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温州?为什么是温州人?为什么这次全球都被温州震撼?

今天上午, 18辆满载次氯酸钠消毒剂及红黑枸杞、藜麦、蜂蜜等高原土特产品的货车风雨兼程3600公里抵达温州。他们来自温州对口支援城市——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带来了当地群众对温州的满满爱心和祝愿。

昨晚,圆通航空一架满载着越南、柬埔寨温籍华侨以及爱心企业捐赠防疫物资的波音737-300全货机降落在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这是全国首架防疫物资民间募捐货运跨国包机。

再之前,一张“温州政府包机免费运输捐赠物资”的截图在朋友圈刷屏,引来了无数人的点赞。但也有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截图上的联系人方式、微信二维码、物资运输地点等,无不与一家名为“欧俪德”的企业相关。2月11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了远在意大利的欧俪德集团董事长苏文义,了解到海外华侨华人同心战“疫”,350立方米的防疫物资将“包机”于2月13日从比利时直飞温州。

同样,在全球温州人关注家乡关注武汉病毒疫情纷纷为家乡献爱心助力 的同时,也有那么一批温州人,驰援前往武汉 ,在最危险的地方写就人生的价值。

为什么是温州?为什么是温州人?为什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亲自点赞?

“为能在温州生活而骄傲,为温州华侨点赞,温州永远是你们的家!”“千山万水,隔不断同胞情谊;亲人有难,再远也送来温暖。谢谢你们,生活在海外的家人!”“海内外温州人的拳拳爱心,为温州打赢防疫阻击战,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连日来,翻阅温州人的微信朋友圈,感谢海外华侨华人的各类信息不断刷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68万遍布全球海外温州人凝结成涌动爱心的网络,一个个暖心的瞬间,在全世界各个角落上演。

2月15日,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也充分肯定海内外侨胞连日来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并向捐赠的所有华侨、企业和个人表达敬意,向为此作出努力的各相关部门和同志们表示感谢!

温州人,无论身在何处,从未远离家国情怀!

有一种情怀:全球采买口罩

这个春节,无数在海外打拼的温籍侨胞纷纷响应倡议,自发加入家乡的抗“疫”之中,第一时间抢购防疫物资发往国内。

18000公里以外的巴西,30多万名华侨华人踊跃捐款,紧急采购450多万个各类医用口罩,11000多个护目镜和7500多套防护服。

新西兰华侨陈安生,第一时间组织新西兰13家侨社组成联合侨团,向国内疫区捐赠22万只医用口罩、10万只医用手套和4.5吨奶粉。

第一批2万个医用口罩,第二批10万双医用手套,第三批1万套防护服……泰国温州商会运来了一批又一批物资。

全世界的温州人,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争分夺秒,一切,只为与疫情赛跑。

有一种情怀:物资“人肉”背回

因为物资快递回国的手续非常繁琐,为了确保物资快一点,再快一点抵达温州,一群热心的“人肉英雄”诞生了。

一个人,103件行李,意大利华侨傅勇克一个人,从米兰带回当地侨胞捐赠的10万个口罩、2000多件防护服,他的托运单,被称为“史上最长托运单”。

9大箱防疫物资,领着4个孩子,远在阿联酋迪拜的弱女子周东伟,愣是跨国“人肉”带回。

15岁男孩赵珺延,毅然请战,独自从印尼背回15000个口罩,支援家乡……

全世界的温州人,千方百计、星夜驰援、咬牙坚持,一切,只为向家乡输送“粮草弹药”。

有一种情怀:跨国“硬核”包机

温州人,敢拼敢想,够“硬核”!受部分国际航线停航影响,海外侨胞向温州运送物资的路径越来越难。但是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他们的热忱和爱心。

2月14日下午,一架凝聚着海外温州人对家乡赤子之心的空客货机,从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起飞后,经过10个多小时的飞行,降落在温州龙湾机场。这架飞机上,满载着217万多件口罩、防护服、体温枪等医用防疫物资,货物总体积近400立方米。

这是中国第一条防疫“包机航线”,由温州有关部门通力组织协调,意大利、罗马尼亚、捷克、西班牙等国家90多个温籍侨团、企业及个人捐赠,运载着家乡的情结、爱意满满。

全世界的温州人,广辟渠道、携手克难、协作联动,一切,只为让捐赠物资及时快速运抵家乡。

有一种情怀:爱心仍在持续

截至目前,包括海外华侨在内,温州市本级已经接到各类物资捐赠300多万件。

300万件物资的背后,是无数海外侨胞对家乡的深情牵挂和焦灼热切的期盼。

爱在集结、爱在延续。此刻,海外温州人还在持续发力。

那一架架满载物资,从日出到日暮的航班;那一座座城里努力跑着接力棒的人们;那一个个可以隔离病毒却不隔离爱的口罩,正在诉说着,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在国人眼里,温州除了有钱,连头发都是空心的。说白了,就是说温州人善于钻营,投机经商,财富丰厚。但事实上,温州人真的是这样的么?在知乎上很有影响力的网民“饱醉豚”是这样认为的——

温州人并不特别经商,毕竟温州历史上并不以经商为主要行业。

温州曾经有一段时间文化兴盛。尤其是南宋,温州的进士数量从北宋的几十名增加到南宋的一千多名,是中国进士最多的地方,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南宋又是中国文化最繁荣的年代,所以如果从文化传承上讲,温州更应该是一个以文化发达而闻名的地区。

在清末到民国年间,浙江省流行这样一句话:“做生意靠宁波人,打官司靠绍兴人,读书靠温州人。” 当年的京师大学堂到北大早期,教员就有十几人是温州人,陈介石、陈怀、林损、章献猷、孙诒棫、许璇、林辛、章味三、伦明、周继善,龚寿康、高谊、林公任、黄公起、林涛等,温州人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的教员。

所以说温州人有经商传统,或者商业传承,在历史上是说不过去的。

温州人喜欢说“挣钱是因为以前穷怕了”。

历史上温州的天然环境远远不如宁波、杭嘉湖、上海、苏南、山东这些大平原,也不如大多数地区。属于中等,不算富,也不是很穷。

1949年后,温州沦为前线,温州沿海的洞头、北麂、一江山、大陈岛之类的岛屿很长时间都是国民党占领。即使大陈岛撤退后,温州依然被认为是国军反攻大陆的最好的登陆地点:三面环山,一面环海,只要炸掉三条公路,解放军援军好几天都进不了温州,而占据海军空军优势的国民党军就可以迅速把温州变成根据地——何况蒋介石的老家宁波就在附近。

所以温州成了中国最大的军分区,温州到处是民兵,洞头岛上有女民兵,团中央号召共青团员去大陈岛开荒,而那些大型工业项目,市政建设,国家却不投资建设,就是准备拿温州当战场的。一些学校也迁到了杭州和内地。

所以,温州就只能变得很穷。

温州人的经商精神,其实起源于1976年开始的走私。当然,也许1974年、1975年就开始了,只是还没成气候。走私都敢干了,还有什么生意不敢做?

温州的制造业,最先发达的是介于温州和瑞安之间的塘下、莘塍一带,以及乐清柳市的电器行业。当时有一句话:走遍全天下,不如莘塍塘下。而瑞安的棚下走私场(没错,就叫这个名字)——一条河被填平后,成为各种小商品的集合点。市场的繁华导致了瑞安商城的计划——一百多亩地皮的当时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1982年开始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刑事犯罪。柳市“八大王”事件,大批商人关闭生意隐藏,一片萧条。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根源是1982年的“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

温州要造机场,中央不批准,后来是地方先斩后奏,生米成熟饭。

温州要造铁路(这是孙中山建国大纲中的东方大港计划里一条重要铁路,只是晚了八十年),中央说政府不给钱,于是只好私人筹资,成了全国第一条私营铁路。——中间有很多南怀瑾的股份。

温州要航线,航空公司不开,于是王均瑶自己承包了一些航线,成立了均瑶包机公司。

开关厂地位低,董事长在镇里办不了事,于是乐清的开关厂就请一些退休的厅级干部当党委书记或办公室主任。这样才不至于被乡镇干部欺压。

总之,温州要创业,基本上没什么好机会,这中国所有的好机会都给了北上广深。

温州人的传统里,没有崇拜商人的习惯。

温州的各个宗祠,根本没有商人的地位。

温州有文天祥的祠,有东瓯王庙,有水心先生叶适的纪念馆。有刘伯温的祠堂。但是没有商人的祠堂。

温州人知道叶永烈是一个温州作家,但是不会去惦记叶永烈的父亲是一个民国年间拥有四家银行的金融大亨。

少数温州人也知道宋恕,但是没人惦记宋恕家曾拥有几千亩良田。

温州人惦记孙诒让,是因为他是学问家,是办了很多学堂的教育家,而不是因为他和张謇合伙开上海火轮公司,或者因为他兼任温州总商会会长——没错啊,孙诒让确实是商会会长。

即使是今天,温州商人的地位也不是很高。

在温州的民间文化里,即使现在,也不是很重商。很多商人指望下一代当个公务员,或者搞学问,而不是经商发大财。

有钱人会让孩子学才艺,出国留学,却很少从小教育他如何理财投资。

所以,即使是今天,到处是温州商人的时代,温州人也没觉得一个大商人算什么伟大人物。

所以,温州真的没有什么重商的文化基因。

温州人的团队精神。

首先,是温州独特的方言结构。温州的语言,粗分可以分为瓯语(温州话)、闽南话、蛮话和蛮讲以及乐清北部接近台州话的大荆话。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人说金乡话(戚继光军队在金乡卫留下来的,接近吴语,与温州话无法交流),蒲壮话,畲族畲客话等。

口音的区别度高,好处是熟人社会的极度发达。别人一听你口音,就打听你的社会关系网,每个温州人都在一张极其严密的关系网里,这就要求温州人必须谨慎经营自己在关系网中的人际关系、保持人情往来、树立良好的口碑和信用。

这种关系使温州人借钱融资更容易。乡亲合作也更有信用。因为一旦失信,你的整个声誉就在整个温州人网中垮掉,再东山再起就很难。因此温州人在借钱、合作之类的方面,信誉强于其他地区。

熟人社会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一个人有一种成功模式,其他人可以拷贝跟进,这样可以迅速占据一个垂直领域。比如全国开电器和气动配件店的,温州人就很多。当年的商标印刷也,打火机业,纽扣业,以及鞋业,都是典型的例子。一个领域大了,各种配套就齐全。比如鞋业大了,就有各种鞋料市场、鞋机市场、大批的鞋业工人,就有了规模竞争力。

温州人的熟人社会让温州人不容易背叛群体,一旦失去关系网的信任,就没有机会。

温州独特的语言文化,独特的熟人关系网,在对外方面有优势。比如你在某个城市的电器店买开关电器气动元件,如果店主是温州人,你直接跟他说温州话,二话不说他就会给你底价,不会坑你。因为温州人坑温州人,会被排挤出温州人在各地的合作圈子。

温州人的抱团精神,也许不符合某些人认为的“现代社会文明”。但是这是管用的。

所以新一代的温州人,大部分都离开了温州。有些上幼儿园就随父母搬迁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有些到了小学就去大城市读书,还有一些读书到大学毕业或出国留学,回到温州的并不多。那些迁居在大城市的温州商人,他们只能说来自温州的商人。他们的下一代,可能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上海人,根本连温州话都不会说。

良好的内部协作,是温州人最突出的品格,远甚于温州人自己概括的“敢为天下先”精神。温州人内部协作,往往借助于亲戚、好友、同乡等渠道形成的“强连带”的社会关系网络。利用这种强关系,温州人开办家族企业、家庭手工业,或者抱团外出务工、经商。北京“浙江村”和国外的“温州城”,大多就是这样形成的。温州人每到一地经商,都会建立温州商会,即使买房也形成“炒房团”。在此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既是传递流动信息的媒介,又是他们流动得以持续的机制。

可见,温州人通过宗族、结盟、宗教等渠道形成的强连带社会关系网络不仅仅出于 “表意型”的需要,它更多承担了“工具型”的社会功能。温州民营企业如此兴盛,绝不是偶然的;温州人在逆境中毫不退缩,也绝不是偶然的;家乡有难全力支援,这也绝不是偶然的。这一切都有深刻的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原因。

都说温州人特别能创业,

这没错,

但这不是最特别的;

最特别的是

温州人特别爱家乡

都说温州人特抱团,

这抱的就是爱家乡的团;

都说温州人爱面子,

这爱的就是家乡的面子

有人说温州好,

我们就觉得特别有面子,

有人说温州怎么怎么了,

我们就特别想争一口气回来。

温州是内外温州人的共同家园,

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回归家乡,

回报家乡,

是每一个温州人的夙愿!

编辑:刘玉洁

监制:席恺

来源:温州草根新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