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大疫情影响大企业的三大关键词

2020年1月,湖北武汉爆发了这次病毒疫情,很快波及全国,并演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疫情彻底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绝大多数企业带来突如其来的打击。

近几天,很多媒体开始呼吁如何打好企业的“防疫战”。大多数文章是给“中小企业”出招。其实绝大多数大企业也很难,它们也很脆弱。正如,生物进化理论所显示,面对环境的突变,适应性是关键。生存能力强的物种不一定就是体积大的,身体强壮的。

大疫情是一个突发事件,暂时还没有形成改变产业进程的巨大力量。只要大疫情所经历的时间比较短。我们相信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肯定会在几个月时间之内彻底战胜大疫情。

但是这次大疫情带给企业的影响的还是比较大。这种影响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加速器、放大器和检验器

01

加速商业模式进化

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哪些行业会受到大疫的影响?目前针对大疫情的主要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自我隔离。尽量不要成群或现场活动。所以受大疫影响的首当其冲是交通、线下旅游、线下餐饮、线下娱乐、线下教育等,也就是对需要现场化的商业活动带来较大影响。这次大疫情也会给人力密集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因为没人来上班了。

在大疫情下,人们尽量自我隔离,无所事事,注意力比较充足。如何打发时间?消耗注意力的线上业务比较火,比如,刷剧、线上游戏、线上娱乐、线上教育等,超越空间又能消耗时间的业务肯定大发展。随着5G时代到来,肯定会催生一些的新模式和新企业。好比,2003年非典促使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大发展一样。但传统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个人力密集型业务,这是它的脆弱之处,因为大疫来临,没有多少人到岗上班,用户也不愿意让快递上门了。用户牺牲一些体验换来一定的安全性。

这就带来另外一个较大改变,地理空间带来商业变化,“三公里”战略,也就是真正基于地理空间的社区营销模式是一个发展机遇。比如,围绕超市等实体店附近社区营销模式会迎来发展,步步高超市的“小步到家”在大疫情背景下得到较大发展就是一例。具体一点说,以步步高超市实体店为中心,覆盖方圆三公里的社区居民,居民线上下单,集中配送到指定地点,客户自己来提取。线上客户分成一定社群,这个群的主要标签就是地理位置(离步步高超市附近),群主来统计管理大家的购买信息,群主并不一定是步步高的员工。用户到指定地点自提,这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或者也可以说,让用户为你干活。大大促进了基于地理空间的社区或社群营销模式出现。(针对这个案例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见华夏基石e洞察)。

我们稍微从理论上进行说明,揭示商业模式进化方向。先从空间的维度来说明,超越空间,也就是不需要去现场,或基于数字化模拟空间的业务会得到发展,比如,线上游戏、线上教育等,随着5G到来,计算能力的增强,VR/AR业务肯定要催生出来。以用户为核心三公里业务也能得到发展。这是一种“空间战略”,基于一定的地理空间的社区业务将会被催生出来

从时间维度来说,抢占注意力的业务会进一步增长,人们免去不必要的出行或聚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流媒体业务将会得到进一步催生。

02

矛盾集中爆发了

大疫情实际上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它所带来的冲击让人一开始显得措手不及。好多方面都赶在一点上,使得矛盾集中爆发,具有一定放大效应。

首先,大家都集中开辟线上业务,实际上对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要求更高了,好比,“洪峰到来”的时候,考验的是排水管道的设计、布局、输送能力等。在信息时代,面对突如其来的“信息洪峰”,考验的是信息传输、存储、算法和算力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规模、质量和承受极端流量的时间等。这次大疫情考验信息时代“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也是对信息时代基础服务提供商极大的考验。

其次,受到影响的企业矛盾集中爆发,比如,收入锐减、停工和相对的刚性支出不变等,造成现金流的压力比较大,此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减免税费,或延迟交付,帮助企业解困纾困。

据笔者了解,那些原本想靠春节这段时间“赚一年钱”的企业损失最大,比如,一些线下餐饮企业,年前大量采购囤积食材,现在显得很艰难。一些养殖企业,由于物流几乎被切断,养殖的畜禽既面临无食可吃,又无法顺利出栏等。

如果你的企业所处的市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指望过年火一把),或生产的产品很难保存的(具有周期性,并且是活的出气的,届时必须交付到市场中去,你如养殖行业),这种企业就显得非常脆弱。

当然也有因此获得爆发性需求的市场,比如,防护物品:口罩、消毒等产品市场,但也存在需求集中爆发,产能和人力跟不上,一时生产不出来的。

第三,一些人力密集的行业的矛盾集中爆发了。由于疫情造成人员很难按时返岗,尤其是人力密集的快递行业和保洁服务行业。原本这种行业,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会带来一些改变,不过这次疫情加速这些行业演变。比如快递业务,可能要从效率、体验两个维度,增加一个维度安全。实际使得前文中的“基于地理空间的社区营销模式”得到催生。

第四,集中现场办公受到比较大影响。基于安全考虑,员工很难从四面八方赶到工作现场,集中办公。除了必要现场办公外,催生了远程办公,在线办公。人力资源市场也会造成一批“个人自由职业者”,他们可能同时为几个企业服务,真正形成人才不为我有,但求为我所用局面。

03

是好是坏出来走两步

笔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参加诸多的自己内部和客户的线上会议。大家很多时候都在讨论如何应对2020年这个大疫情。我也在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这次大疫情其实是一个检验器,检验组织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有无危机处理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市场是不存在了吗?变小了吗?线下市场可以通过线上业务得到一定的弥补吗?还是客户需求可以推迟交付吗?我们不要一味地慌了神,需要理性分析一下。线下餐饮、旅游、旅店的市场目前几乎就不存在了。实体商业超市市场变小了,大多数消费者只局限于日常刚需了。针对一些政府市场或企业市场的,可能会推迟交付了。培训市场可以通过线上业务弥补一些。针对不同的市场,我们必须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关键一点:在这种大疫情的背景下,如何帮到你的客户解决它的痛点和问题。帮助你的客户共渡难关。这是责任。

第二,从企业自身来说,活下来是最高战略。需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暂时压缩支出,把控好现金流。现金流好比血液,对活命非常重要。如果你的企业资金有一定的“冗余”,那就比较稳健了。媒体报道一些头部企业很脆弱,几乎没有一点“冗余”,把挣来钱立马吃干分净。如果企业的薪酬体系没有弹性,那么企业的压力就更大。我们在设计薪酬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何应对极端情况,突发事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企业的薪酬体系要有一定的弹性。

第三,寻求生态平台和产业链上下游及政府等帮助。近几年大多数企业都在喊建立生态战略,此时,考验的时刻到了,生态平台型企业必须站出来做带头大哥。比如,近几天的媒体报道,万达宣布对万达广场商户免租一个月,总额接近40亿。美团给自己平台上的首批商户提供扶持贷款,比如给云海肴、周麻婆各贷款1000万元。

面对大疫情,也是考验企业有无战略级供应商?如果某企业平时对待供应商很“刻薄”,那么在关键的时刻,这个企业在供应商面前就没有优先级了。产业链上下游是一个共同体,荣辱与共。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实践不好。坦率地说,中国的一些著名企业也做的不好,它的供应商很多时候很“无奈”。做吧!不怎么赚钱,不做吧!有一点可惜,毕竟量比较大。如果是这种情况,供应商也很脆弱,你的企业所处的整个生态都很脆弱。当然这种情况也和目前中国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有关系,企业本身都是微利经营,拿什么来考虑供应商的利益。

政府在这次大疫面前要发挥积极作用。必须第一时间响应企业所关切的问题,及时出台一些政策帮助企业解困纾困。包括,税费减免、养老保险延迟交付,出台金融政策向困难企业(因为这次大疫情而造成的困难)倾斜。

第四,跨界融合创新。这就需要模式创新,提高企业适应性。前文中步步高案例就是一种创新,把用户变成你的员工。很多企业的脆弱也是体现这一点,以为规模大、员工人数多就是强,其实也不一定。如果你的企业业务模式对人力消耗比较大的话,就有一定风险。碰到无人可用的话,人力密集的企业就很麻烦。有时候环境的变化,企业原有的优势就会变成弱势。比如,有的企业开大店和旗舰店,这样本身对企业的品牌提升很有帮助,并且还会带来流量,但势必会造成经营成本较高,对最小经济规模有要求。一旦这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对规模要求比较高,这就说明这个企业的适应性不强。如何有效降低经济规模是经营中的一个难题。

第五,文化的试金石。近几年绝大多数企业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事业合伙人机制。现在面临大疫情,此时就是共担文化发挥作用的时候。比如,企业一把手和高管、事业合伙人能不能带头降薪。面临业务下滑,薪酬减少,企业的员工队伍人心还不散,还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起作用了。

这个大疫情的关键时候也能检验出你的干部和员工。当然要想共担文化起作用,关键要看老板和高管平时是否以身作则,文化倡导的高管们先做到。企业的利益分配是不是向奋斗者倾斜。企业的一把手必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而这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是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如果企业文化太强调单一性和纯洁性,遇到环境的突变,企业的适应性就比较差。文化要一定要体现包容性。组织要有活力,要保持必要的探索性。鼓励迭代试错,鼓励团队人才的多样性。春江水暖鸭先知,面对环境变化,说不一定那个团队和那个业务先做起来,从挽救这个企业于危难时机。

以上就是本人在大疫来临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给到企业届的朋友们一点点启发。我们衷心祝福企业届朋友共克时艰,共度难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