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适度消毒 ——来自权威专家的解读

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都很重视对居家环境、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的消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科学消毒,甚至是在过度消毒,混淆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的界限,到处疯狂地喷洒消毒剂。过犹不及。这样盲目地大量且不正确地使用消毒剂,不仅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还会浪费防疫资源,产生安全问题,比如失火、贵重物品被腐蚀等,给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文/杨振洲 (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有害生物监控中心主任)

消毒工作按照被消毒场合来分,可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是指在曾经或已经存在传染病患者的场合进行消毒;预防性消毒是指还未出现患者,但为了防止疾病发生所作的消毒措施。两者在所用的药剂和作用的强度等方面有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不可生搬硬套。家庭消毒属于预防性消毒,如果按照疫源地消毒的方法进行,有害而无益。

一、家庭日常防疫防病消毒常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在这里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特殊而密切的接触,也存在着类似甚至相同的生活方式,不仅形成了同一家庭成员中体内的有益菌基本相同,也促进了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传播,也就有更多机会对病原体微生物共同暴露,容易出现聚集性病例。因此,掌握家庭日常防疫防病消毒常识是十分重要的。

家庭日常防疫防病消毒有其特殊性:首先,病原微生物种类不明。由于家庭人员外出接触面广,活动范围大,对来源明确的污染容易引起警惕,而对不明确的污染却因看不见而被疏忽,因此危险性就更大,给防疫防病消毒带来了一定困难。其次,消毒对象复杂。家庭环境面积虽不大,但涉及面却极广,既有空间,又有表面,金属、电器、布类、纸品、餐具样样皆有,这就给消毒带来了更高要求。还有就是对消毒剂的要求高。用于家庭防疫防病的消毒剂一定要具备对人低毒无害,作用时间短,对各种物品的损害较小,同时进入家庭的消毒药械价格也不能太贵。总体而言,家庭日常防疫防病消毒应遵循“科学精准、高效经济”的原则。

普通老百姓家里面,只要保持清洁,一般是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消毒措施的,除非是家庭中出现了有症状的病人,或者说有居家隔离观察的人员时,才需要采取消毒措施。而且,这些措施也只是针对厨房、厕所和门把手、水龙头、电器按键等经常接触、容易交叉感染的部位等重点区域,正确的做法是进行擦拭消毒就可以了,不宜用消毒剂到处

喷。

二、如何选择化学药物进行消毒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中提到,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那么,我们在家里、办公室里,应该怎样分门别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消毒呢?

上述几种对病毒有效的化学药物,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不同化学试剂对病毒的存活影响。这些化学试剂,在我们实际的消毒应用中,有些是绝对不能使用的,比如乙醚、氯仿,都属于危险品管控药品,而且是有易燃、可燃以及麻醉毒性的。即使是75%的酒精,在使用上,是绝对不能喷雾消毒的,家庭空气中酒精浓度超标会引起火灾和爆炸的情况,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对物品表面擦拭消毒,有些物品也可浸泡消毒,这一点很重要。

要预防新冠病毒,首先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显然是有意义的。不过,说到“消毒”,并不就意味着一定要用到消毒剂。最常用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就是通风换气,清洁清新家中空气,定时开放门窗通风换气,这样,即使是有病原菌存在,通风可降低室内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的密度,在室外,稀释后的病原菌也存活不久,很快死亡。冬季气候寒冷,室温低,通常每日应通风换气2次,每次20-30分钟。这里需要注意,在疫情期间,开窗通风前也要知道楼上楼下,左邻右舍有没有疑似家户,在不清楚的情况下,开窗有风险,通风需谨慎。

如果房间里安装有中央空调或新风系统,除定时换气外,最好在风筒或空调器内加入紫外线消毒灯管,使空气经过时被消毒,以达到净化目的。若不具备加装条件,可以另外进行紫外线照射。人不在房间时,可采用普通石英紫外线灯或高臭氧紫外线灯直接照射,一般用大于等于70微瓦/平方厘米(1米处)紫外灯照射25-30分钟。人在房间时,可用低臭氧紫外线灯向天花板方向照射。

一些空气净化器有紫外线消毒功能,也可以一并启动。有负离子发生器的,也可开启,通过本身形成的电场,吸附空气中被感应带电的尘粒和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颗粒,从而达到空气清新净化的作用。但要注意经常清洁空气滤网、滤芯。

三、特别需要注意消毒的几个地方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显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即粪口传播)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

一般条件下预防室内气溶胶感染,关键还是在通风量要大,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后,感染风险就很低了。卫生间、电梯间通风较差,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洗手盆和地漏要检查水封效果。乘用电梯时,一定要戴口罩、与他人隔开距离,触摸按键后要勤洗手。

具体而言,洗涤槽、洗脸池、下水道、马桶等最容易受到污染,但困难的是消毒剂并不能连续持久地降低病原微生物污染。因此,这些地方只要用开水和洗涤剂进行经常彻底的擦拭,在适当的地方定期用一些消毒剂,减少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有机物、特别是带油脂的污物的积聚,即能持久地降低污染程度。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抽水马桶里存在的细菌数在100万至10亿个,其中包括冲洗产生的100-1000个细菌气溶胶,其颗粒大小可以吸入,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气溶胶颗粒沉积于厕所各种物品表面。研究发现,抽水马桶白天的细菌量并不升高而是降低。这说明经常冲洗厕所是降低污染的一个有效方法。合理的做法是用含有消毒剂的小囊或消毒块,放入抽水马桶冲洗边缘,消毒剂可随冲洗释入其中。含三氯异氰尿酸的固体块挂在抽水马桶水箱内边缘,每冲洗一次水中有效氯含量约4毫克/升,一块药物有效使用期约6周(或550-600次冲洗)。

四、家用物品、衣物等该怎样消毒?

家庭中桌、凳、床等物品表面的消毒,一般以清洁消毒法为主,保持无尘埃为准,清水擦拭每天1-2次。在有可能被污染的情况下才用消毒剂(例如:250ppm碘伏、2%戊二醛、500ppm有效氯消毒液、75%乙醇等)进行擦拭。也可用高效手提式紫外线灯每天1次定期照射进行消毒,每次每单位面积照射5-10秒即可。

衣服、被褥及其他纺织品的消毒,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洗涤。床单、被单、衣服、窗帘等一切能洗涤的纺织物,可在65℃时,用碱性肥皂溶液洗涤10分钟,即可达到清洁和消毒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用热水和洗涤剂进行机器洗涤后再彻底干燥,足以使衣物达到常规除污染。再有就是洗净后要在阳光下曝晒6小时,充分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床垫、枕芯、毛毯、棉被等较厚的纺织品。

一些小件的纺织物,如毛巾、浴巾、桌布等,可采用煮沸消毒方法。目前已知新冠病毒对热敏感,当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即可有效灭活。有人建议使用微波炉来加热消毒,消毒用的微波,国际规定2450±50、915±25兆赫为专用频率,频率高、升温快,消杀作用强、时间短,除致热效应外,还能使病原微生物受到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使其分子、原子、离子及电子分布和运动发生改变,因而失去活性。用微波消毒,一定要物品含有水分,要注意控制好时长和频度,若延长至10分钟(一般8分钟后温度即达100℃),纺织品一般不推荐微波作为常用消毒方法,特殊情况下才使用。对于耐温耐热物品,比如餐具、茶具等,用煮沸消毒、微波消毒或利用家用压力锅进行蒸汽消毒,都可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