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年入冬以来降水量史上最多

昨日创2月历史最大日降水量;受强冷空气影响,至18日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维持优良级别。

新京报讯(记者 邓琦)昨日,北京迎来去年入冬以来第七场雪。全市普降中雪,局地大雪,相比预报的局地暴雪,下得小了一些。数据显示,去年入冬以来,北京地区平均降水量为37.5毫米,比常年同期(5.3毫米)偏多6倍,为1951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同期最多。

2月14日,景山山顶,一对情侣相拥欣赏雪景。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雨转雪时间比预报延迟3小时

13日夜间开始,北京迎来这个冬天的第七场雪。受冷空气和低层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13日夜间北京大部地区先出现中雨,昨晨逐渐转为雨夹雪。北京市气象局介绍,由于冷空气南压速度较预期缓慢,雨转雪的时间有所推迟。

降雨在13日21时由西部、北部沿山开始,14日2时影响到城区,6时后北部山区及沿山一带、平原的部分地区转雨夹雪。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介绍,北京由于前期温度较高,降雨持续了较长时间,雨转为雪的时间点比原先预报延迟了3个小时左右,所以降雪的量级相对也有所变化。

此前北京市气象台预报提示全市大雪,局地暴雪。随后昨晨预报改为,预计大部地区为中到大雪。昨日实况显示,全市普降中雪,局地大雪。

昨日创2月历史最大日降水量

北京市气象局数据显示,去年入冬以来,即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14日16时,北京地区平均降水量为37.5毫米,比常年同期(5.3毫米)偏多6倍,为1951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同期最多。2月以来北京降水量为27.0毫米(常年1毫米),也是历史同期最多。

昨日,代表北京天气的北京观象台日降水量为29.6毫米,创2月历史最大日降水量(原纪录29.3毫米,1959年2月25日)。

气象专家分析,今年降雪偏多,因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配合较好。降雪需要冷空气和暖湿气流配合,好比锅和米的关系,配齐了才能煮出米饭。往年冷空气相对活跃,但暖湿气流配合不好,往往是冷空气来刮一阵风就结束了。今年海上输送了充沛的暖湿气流,所以带来频繁降雪。目前看,降雪次数和冷空气活动周期比较吻合。另外,2月的北京逐渐回暖,水汽含量也大,比较容易出现降雪。

预报显示,本轮寒潮天气过程的下半场由北风做主角。一个寒风凛冽的周末到来,今明两天天空云量逐渐散去,刮起4级左右的北风,阵风可达6、7级,气温较前期大幅下降,白天最高气温0~2℃,夜间最低气温-7℃。

北京持续4天污染结束

受冷空气和降水影响,昨日北京地区空气质量转为优良,持续4天的中重度空气污染告一段落。

10日开始,北京地区开始新一轮空气污染过程。13日白天,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五级重度污染。13日夜间,雨雪刚刚登场,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比预计的差,13日夜间的空气质量依旧为4级中度污染水平。14日一早,在雨水清除下,空气质量改善至二级良。随后,污染物浓度进一步降低。16时,PM2.5小时浓度低于20微克/立方米。

预报显示,受强冷空气影响,至18日,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维持优良级别。

■ 相关新闻

寒潮将一路南下快速爆发

13日以来,随着强寒潮不断推进,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今冬以来最大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各地气温也将进入“大跳水”行列。14日上午,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暴雪预警。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14日表示,寒潮庞大的冷高压主体14日早晨还未完全进入我国,仍在积蓄能量。预计14-16日,寒潮将继续南下,快速爆发。

何立富说,目前寒潮已经影响到了东北、华北北部至陕西中部、甘肃中部一带。过去一天,受寒潮影响,甘肃中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西部等地出现强降温,降温幅度超过10℃,部分地区达到12~18℃。但寒潮庞大的冷高压主体14日早晨还未完全进入我国,仍然在积蓄能量。预计14-16日,寒潮将继续南下,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和东南部、黄淮中东部、江汉东部、江淮大部、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华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16℃。17日,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江南南部。

此次寒潮形成的主要成因是受中高纬度长波脊区偏北气流引导,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在中西伯利亚地区汇集,随着高空横槽转为竖槽直立,强冷空气将一路南下快速爆发。

何立富预计,14日至15日,江南北部及以北地区将出现降雪或雨转雪、雨夹雪天气。其中今天白天到夜间,内蒙古东南部、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山东北部、辽宁东部和西南部、吉林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河北东北部、辽宁东部、山东北部等局地有暴雪。东北地区东南部降雪有可能达到历史极值。

南方雨势同样强劲。未来两天,西南地区东部、江南中南部、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性天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