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后人为什么要给武、潘后人道歉?要道歉也该姓黄的

因为《水浒传》一书,给一家人、一个姓带来了困扰,一个是武大郎家,一个是潘姓

武大郎的后人被永远认为祖上是一个卖烧饼的侏儒;而姓潘的永远受到潘金莲这个名字牵连而蒙羞。

而真实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又不是这样的,这让他们的后人很头疼,向谁说理去?

还好,《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后人还在,于是,和谐的一幕出现了:施耐庵的后人专程上门给武大郎家道歉(由于涉及现代人物隐私权,这里就不提人名了)。

施耐庵后人还给武大郎和潘金莲造像,并加以文字澄清,从施家的角度为两位受害者及其后人正名。从此,这段“恩怨”终于告上一个段落了。

然而,对历史小有兴趣的我,却始终难以解开心中的谜团:现实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就是《水浒传》中所说的吗?即便真是,罪魁祸首是施耐庵吗?为什么不找姓黄的?

原来,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根据相关县志和族谱记载: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原名武植,生活在明朝初年,且是永乐(朱棣年号)年间进士。从他的骨殖测算数据看,他至少有180cm高,这和《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形象简直天差地别。

武大郎的夫人也姓潘,但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潘金莲,而是知州的千金、一个大家闺秀。

武大郎被污蔑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个曾经资助过武大郎的人(名叫黄堂,清河县志记载姓王)因遭受灾祸投奔武大郎,武大郎为官清廉,为避嫌,他悄悄地为黄堂重建家园,没有告诉黄堂,黄堂就以为武大郎不理睬他,忘恩负义,就不辞而别。

回家路上,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黄堂一路散播武大郎的谣言,把武大郎说成了我们熟知的形象,这个故事就被传遍大江南北,最后传到了施耐庵的耳朵里,于是,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形象就被搬到了《水浒传》里。

表面看,这个故事似乎很合乎逻辑,但稍一推敲,就破绽百出。

1、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而武大郎是明初人,《水浒传》成书的时候武大郎或许才出生,他的形象怎么会被搬上比他还早的一部书里面呢?

但还是有让人纳闷的是:《水浒传》里面的武大郎为何偏偏也是清河县人呢?夫人也姓潘?难道施耐庵提前预知?

所以笔侠以为《水浒传》不排除后人修改的可能,修改者则出生在武大郎之后,按照这个逻辑,《水浒传》之前是没有武大郎这个角色的,是后来人加上去的,但这也不关施耐庵啥事啊?

2、进士是古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历朝历代都有进士榜单的记载(或有不全),但遍观永乐年间进士榜,没有武植的名字,甚至整个大明朝的榜单都找不到,这又如何印证上面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呢?

3、再来看传播谣言的这个始作俑者——黄堂,这个名字是否很奇怪呢?如果你用全拼打这个名字,还有另一个选项——荒唐,哈哈,是巧合还是别有所指呢?

还有一点:我非常佩服这个黄堂的谣言散播能力,凭一己之力,能让全国皆知,如果把他派到前线去散布敌国谣言,保管兵不血刃就能让敌国自行瓦解。

总结:综上所述,要道歉怎么也轮不着施耐庵的后人,就算按县志和族谱的记载,也应该由“姓黄的”(黄堂)或者姓王的来承担。

历史其实很有趣,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