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头走出水泡,武昌区校医组团守护康复驿站

他们是校医,可是当需要时,他们又化身为康复中心的护士,义无反顾地走上抗疫前线。楚天都市报记者今日了解到,在湖北大学康复驿站,有一支11人的医护小队,全部来自武昌区各个学校。

楚天都市报3月9日讯(记者张裕 通讯员王琼)他们是校医,可是当需要时,他们又化身为康复中心的护士,义无反顾地走上抗疫前线。楚天都市报记者今日了解到,在湖北大学康复驿站,有一支11人的医护小队,全部来自武昌区各个学校。

武昌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钟华介绍,“得知康复驿站需要专业医护,武昌区教育系统内拥有护士和医生资格证的校医们纷纷‘请战’,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医护小队的组建工作。”

护目镜里全是水,脚趾头都走肿了

潘雅琴是武昌区蒙世学堂幼儿园的校医。2月28日,是她第一次踏入康复驿站工作。她所负责的楼栋一共有238名康复患者。早上八点开始, 潘雅琴挨个给每名康复患者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

每次进入工作区,她都要穿一层防护服、一层隔离服,然后带上护目镜和手套。等她体温测完,护目镜里竟然有水珠子荡来荡去,潘雅琴笑着感叹,护目镜里面都可以游泳了。由于护目镜里全是水,潘雅琴看不清路,每次下楼,都只能扶着楼梯慢慢走。

早上吃一碗热干面,工作一上午,不敢喝水不敢去厕所。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潘雅琴告诉记者:“没什么胃口,每天基本上没准点吃过饭。”

从工作区出来后进入宿舍,潘雅琴还要进行药物统计,帮康复患者拿快递,还有家人送过来的生活用品。工作至今,潘雅琴的脚已经起了水泡,两只脚小脚趾和大脚趾都肿了。她告诉记者:“每天不停地走来走去,上下七层楼,光是测完体温和血氧,就需要接近4个小时。”

“暖男”乐陪患者聊天,疏导心理问题

胡磊来自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是这只医护小队中唯一的男性。他除了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外,还是康复患者公认的“暖男”,大家都喜欢和他聊天。

有一天傍晚7点,有一名康复患者主动找到胡磊,原来这名康复患者的爱人也被隔离了。以往她每天要跟爱人聊天缓解压力,如今爱人隔离后通话也不方便,于是胡磊成了她的倾诉对象。

从晚上7点,胡磊一直做一名耐心的听众直到晚上8点半。胡磊告诉记者:“大家身体已经基本痊愈了,但是许多康复患者心理十分的焦虑,特别是有四五名康复患者,表现严重。”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武昌区教育局特意准备了“1+10”大礼包送给康复患者,里面有魔方、有收音机还有指甲刀。胡磊说到:“我们正在举行魔方大赛,看谁最先把魔方还原,许多人还把玩魔方的过程拍成视频,互相交流心得。”

帮小学生背桌子,她从一楼爬到七楼

马丽芳来自武昌紫阳湖幼儿园,由于最近经常上夜班,黑眼圈很明显。

从隔离区出来,她需要用四十分钟脱下整套装备。她告诉记者:“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要从头到夏一层层地慢慢卷着把衣服脱下来,特别是手套必须连着隔离服一起脱下来,不能有二次污染。”

浑身都湿透了,但是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她首先忙着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这个月15日,是她儿子十岁的生日,但是马丽芳不能陪在儿子身边。

马丽芳所负责楼栋有一名特殊的康复患者,是一名小学生。马丽芳竟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帮他把一张学习桌,从一楼背到了七楼。“看着他,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老公下沉社区做服务,我在这边忙着护理,儿子只能由老人帮忙带着。在进入幼儿园工作之前,我曾在医院做过九年的护士,面对这次疫情,每个学医的人都有着使命感,所以当需要时,我毫不犹豫的就报名了。”她说。

记者了解到,武昌区教育局负责湖北大学康复驿站医护组的工作。

从筹建开始,该区教育系统的11名校医和9名党员干部就积极参与。由副局长干毅任医务组组长。

干毅说:“踏上‘战疫’岗位的11位校医,很多都是80后,每天工作超过9小时,非常的辛苦,但是大家不怕苦,不叫累,显示了年轻人的担当。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用心、用情地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让患者能安心、静心、开心地度过观察期,和家人团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