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长征前后

潘汉年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马克思主义者,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他在全党以及全国人民心中德高望重,他于长征前后的事迹,自当被世人所周知。

昨日提到了陈云与潘汉年长征中沿途折返,去上海修复被国民党破坏的地下党组织,此后两人前往莫斯科做工作汇报,挽回了共产国际对红军的信任。

这一壮举让潘汉年与陈云闻名于全国,但潘汉年的贡献却不仅仅是这些。

在长征开始后,国民党设下重重关卡,企图将红军一举歼灭,好实现他称霸一方的愿望。

但他未曾料到的是,红军内部人才济济,红军整支队伍如有神助,而所谓的“神”,也就是像潘汉年这样文韬武略样样通的全才了。

鼎鼎有名的“借道陈济棠”,是潘汉年作为红军代表出面进行的秘密谈判;共产国际肯定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是建立在潘汉年临危受命,向共产国际汇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情况的基础之上。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根本转变,也离不开潘汉年所传递的共产国际的重要指示与精神。

面对分裂红军的阴谋,潘汉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的党内核心地位,积极反对张国焘的主张,为推动革命胜利、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打了一剂强心针。

他的实事做得太多,歌颂赞美他的文章却太少,一生无欲无求,命途多舛,可叹可叹……

红军队伍里人才辈出,军事才能强的战士一抓一大把,大多数都当了军长、师长以及团长,负责带着红小兵上战场,而比较喜欢舞文弄墨的,往往是政委,负责做战士们的政治思想工作,让整支队伍上下一心。

都说物尽其用,人也是要站在适合的岗位上,才能展现出真正的本领。潘汉年也上过前线,只不过相对于舞刀弄枪,他更喜欢搞文字工作,这可能和他的家境与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1906年1月12日,潘汉年生于江苏宜兴县陆平村,家中世代书香,祖父潘元燮(理卿)是清咸丰年间举人,父亲潘萃华(辛臣)是清光绪年间秀才,辛亥革命掀起腥风血雨,清政府倒台,可是潘家仍旧从政,在当地的知名度甚广。

再加上潘汉年家中尚有父辈手中分得的30亩田地,一部分可租赁给农民耕种,每年收租的钱,便能让日子过得富足有余。

家境殷实,潘汉年的求学之路前期一直很顺遂,从私塾到新式学堂,从宜兴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到彭城中学,潘汉年所接触到的人、思想都与往日有了不同。

每逢寒暑假,家中有远赴北京读书的堂兄——潘梓年和潘荻,给潘汉年讲他们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五四运动”、“学生思潮”就是从这两人口中了解到的。

这让年幼的潘汉年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

只可惜,由于潘汉年的父亲潘萃华理财不当,不知节俭,每日花销太大,频繁出入茶楼酒肆,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掏空了家底,欠了一屁股的债,不仅养不活妻子儿女,家道还日渐中落,潘汉年的读书梦也就此破灭。

那时,潘汉年刚刚入中学一年左右。家庭情况的转变,让潘汉年不得不出去代课教书贴补家用,16岁的潘汉年经人介绍到宜兴县城著名的励进社小学任教。

在职期间,其抽空研读了《时事新报》、《民国日报》、《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时下十分跑火的报刊书籍,对文艺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1923年至1930年的7年时间里,潘汉年活跃在文艺界,撰写了多个领域的佳作,譬如教学领域的《打破小学教科书之我见》、《评小学教科书》、《致张东荪的信》;新诗领域的《不敢》、《可怕的路》、《怅惘》;杂文领域的《武人的枪》;纪事体小说领域的《避难日记》……

上述作品,在当时均刊登于报纸上,反响热烈,潘汉年倍感欣慰。

社会如同一盆肮脏污浊的水,人透过这盆水照自己的脸,如何能了解到真相?这时候就需要潘汉年这样的文人。

文人敢于直抒胸臆,内心的情感比谁都丰富,看的也比谁都透彻,更能一笔揭示痛点。

一面写作,一面结交有志之士,潘汉年在那几年得到了飞速的成长,并在中华书局陈铁庵(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员双重身份)的推荐下,成为了国民党,尔后又加入了工会组织。

1926年中华书局组织罢工斗争,潘汉年积极参与,取得胜利,众人一致对外抗敌的勇气与决心,给他埋下了踏上政治道路的种子。

文字与宣传,往往就隔着一层窗户纸,一戳就破,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国民党的种种恶行。

同年3月,潘汉年离开中华书局,加入创造社,与周全平、叶灵凤、柯仲平结下缘分,四人合力创办《All》和《幻洲》两本刊物,可是却惨遭查封,为了解救伙伴,潘汉年东奔西走吃尽苦头,屡屡碰壁。

国民党对于此等小老百姓的生死不闻不问,是中国济难会(中共领导的外围组织)伸出了援助之手,创造社的职员才能够幸免于难,刊目也得以继续经营。

此事之后,潘汉年脱离国民党,转为共产党员,与政治的羁绊愈加深厚。

1927年初,北伐军总政治部南昌分部急需宣传干部,负责人郭沫若、李一氓早就了解到潘汉年的文笔与口才,当即写了一封信,诚邀其一同共事。

在请示党组织后,潘汉年前往南昌,担任《革命军日报》总编辑,并于同年4月11日出差至上海。

不料,第二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武装政变,狐狸尾巴露了出来,潘汉年只得将所有行动转到地下进行,以防走漏风声。

1930年,左翼文化运动让中国文人界来了一次大整风,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此次运动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去评判现存的文学现象,强调对社会黑暗面的暴露和批判,一时间文艺界“百花齐放”,不痛不痒的浪漫主义文学已经不合时宜了,刺耳但有用的言论占据了主流。

5月中旬,潘汉年拜访鲁迅,征询先生对推动上海革命文化运动以及革命政治运动的意见。

受其影响,思虑再三后,潘汉年决定投笔从戎。

1931年至长征,潘汉年历任中央特科情报科长、中共江西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在中央红军动身转移时,已经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长。

能力越大责任越重,由于肚中学问多,巧舌如簧,潘汉年几次肩负谈判任务,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时,红军损失八千六百余人,如不是潘汉年说动陈济棠借道,也许真有可能被蒋介石杀了个干净。

再就是开头提到的几处贡献,虽然看起来普通,却总是具备力挽狂澜之效用。

长征结束了,红军笑到了最后,新中国成立了,穷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潘汉年也一直在为建设新上海而努力着。

但好景不长,晚年的潘汉年没有享过什么福,平白无故被人冤枉是“内奸”,锒铛入狱。

历经20年的牢狱之苦,其妻也饱受“特殊犯人”的身份折磨,两人于1977年、1979年先后离世……

活了71年,三分之一献给党,三分之一在狱中,三分之一是幸福且充实的青年时光。

尽管,历史和人民为其平反,给了最公正的答案,1982年潘汉年得以昭雪恢复名誉。

1983年4月,潘汉年及夫人董慧的骨灰从长沙迁移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放,供后人瞻仰,但那些在牢狱中虚度的日子,还是如烟雾般消散了,再也回不来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