常有规律,每日早起查营过来,都会与众幕僚共进早餐。一天,李鸿章不想早起,就谎称头痛,盘算着这样能睡个懒觉。曾国藩知道他想偷奸耍滑,不准假,还接二连三派仆人催促,说他不到绝不开饭。李鸿章只好穿戴整齐,急忙赶去。吃完早饭,一言未发的曾国藩,严肃地看着李鸿章,缓缓开口:"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委一个诚字而已。"说罢,起身而去。从此,李鸿章逐渐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这一习惯让他日后受益不尽。

除了修身处事上的改变,李鸿章在曾国藩幕府中的最大收获,就是提高了自身的军事能力。在此之前,李鸿章虽然曾跟随吕贤基办了五年团练,但因为不得其法,常常吃败仗。而湘军内部,将才众多,这就给了他全方面军事学习的机会。

同时,为了进一步锻炼他,曾国藩特意安排他去曾国荃的部队,李鸿章得以近距离了解湘军营制、军规、训练;如何排兵布阵,指挥各兵种协同作战。这些,都为李鸿章后来的独当一面打下了基础。

清军江南、江北大营覆灭后,湘军成为抗击太平军的主力部队。为了稳住安徽的局势,曾国藩将大营移至四面皆山,运粮不便的祁门。李鸿章认为此地不宜久留,建议曾国藩亲赴淮扬,督练水师,或力克安庆,以制全局。曾国藩不听,后来果然有祁门之险,幸好鲍超的拼命抵抗,曾国藩才最终脱离险境。

经此事件,曾国藩意识到李鸿章已成为将才,就采纳了他创办淮扬水师的建议。几经考虑下,向朝廷上了保举李鸿章为两淮盐运使的奏折。

然而,在随后的李元度事件中,曾李二人对如何处置这位湘军元老产生了严重分歧,李鸿章愤而离开湘军大营,创办淮军的事搁浅了。

杭州被李秀成攻陷后,太平军马上将矛头对准了上海。这里是当时中国的财税重地,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刚刚掌权的慈禧太后将保卫上海作为头等大事,要曾国藩出兵力保。

接到上谕的曾国藩却迟迟不肯发兵——湘军兵力有限,已抽调不出兵勇,即使有兵,要想通过太平军在江苏的封锁也非绝非易事。几经权衡,他决定派曾国荃带兵救援上海。但他的这个兄弟一心只想夺下占领天京的所谓头功,不肯听兄长的。

就在曾国藩为难之际,李鸿章慨然请命,表示自己愿意回乡招募兵勇,再救援上海。曾国藩听罢,笑着说:"少荃去,吾高枕无忧矣。"当然,李鸿章自告奋勇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打算。虽然曾国藩十分看重他,但湘军集团内部排外倾向非常严重,只有离开湘军,另立门户,才有前途可言。

回到安徽后,李鸿章感到招募新兵速度太慢,就决定联络当地团练首领,改编旧团勇。

经过两个月努力,李鸿章手下已有五个营,五千之众。为了进一步增强这支部队的战力,曾国藩又先后从湘军中调拨了八个营以补充。可以说,"淮军初起半楚勇"。

1862年3月,李鸿章带着他创办的抵达上海。半个月后,清廷任命他代理江苏巡抚。从此,李鸿章青云直上,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来缓缓临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