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点未现 社会办医方向已明

2月8日,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告,西安市域内各类门诊部、诊所(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即日起全面停诊。

此前,南京也宣布门诊部和诊所全面停诊,只保留必要的急症诊疗,并按照相关防护要求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南京一级以下的门诊部、诊所停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门诊正常接诊。

北京、香港、天津、浙江、安徽、深圳等省市也已正式发文,要求口腔科暂停营业(除个别急诊保留外);海南、深圳、成都、杭州等地也发文暂停儿科预防接种门诊和儿保门诊(除狂犬病处置外)。

这意味着大量社会办医的门诊部和诊所都已暂停接诊。疫情拐点至今未到,但基本上处于业务停滞期的社会办医机构如何应对现实与未来?健康界多方调研采访了解到,其实他们并未消沉,反而在积蓄力量,期待爆发。

不慌张,正可练好内功

社会办医机构的管理者普遍比较平静。

南京台宝儿科执行董事孔祥军表示,“(停业一个月)要不了命的”。他告诉健康界,机构内部早有准备,无论是物资贮备上还是心理上。

孔祥军认为,经历疫情后,民众健康生活、即时就医的理念会更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于孩子,可不用担心儿科诊所的未来发展。

这一观点与医疗行业观察者“林掌柜”的看法不谋而合。他认为,儿科、全科乃至新康复等消费医疗“小而美”机构,通常情况下不设急诊和发热门诊,对检验科和手术室依赖性不强,且目标客群以中青年和少年儿童为主,相对长期处于“战时状态”的公立大医院而言,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更低,消费体验更好。在疫情缓解之后,将成为家长更愿意带着孩子前往就医的去处。

“疫情虽然严重,但是放在长远来看,只是一个插曲,改变不了向前发展的大方向。”中金资本执行总经理刘森林表示。但他同时也指出,“牙科、医美这样的消费医疗,是受冲击最大的。在现在的情况下,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谁会去看牙和做医美呢。”

除部分牙科急诊外,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在内的多个城市的口腔诊疗确实在春节后全面暂停,但在上述城市均有连锁机构的三叶儿童口腔门诊董事长张野说,“连续的线上会议、线上培训、任务安排,反而让三叶的现在比开诊时还忙。”

欢乐口腔CEO孙延也有同感。欢乐口腔在停诊期间忙于内训、进行内部的标准化建设以及梳理客户资源等。“难得有机会,所有的员工可以一起更多去探讨门诊的标准化建设这类工作。”

无论是社会办医领域的从业人员还是投资者,在不确定面前都表现出了理性和积极的态度,认识到疫情只是一时的,发展才是长远的。

疫情作为外部变量,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开局。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虽然还不能给出预期,但对标17年前的非典疫情来看,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而发生非典的2003年则为比上年增长9.1%,加快了1.1个百分点。

以此来类推,今年二季度以后的经济增长尚可期待。而且,医疗健康领域的增长高出平均增长幅度,将是大概率事件。

疫情之后面临更高院感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再一次明确了社区初筛、确诊转诊、分级诊疗在传染病疫情中的重要意义。

曾任职于哈佛医学院及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特聘教授张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亟需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未来可以更好结合人工智能诊断,大大减少就诊时间和就诊难度。

在他看来,分级诊疗的医疗制度,是未来医学体系的基础。国家分级诊疗制度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医疗需求始终聚集在大医院“下不来”。而疫情的蔓延,让网络在线问诊受到广泛的使用。大型医院的交叉感染,也让民众切实认识了分级诊疗的必要性。

大医院虽有品牌沉淀和诊治能力等显著优势,但也有人群密集拥挤和就医耗时耗力等显著劣势。尤其是面对强传染性的“NCP”疫情,人们普遍对“交叉感染”有不同程度的恐慌心理,其就医决策在大医院优劣势平衡上会有明显倾斜。

在特殊时期,大医院的劣势会被陡然放大,盖过大医院的优势。从这点上看,客观现实也将进一步倒逼分级诊疗的推行和落实。

多年来,分级诊疗迟迟不能落实,一个核心原因的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接不住”,患者对基层医疗也不信任。

对此,成都吕医生连锁诊所总经理王文骋认为,诊所应该全科化的,但是原本诊所医生的教育背景导致坚持全科化就意味着灾难。在他看来,为了门诊量和诊所的诊疗安全,诊所转向专科化是必然选择。同时,分级诊疗的竞争也必然推动诊所的专科化发展。王文骋表示,“小而美的诊所最适合连锁化经营。未来三年,吕医生在成都的直营社区连锁布局计划不会停滞。”

“林掌柜”也认为,疫情之后,“大医院不再是就医唯一首选,“小而美”就有了更大的市场机会,特别是在医生多点执业和合伙创业潮流势不可挡的不远将来。

可预见的是,人们的就医理念将不再单纯考虑分级诊疗,而更会考虑分类诊疗,不再只是分疾病轻重缓急,不再单看医疗机构等级,更会按照消费医疗和非消费医疗的分类选择就医。

孙延认为,对于小门诊而言,将要面对老百姓在疫情之后对于感控更深的认知。“其实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即是否愿意做更高标准的院感建设。比如说,老百姓会关心门诊内的水系统的消毒、空气系统的消毒、各个设备的更高标准的消毒等。”

第三方医疗机构或有更大空间

相比其他社会办医机构,独立血透中心可以说是疫情期间业务量最为稳健的。毕竟血透患者定期透析的需求,无论何时都不能中断。

达康医疗CEO陈少波表示,独立血透中心有着很强的社会效应,“此时不能给政府添乱,必须默默托住这么多患者的生命健康线,绝对不能关门自保。”

由于很多综合医院被指定为定点发热门诊,其余科室基本停诊,包括透析室,许多原本在公立医院透析的患者被转入独立血透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民营血透中心作为公立医院有益的补充地位得到凸显。例如有些民营血透中心也定点支援武汉疫情的透析需求,而且也可以承接公立医院的紧急患者救治任务。”陈少波说。

这样的情势,也从侧面证明了第三方独立血透中心的方向是对的,是符合公共卫生需求的。“如果没有透析中心,仍然只有公立医院聚集几百个透析患者的情况,那么防疫风险、患者交通问题、聚众感染问题都会大大加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由于独立血透中心的透析量比以往更大,医疗物资也出现了吃紧状况。陈少波表示,达康医疗在察觉到疫情时,已经着手进行物资储备,但也只够未来一两个月的使用。为此,陈少波感到担忧,因为目前的医疗物资是优先补给给新冠肺炎诊疗医院的。“但我们的透析工作也不能停下,而且疫情下血透患者的防护也非常重要。”

民营医疗机构随时愿意挺身而出,但也希望得到一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虽然战场不同,但他们同样都在为民众的健康安全而战斗。”上海德济医院院长郭辉如是表示。

疫情是试金石,在疫情下更可见第三方医疗机构发展壮大,会产生正向连锁效应。独立医疗机构的充分发展,还可将患者留在社区、留在基层,便于各种专业的网格化管理。同时,公立医院有需求,独立医疗机构还可以马上作为补充。

诸多社会办医人士最为一致的观点是,此次疫情之后,民众的健康意识将大大提升,由此会带来健康管理、科学健身等观念的改变,用户的付费意愿也将会更高,这是有助于整个大健康领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

疫情之下,停诊机构不是无事可干,而是更加忙忙碌碌,因为他们在做着全新的尝试。一位知名口腔连锁机构的CEO在朋友圈发布着在线网课的广告,这是面向业内人士的口腔门诊运营的付费网课,将用户群体从就诊用户拓展到了同行。在口腔行业因疫情而近乎全部停诊的状况下,这家口腔连锁机构反而发掘了新的业务方向。

办法一定比困难多。当下也许是煎熬的,但希望往往就在不远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