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此一举”,全国“舒一口气”

疫情期间,地方政府压力山大,很多人都在连续作战。这个时候,多对接一个部门、多开辟一条通道,就是主动给自己“揽一堆事儿”。

这两天,上海的一个硬核举动在网上“火”了——在境外疫情急剧扩散的情况下,上海提出,除了对重点地区(国家)的旅客自入沪之日起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外,对经上海转道去其他省市、入境检查未见异常的人员,采用专门车辆、专用通道,送至航站楼和火车站,同时将信息告知目的地政府。

疫情期间,地方政府压力山大,很多人都在连续作战。这个时候,多对接一个部门、多开辟一条通道,就是主动给自己“揽一堆事儿”。上海为什么要在管控好本地疫情的情况下“多此一举”?这个事值得说道说道。

开放的上海不“关门”

谈到疫情输入风险,就不得不说说城市的开放度和口岸。这方面,上海是全国绝对的NO1。拥有5个旅检监管现场、7个货轮停靠口岸、疫情发生前日均监管进出境人员达13万人次,上海世界级枢纽和特大型口岸的地位一目了然。更直观地说,单单一个浦东国际机场2019年的出入境旅客量,就接近首都国际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之和。

这些数字诠释了,为什么“开放是上海的城市品格”。中央要求上海强化的“四大功能”里,“开放枢纽门户”赫然在列。

如此大的进出境客流,自然给上海的“外防输入”带来了极大压力。严峻考验面前,有一些希望上海“关门”“封城”的声音出现。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一个将开放作为最大特色的城市来说,“关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也不会是一个管用的方法。

无论是配置全球资源,还是集聚中外英才。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这些要求都决定了,上海不能简单选择“一关了之”。有一句话说得好:“环球同此凉热”。危机时刻,也是中国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的时刻,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应该顶在前面。

既要守牢关口、做好疫情防控,又要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上海的“两手抓”考卷难度系数,要比很多地方要高一些。

守好门、把好关的精细化管理“底色”

既要“不关门”,更要“守好门”。或者说,“守好门”是“不关门”的前提。在狡猾的病毒面前,上海怎样打好“口岸防控战”?

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专设“口岸与交通组”、由海关对所有出入境人员实行“三查三排一转运”、相关政府部门和志愿者做好分流和安置工作。整个过程,除了安全有序高效,也要讲究“待客”的礼数——这样一张入境人员流程表,底色是上海一以贯之的“精细化管理”。

老实说,和国内居民比,外籍人员相对“不好管”。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服务、管理外国人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意大利小伙孔健(左二)正在为居民测量体温。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比如,为了更好地向外国人传递疫情信息,减少这个群体的焦虑,从2月1日起,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就在官方网站推出中、英、法、日、韩五种语言的疫情专栏。上海12345市民热线也提供了7种语言的咨询服务,包括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率先将“随申码”的申领服务开放至外籍人士,全市的社区开通外籍人士口罩预约登记功能等一系列举措。通过“寓管理于服务”,很多外籍人士感受到了上海的友好和温度。

需要强调的是,上海的一系列措施并非为外国人“开绿灯”。在上海,执起法来,谁也不能例外。近日,由于不戴口罩、无视检疫人员要求检测体温,还将电控门拉坏,上海宝山区一名外籍男子被警方行政拘留。上海市政府表示,对所有入境人员的管理坚持一视同仁,严格入口管理、落地管理和场所管理。

“全国的上海”有担当:“查出一例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在口岸筑牢防线,是为入境旅客负责,为上海市民负责,也有利于国内其他地方做好“外防输入”工作。从这个角度看,上海的“多此一举”,确实是“担当之举”。

其实,这种有担当的活儿,上海干过不少。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累计派出了9批1600多名医务人员;上海的企业在全国第一批研制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迄今为止向全国各地提供了360多万人份,部分还出口海外;上海的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复工率近100%,维护了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就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动里。

再说到此次的“口岸防疫战”,上海把好第一道关口、抓好每一个流程,无疑为兄弟省市的协同“战”疫减轻了压力,也让他们得以“舒一口气”。“上海口岸每查出一例,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上海市领导的这句话,体现了上海的大局观和责任感。

在上海话里,有一句颇能体现海派文化精髓的用语——“拎得清”。防控疫情输入风险当前,全国看上海,上海怎么做?这些“拎得清”的举措,正是上海这座魔都的“魔力”所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