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塔克拉玛干沙漠,寻踪消逝的黄沙古国

斑驳的古城,承载了千百年来许多关于西域的传说。外来人穿越万里来找寻他们,可在静默伫立的它们面前,这一切都只是匆匆过客。这一段塔克拉玛干深处的探秘行迹,很快就会被风沙掩埋,而这一串跨越千年的文明密码,将会一直被亲历者铭记。

为什么要进塔克拉玛干沙漠?

达利雅博依以西50km的沙漠里是游移不定的克里雅河的古河道,从春秋到东汉,这条古河流连接着龟兹(库车)和于阗(和田地区),是一条繁荣的丝路绿洲生命带,这里面有西域历史可考最早和中西文化融合最好的国度,他们在汉书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都有记载,这些国度的居民基本都是欧罗巴人种,是最早的克里雅河原住民,最早的克里雅人。

老男孩曾经研究过很多克里雅河流域的众多考古文献,对克里雅河游移导致文明迁徙这个观点认同,人不会凭空消失。我们不畏艰险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这些已经埋没在黄沙下的古城的目的,就是试图解开他们和达利雅博依现在居住的克里雅人的关系。

3000年前春秋时期桃子型的圆沙古城,据信是最早的克里雅人位于千年前克里雅河的末端,最接近龟兹国的地方,克里雅人最早的城市,纯粹2米多高的欧罗巴人种,考古认为是汉书记载的扜弥国的最早的国都,几次断水,几次复生,终究抗不过克里雅河退缩导致的环境毁灭,无法生存,这些人向哪里迁移?一定是有水的地方,去上游或者分叉支流有水的地方。

圆沙的东南面,是唐代玄奘西域记记载的曷劳落迦国,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喀拉墩古城,考古研究表明,他是一座东汉到唐末时期的城池。我们到达那里发现,尽管已经被黄沙覆盖,但他也是在古河道上,有着和圆沙一样的灌溉系统,不同的是他已经成了方形城池的规制,这在东汉年代西域归附中原的历史条件下,不足为奇。圆沙的一部分先民会不会向向东南迁徙到了这里?一部分学说认为,他是扜弥国在东汉时期的新都城-宁弥城,目前看是最站的住脚的,但有一点,喀拉墩也是克里雅河道上的古文明。

圆沙的南面,是汉到魏晋时期的罗马花园式城市-渠勒王城,罗马式花园的四重城结构,典型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果,他位于克里雅河的中游,年代比喀拉墩早,最接近圆沙的年代,人近水而居,河流减少,人往上游迁徙,第一站必是渠勒。这是一个人们知之甚少的古国,地处塔漠中心,复杂松软的面缸沙漠阻断了考古和猎奇之路,他静静的在这里沉睡了千年,还将一直沉睡下去。

渠勒的南面,就是喀拉沁古城,克里雅河在沙漠中的上游,西汉时代的圆城,地理位置靠近策勒县,城墙规制于所处的年代不符,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唯一出土的兵器金刚杵说明了疆藏两地的文化交流,也说明了险峻的昆仑山不是文化融合的屏障,克里雅古道这条通路历史悠久。

我们顺着克里雅古河道找到了春秋时期的圆沙古城,西汉的渠勒和喀拉沁,东汉到唐的喀拉墩,残存的遗迹少有战争的痕迹,和精绝古城一样,虽然陶片遍地但都有井然有序,这是自然环境不可逆的毁灭导致的逐水迁徙,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曾经依靠克里雅河生存和繁荣,但又因克里雅河的游移而消亡,黄沙千年,城破人散,新的克里雅人绿洲应运而生,克里雅文明一直在延续。

​我们好奇克里雅人的前生后世,试图通过到达那里,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真实的一切展现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并认识这个神秘的克里雅人族群。即使无法回答他们前世和今生的关系,但至少,大家知道了克里雅人,知道了那个神秘地方。

图文/老男孩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