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不负这身白衣

  与时间赛跑,必须火速开出新的隔离病区;接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脚下的步子也跟着小跑起来;从死神手中抢人……这是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副院长周静给人的第一印象。

与时间赛跑,必须火速开出新的隔离病区;接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脚下的步子也跟着小跑起来;从死神手中抢人……这是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副院长周静给人的第一印象。

每天开一个病区

“爸妈,我不回来过年了。麻烦您二老帮我照顾好儿子。”1月24日(大年三十),周静决定不再离开医院,她打电话给父母简单交代了几句,便投入到战“疫”中。

每天接打100多个电话协调调度全院医疗工作,“赶紧、火速、紧急……”这是周静每天电话中频率最高的几个词语。

开设隔离病区就意味着,要把所有以前住在病房的常规病人转走,要把普通病房改造为有缓冲间的隔离病房,还要招募、调度志愿投入防疫工作的医护人员并合理安排。

周静心里开始盘算:全院有相关传染病诊疗经验的专科医护人员(感染科和呼吸科)不到50名,每开一个病区就需要最少6名医生、十四五名护士,才能实现三班倒。同时,还要做大量的培训使其他专科的医护人员可以投入战斗。在硬件设施及物质配备上,每个新病区都需要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等。医院没有那么多相关设备,全部需要购买。周静还面临最大的困难:医护人员的“盔甲”隔离服等防护用品,极其短缺。这一系列难题都摆在面前。

在周静的带领下,他们创造了每天开一个病区的奇迹。从正月初一到初十,周静带领团队共开设了10个新病区。各类人员已经用到了极致,有些许相关经验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都上了一线,最后一个病区由中医康复的医生和手术室的护士组成。

坚持查房稳定军心

为了缓解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恐慌情绪,周静决定坚持每周到隔离病房一线指导工作。她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面前立下军令状:“除了日常工作外,我一定坚持每周进隔离病区里面查房两次。”

周静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如果我们都退缩了,患者怎么办?只有自己冲在最前面,医护人员才有信心有决心跟着我一起向前冲。”她的行动感染了医院的员工。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都是气管插管的病人,病人气道分泌物多,插管后气道大开,气溶胶极易散布到空气中,是传染风险最高的地方。不幸的是,和周静一起奋战在一线的亲密战友重症监护室主任袁某被感染住院,10天后病情加重被转往胸科医院。一线的医务人员十分痛心,也忐忑不安。为稳定军心,周静穿上了三级防护服,经常去传染风险最高的重症监护病房查房,和医护人员一起给病人翻身做俯卧位呼吸。她对ICU的医护人员说:“大家不要怕,我们并肩作战,这次疫情反击战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下沉社区将排查关口前移

医院人员已经非常紧缺,社区筛查工作依然艰巨,需要医生到隔离点去判断哪些病人需要被隔离治疗。

周静定期下沉到社区支援隔离点,通过问诊、查阅血常规和肺部CT,筛选社区发热病人入住隔离点,并每天在隔离点查房、判断病情,将病情加重的病人转入定点医院,将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轻症病人转入方舱。

2003年SARS,周静21岁,正值桃李年华。周静说,当年2月,她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实习,和带教老师一起接诊了深圳第一例SARS患者,成为深圳最早面对SARS的医务工作者。“疫情面前,必须逆流而行,才能不负韶华,不负这身白衣。”

【编辑:田博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