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伊登》,杰克·伦敦式精神的幻灭,文字构筑起的精神世界

《马丁·伊登》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一篇代表作,这部作品一举让杰克·伦敦在文学界的地位与马克·吐温齐名,其中很多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马丁·伊登这个人物却是杰克的自画像,杰克通过马丁身上的种种经历揭露美国梦的诞生到破灭,马丁作为一位底层人民不断追求文学的自我价值实现之路,这部小说具有浓烈的悲情色彩以及批判主义精神,这也是杰克之所以能通过这部小说脱颖而出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9年,意大利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执导了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皮耶特罗导演是纪录片导演出身,所执导的影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点,在2013年,他还与陈可辛、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共同执导了一部纪录片《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也算是与中国影坛有所交集。《马丁·伊登》的一大特点就是真实,它忠实还原了小说中的人物特点和时代精神,因此豆瓣评分8.1分,由此带领观众重新回到意大利电影辉煌的那个黄金年代。

今天,我就从这部影片代表的美国梦谈起,从时代特色、人物塑造、悲剧成因和主题意境四个部分来分析一下这部作品带给观众的反思和启迪,让我们重温那些令我们心驰神往的心中梦想。

01、小说中露丝是促使马丁美国梦开始的重要原因,影片中换为伊莱娜,通过马丁个例的展现,探讨的是19世纪美国文坛市场化探索之路以及物质、精神的平衡关系。

小说问世于1909年,美国经济正在蒸蒸日上,民众普遍开始追求物质财富,梦想着有朝一日实现“淘金”般的美国梦,马丁正是这一大军中的一员。美国梦承载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来自美国底层的年轻人能够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实现飞黄腾达,这个梦中既有对理想家庭生活的憧憬,也有对崇高身份地位的致敬,还有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以马丁为代表的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展现个人才华,这是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

小说中的露丝和影片中的伊莱娜其实是同一个人物形象,露丝初次见到水手马丁时,感受到他身上蓬勃的朝气,她这样形容“他好像一座火山,喷着力量、劲道和生气”。马丁有着健壮的体魄和雄伟的蓝图,在当时阶层划分并不明显的社会,往往具有向上的动力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没有显赫的家世,马丁没有办法接受到像露丝一样的家庭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一下子吸引到住了马丁,也成为他实现美国梦的重要推手。在这段关系中,杰克以冷峻的笔调探索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和人性丑恶、善良,这些转变都是由伊莱娜的来临带来的。

影片同样没有揭示马丁和伊莱娜的变化成因,可是却以与小说同样的经历来暗示读者这些变化的根源:19世纪90年代开始明确了著作权、知识产权享有版税的规定,由此揭开了作家这一职业的新篇章,让很多年轻人借助文学之路实现个人价值,马丁憧憬的就是这样一份职业。

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文化市场的繁荣让小说成为了可以交易的商品,人们日渐空虚的精神世界函待填补,于是诞生了大量著名的作家、作品,作家不但可以孕育财富,更成为功成名就的代名词,而马丁并不是一个单独追求物质的拜金主义分子,他注重的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和谐统一。

小说中,马丁对于文学市场的繁荣是抱有批判态度的,他果断地捍卫创作者的精神理念,一次次接受市场的否定和批评,在创作过程中,露丝是支持他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可是我们看到这份感情在利益面前也发生了动摇,这无疑是价值实现与梦想追求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结果。

影片刻画的马丁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忠实还原出小说中屡败屡战的马丁形象,他始终没有向资本市场低头,尽管最后他成功了,却失去了对生活本真的阳光态度,这无疑是资本市场利益驱动下的一种失败,更可悲的是,他失去了伊莱娜小姐,也就是美国梦的起点。当他回顾这一生的经历时,他再次陷入彷徨和无助,事业的成功永远无法填补心灵的空白,马丁向我们揭示的也是美国文坛市场化探索之路以及物质、精神的平衡关系。

02、影片将小说中关于时代的隐喻塑造成为了爱情故事带来的理想覆灭,淡化了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强化了机遇的偶然性和坚定意志造就成功的必然性,个人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的交融成为马丁最显著的特点。

电影中截取了小说中最为经典的戏剧冲突片段,以马丁认识伊莱娜为开端,塑造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可以说这是具有强烈时代精神隐喻的。马丁是被美国梦“蒙蔽”的代表之一,他向往着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跻身上流社会,体会那种奢靡的生活。这是社会呈现出来的表象诱惑所导致的结果,当伊莱娜问他“你认为写作不需要训练吗?”就是在暗示他每一种技能背后都是默默的训练与付出,没有人的成功会轻而易举,但是在马丁看来,只有通过这一条途径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为此,他可以短暂的做出牺牲。

小说中,伊莱娜对马丁的感情并不单纯,这是时代大背景下造成的必然结果,伊莱娜享受对马丁的支配权,在伊莱娜面前,马丁成为了被改造的对面,而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律师,但是这与马丁对写作的爱情是相冲突的,最终马丁没有满足她对于优越权的心理,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而正是因为对于未来的迷茫让伊莱娜抛弃了她。

影片淡化了小说中的时代背景,让马丁对知书达理的伊莱娜小姐一见钟情身,这是缘分的偶然性造成的,但是命运的必然性是如果马丁无法跻身入上流社会,那么等待他的仍将是被抛弃的命运。

马丁的坚定意志与当下的年轻人相同,他也厌倦疲惫的工作,而这份工作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为此他不得不忍辱负重,只为解决现实的温饱,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们无法体会到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现实的何等残酷。但与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马丁具有顽强的韧性和毅力,在困难面前,他从未放弃过,即使面临嘲笑,有人建议让他重读中学,还有不断被拒稿的出版社打压。

马丁身上最顽强的拼搏劲头也在逐渐消失,但是他的内心有两种声音,一种就是“我要成功”的个人主义思想,另一种就是“我有才华并将实现”的理想主义思想,这两种思想在源源不断地推着他向前,让他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梦想直到成功。执着的个人主义和完美的理想主义是如此的美好,马丁如果无法实现理想还将继续坚持,他性格的矛盾恰巧遇到最好的机遇,这是他的幸运,也是鲜明的时代特点。

03、物质世界的贫瘠和精神世界的压榨让马丁痛苦不堪,对于理想的坚持超过了现实的承受范围,导致过分优越感的形成,超越现实的爱情和过于理想化的事业就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马丁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却通过勤学苦读变得语法通顺、知识渊博,他的大量作品都充满了一种野蛮的底层生命力,这些作品屡屡受到打压一方面是由于过于现实,另一方面则由于整个出版链条是一个封闭的集体,他们不想让诸如马丁这样的毛头小子加入团体,所以屡次实行了围追堵截,而反观那些所谓的畅销作品则往往脱离现实,低俗不堪,这是由于出版商们之追求名声带来的商业价值所造成的。

对于马丁而言,他非常渴望能够达到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可是在现实的打压之下他越发憔悴,令他感到厌恶的是黑暗、腐朽的文坛体制,每当他认识到这一点,他心中的愤懑就多了一些。

杰克同样喜欢欧亨利式的反讽,但马丁因一部作品被偶然间采用而轰动文坛时,那些原本将他作品束之高阁的出版商们趋之若鹜,将其视若上宾,各个杂志给他发来的约稿函纷至沓来,丑陋的嘴脸再次出现在马丁面前,他原本存在的优越感再次死灰复燃,只是这次更具资本。

大部分出版商并不理解马丁作品中的内在美和力量,他们更看重他身上的商业价值,这种现实性导致马丁精神上优越感再次得到加强,而令他最惊愕的是伊莱娜也回到了他的身边,显然这是理想化的爱情,伊莱娜爱的是他的财富地位而不是他的兴趣爱好,这种超越现实的爱情显然让他更加反感,也静下心来反思地位给他带来的优劣。

表面上,马丁成功了,辉煌的事业让他拥有了金钱、地位、声誉,可是在马丁看来,他的自身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他内心仍然充斥着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是物质丰富所能解决的,而要通过精神世界的充实才能化解,可是此时,社会现实和自身价值实现的矛盾对立导致他内心世界秩序的完全失衡,这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心理割裂。

一边是精神上的纯洁文学圣殿,一边是深恶痛绝却不得不委身屈从的上层社会,这种精神和现实的差距造成了马丁性格的孤僻,他的梦想虽然“已经实现”,但这种实现却是空洞而毫无价值的,这也导致他的生活逐渐失去了价值,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导致他失落感、幻灭感加剧,最终选择了投水自杀的结局。

04、影片中的马丁与现实世界的杰克精神实质趋同,对物欲横流资本主义的痛斥和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成为本片最值得赞扬的主题,然而马丁身上闪光的人性特点却缺乏了小说中的时代精神。

马丁身上处处散发着杰克的气息,杰克描述的马丁通过做苦力表现出的地狱般情景是杰克真实经历过的,他也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心中梦想,而结局也如马丁一般最终幻灭,这其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腐败和虚伪,以及人与人之间自私、庸俗的关系。

杰克笔下的马丁无论从出身还是工作与他如出一辙,杰克从11岁起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读书一边卖报,14岁时在罐头厂打工,每天工作时间超长,待遇极低,之后他又帮人偷窃牡蛎场而遭到逮捕,最终走上了水手之路。这其实就是马丁故事的开端。

小说中马丁与露丝和电影中马丁和伊莱娜的故事其实就是杰克的爱情故事,杰克·伦敦与梅布尔年龄相差三岁,在大学一个系上学,他们属于一见钟情的恋爱,当时梅布尔金发碧眼体态优美,两人曾经私定终身,可是梅布尔的母亲却是个势利眼,一心要让女儿嫁个有钱人,最终两人以一年为限让杰克发展事业,却终因接连退稿而未能走到一起。

由此可见,他们经历的社会环境和小说影片中都是真实发生的,影片中的马丁与现实世界的杰克精神实质趋同,而影片中展现出了对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的强烈痛斥,认为是导致马丁幻灭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马丁之死是因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他并不关心他人的需求,这饱含着对他个人奋斗命运的否定,然而杰克也未能逃脱这一命运,最终服用过量吗啡自杀,时间仅比马丁之死晚了七年,这成为了独立于悲剧故事之外的另一悲剧,然而却也让读者意识到杰克想要探讨的生命价值。

无论是马丁还是杰克,他们的死都是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然而影片的基调仍然是向上的,他淡化了小说中那些忧伤的情绪,而是让马丁沉醉于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这无疑掩盖了小说中关于时代精神和个人命运的探讨,马丁的故事也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作者的命运走向和生命意义,不得不说,马丁追求知识、爱情、权利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典型悲剧,小说写出了一位良心趋势下不愿苟活于世洁身自好的作家命运,影片则更多展现出繁华之后心境的落寞,背后都是对虚伪的拜金主义的批判。

结语:

在小说开头,杰克引用了美国诗人哈奈特的一首诗:”让我热血沸腾地度此一生,让我在美酒般的梦幻中迷醉不醒!别叫我目睹这泥做的骨肉!终以空虚的躯壳归于尘土!”这就如同挽歌一般致敬了马丁和杰克光辉且短暂的一生,他们的成长终结都是美国时代的悲哀,也是美国真实历史现状的高度浓缩,无论是小说还是影片都表现出了这份凄凉,其中的无奈心酸只有读过看过的人才能体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