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 | 黎晓亮:用手机记录这颗孤独星球

2019 年 11 月最后一个周末,摄影师黎晓亮的个展《北京公寓》在温州昊美术馆开幕。

开幕夜的艺术家导览,面对人群,黎晓亮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因为紧张而不安的走动、越来越小的解说声,还有不时的深呼吸和面对镜头的无措感,观众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位摄影师就是前段时间拍出现象级刷屏作品《名利场》的黎晓亮。

精确地捕捉住每一个明星的独特气质,从眼神的瞬息变化到面部的每一丝牵动,在几秒内呈现出电影级别的场景感和故事性,让这组作品在所有人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早在此之前,黎晓亮便早已是多本时尚大刊的合作摄影师,极具标示度的拍摄风格每次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商业摄影里,我会着重去挖掘拍摄对象身上的某一面,拍出符合大众想象的那些特质。但这些作品对我来说是给别人看的,只有创作项目是为了我自己拍摄的,虽然不一定能引起共鸣,但都是我真实想表达的东西。“黎晓亮如此评价自己的创作。

而这夜开幕的展览《北京公寓》包括了《北京公寓》和《孤独星球》两组作品。

在《北京公寓》中,黎晓亮聚焦时尚行业中外籍高薪模特作为群租公寓房客的个人生活。她们大多来自东欧或俄罗斯,由于签证时限和忙碌的商业活动,在北京短暂生活并离开。与工作肖像一同遗留在这个城市的,是她们在群租公寓中留下的生活痕迹——贴满剪报的墙壁、缺少螺丝而倒转的门牌号、散落内衣和眼影盘的床铺。

因为工作原因,黎晓亮的经常接触到这些外籍模特,因为某些契机发现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反差,因而萌生出了拍摄这组照片的想法。那些让许多人都能回忆起自己曾经生活重影的、充满生活痕迹的公寓,在模特们面对镜头的职业表现力下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反而更容易将人拉入同样的情境之中。

“许多人都觉得在这组作品中看到了生活的窘迫与忧郁的情绪。但其实这些外籍模特在跟我交流的过程中反而大多是积极的,她们跟我分享了很多在中国生活的有趣之处,我并不认为她们生活得不好。“黎晓亮如此解释画面中的“忧郁情绪”,“也许这只是大家看到作品后对内的一种反思,而我只是主观记录下这些生活画面而已。”

与此相似的,黎晓亮还拍摄过很多作品,例如拍摄世界各地墙面上车子造成的油画般的划痕,又或是此次在昊美术馆咖啡厅开启的为期一年的特别项目——《孤独星球》。

这个全部由 iPhone 拍摄的长期摄影项目自 2015 年启动,黎晓亮将方形的取景框对准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环境中低着头,沉浸于屏幕世界中的人们。

《孤独星球》在 2016 年 9 月出版的摄影样书获得了马格南主席马丁·帕尔( Martin Parr )评审的摄影样书优胜奖。在样书的序言中黎晓亮写道:“设计样书封面时,我正在看迈尔斯·戴维斯( Miles Davis )的传记,他那标志性的吹着小号的剪影让我突然觉得这个时代的人们也正在拥有着自己的经典动作:低头,注目。”

除去已收录在样书中的作品,美术馆咖啡厅还将呈现艺术家特定场域的互动性装置,邀请观众进入预先设置的镜头之中,形成无法停止的循环:个性消失了,人们的精神交往被公共透明的机械连接取代。在这个自我共振的孤立世界中,我们只能听到键盘的敲击声。

这组照片起源于黎晓亮用手机拍下的两张“沉迷手机”的路人,他发现这两张图片具备某种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成为了《孤独星球》的起点。手机如今和相机一样,成为了摄影师们手中的摄影工具之一,甚至于边界逐渐模糊,只剩下不同场景应用的选择。更强的即时性和机动性也让黎晓亮手中的手机成为创作这组作品的最佳工具。

“技术先去拓宽摄影的边界,摄影思维才会不断向前发展。“黎晓亮说,自己对摄影的爱好也起源于在大学接触的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相机不再受制于胶卷,而有了更多的试错和拍摄机会。

甚至在这次的摄影展中, iPhone 手机独有的 Live Photos 功能也让整个摄影展动了起来。在展览过程中,标有特殊的标记的作品可以使用 AR 技术解锁动态影像,让人、景、物在你的手机屏幕上动起来,感受一段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时尚、科技、艺术相结合,也在动静之间开启了观感的新历程。

艺术家简介

黎晓亮,摄影师。黎晓亮的影像创作工作主要包括摄影、动态影像、多媒介实践和议题性艺术项目。,其个人艺术项目作品曾受邀在不同机构和画廊展出。2015 年,黎晓亮摄影画册《 Lonely Planet 》在连州国际摄影节获马格南主席 Martin Parr 评审的摄影样书优胜;2016 年 6 月,《北京公寓 Peking Apartments 》获 Fine Art Photography Awards ;2018 年 9 月,黎晓亮受邀与法国摄影大师 Frank Horvat 在 Leica Galley 举办双人展 ( PHOTO Shanghai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