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质疑读者,读者永远比作者聪明

导读:不要质疑读者,读者永远比作者聪明。当我们从懵懵懂懂的孩提时代,逐步长大到纷繁错乱社会生活,便会发现人在成长过程中,成千上万的信息量扑面而来,含有新闻娱乐、社会生活等信息,其中不少存在谬论、伪命题。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去伪存真,才不会落入别人的陷阱,而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理性思考问题,小心求证,是联结怀疑精神和独立人格自由灵魂的必要过程。当你碰到那种“张口就来”的朋友时,请你一定要建议他去查找资料,用常识去推理,相信自己本能反应。独立人格,自由人格,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立品质。这样的精神和人格,只有在不断怀疑,探求,论证,查证中才可以逐渐形成。总是汲取已有经验,只吸收结论而不追其“所以然”。最终只是人云亦云,只有共性,没有个性。

内容如下:

我从不质疑读者,我认为读者永远比作者聪明,因为读者是一个群体。但我上面说了,我开始质疑读者是否具有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和修养。你看世界的方式,永远不要单一,永远不要以情入主,否则你很难看到事件和世界的本质。这句话就要求你,不要去畏惧一个名人大家,对知识进行无畏的批判和探索,是求知者的品质。

就上面这一句话,所包含的内容,你如何理解的?所谓不要单一,就是永远不要限制在自己的格局里,要有开放性的认识。因为你认为的,可能不是知识,而是过时的知识,是偏见。就好像300多年前,科学家都坚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而不要以情为主的去看待一个理论和观点,是在告诉你,如何客观和公正的去认识这个理论和观点。拿自己举一个例子,你去百度搜,很多人提问:“灵遁者是民科吗?”

其实这就是一种以情为主的开始,我先要知道灵遁者是否是民科,然后再对他的作品,进行评价。真正的智者,会先删去煽情的音乐和背景,去看到更真实的内容。而群体性先入为主,往往是可怕的。拿个人崇拜来讲,历史上此类事件数不胜数。凡是谁说的都是正确的,凡是谁做的都是好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就是丧失了批判性思维的人。

就好比支持牛顿的人,以牛顿为上帝。对于敢于怀疑牛顿的人,他们就攻击。这就是光的微粒说,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每一个现在被称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人,你去看看他的研究成果。肯定是具有颠覆性的。也就他必须对权威发起批判性认识。

托马斯杨批判了牛顿的微粒说;爱因斯坦批判了牛顿的时空观;杨振宁和李政道批判了对称守恒原理。当然,专业训练,科班出身的研究人员,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比民科靠谱。因为民科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就难以提出批判性的认识,很多民科的认识都是偏安一隅,固执己见。当我承认自己是民科的时候,我其实就不会坚持我的观点和推理是对的。我多次说,我写的其实不是科普书,是哲理书,是告诉你如何去想象,如何去反问,如何去思考。

现在我们所学习的物理学的基础的定义,都是无懈可击吗?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2015年我们才观测到引力波,前几天我又看一个新闻,说发现了新的第三种五夸克粒子。新结果有望进一步揭示夸克理论的诸多奥秘。还看《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而他也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

所以新的发现,一定会一直冲击着旧的认识和定义。所以此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告诉你世界是什么,我将试着告诉你,我如何看世界。我的批判性思维,远远不足,这是知识储备局限。但你可以用我的方法,来批判我,来批判教课书。提出你的问题,试着解决你提出的问题。这样去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首先有一个大的前提,人是永远给自己希望的。所以我一直在书中强调,世界是确定的,可以认识。如果世界都是不确定的,那么没有逻辑可言。但我们清楚世界是矛盾的,就像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所揭示的那样。但是别忘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推理是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严密的逻辑推理,告诉我们世界是矛盾的,有时候不能证明真伪。不能证明真伪,不代表世界是不确定的,世界是无理的。

你只有承认这个观点,你才能坚定的向前走。不然你一定不坚定,很容易就放弃。放弃是一种选择,而提到选择,就引出了本章的核心。如何选择?选择是意识博弈的结果。你的问题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论据是什么?最后结论是什么?这些问号后面的内容都清晰了,你才能做出客观而正确的选择。

本章摘自独立学者,科普作家,艺术家灵遁者书籍《变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