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的十大功德

很多人都喜欢听佛教音乐,曲调悠扬,意境幽远,现代流行歌曲中也有加入了佛教音乐的成分,比如王菲演唱的《心经》就很受大众欢迎。这也说明佛教音乐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佛教音乐最早来自西域胡人或直接由天竺僧人传授的梵呗。随着佛教的盛行,早期传入内地的佛教音乐与中原地区的语言和音乐传统不能完全适应。梁僧人慧皎认为:“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以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促,若以汉语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词长。”这样,当时的僧侣们采用民间乐曲或宫廷乐曲,改编传入的佛曲或自创新曲。中国佛教音乐不断的发展,一方面是吸收传入的佛曲;一方面不断创造、补充新的佛曲。

佛教音乐之所以传入中国后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是因为儒家的传统重视音乐,二是因为佛教自身的需要。佛经中有记载说明,佛乐为礼佛歌赞之需。《百缘经》载:“佛微笑,语阿难言,诸人等由伎乐供养佛,未来业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中最快乐。”佛受乐,全为了众生不堕恶道,《分别善恶报应经》中又列举了妙音乐供养佛塔可得十种功德:一、身相庄严。二、见者欢喜。三、音声微妙。四、言辞和顺。五、肢体适悅。六、远离瞋恚。七、庆喜多闻。八、崇费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宣扬法理之需亦是佛乐的一个作用。

佛经中有“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佛乐亦可起开导众生之作用。在八戒之中“歌舞视听戒”又是缘何产生的呢,既然佛教音乐有这么大的作用?其实,佛教反对的是一种世俗音乐。《大阿含经》中说梵声有五种清净: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并以此区分世俗音乐和纯正的佛教音乐,佛教音乐经过长期发展和汉民族音乐传统融合,形成了“悠、虚、淡、静”的风格特征,它的发展是和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分不开的。

南北朝时,在中原佛寺中流行的梵呗声腔有三种:

(1)三国时的曹植,相传创造了最早的梵呗。他制成通山呗四十二契,有人称曹植开了佛曲汉化的先河。

(2)南朝的齐竟陵王萧子良,在裁定梁朝雅乐时,把叙述佛法的乐曲定为正乐,他招致名僧讲佛法创梵呗新声。梁武帝萧衍是虔诚的佛教徒,制作过《善哉》、《天道》十篇歌词配佛曲演唱,这时的梵呗新声,有清商乐中“江南吴歌”之特色。

(3)当时还有一种流行西部的梵呗新声西凉州呗。

这三种梵呗声腔已经具有了不同于初入中国的佛教音乐的特色。到了北魏时,佛教更为兴盛,《洛阳伽蓝记》中就有不少关于当时寺庙乐舞之盛况。隋朝宫廷设“七部乐”和“九部乐”。其中,西凉乐有舞曲《于阗佛曲〉天竺乐中有舞曲《天曲》,《天曲》也是佛曲。“九部乐”后为唐代沿用,至唐太宗时加高昌乐为“十部乐”。值得一提的还有隋代为佛教法会而制的法曲,法曲为中原传统音乐,吸收了佛曲的一些特点。到了唐代,可以说是佛教音乐最为兴盛的时代。佛教音乐继承吸收外来乐曲、民间乐曲、在唐代,佛教音乐已基本上形成了它自身的风格。

从梁武帝萧衍时起,佛教音乐就开始宫廷化,自此佛教音乐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至唐代佛教乐曲已经颇为成熟,基本上完成了汉化的过程,唐长庆年间俗讲师文叙,用乐曲来演唱变文,有人记载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可见这些乐曲的受欢迎程度。佛教乐曲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寺院,这样一些艺僧成为此中高手。相传唐德宗时的段本善就是当时的佼佼者。一次号称宫中第一手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在演出时得识段本善,并被段本善的技艺所折服,并拜他为师。这一方面说明当时的艺僧在演奏技艺上的修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唐代佛教音乐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到了北宋时,原本设于寺院里的戏场转移到瓦肆构兰。但寺院里仍然举行一些音乐活动佛教音乐仍然以各种形式继承发展。但是在唐以前,搜集传播民间音乐的工作,主要掌握于官府艺人之手,至北宋发生了一个很大变化,主要掌握于民间艺人手里。这样寺院保持的佛教乐曲大多还保持了唐风。

佛教音乐因为演奏难度大,所以历来由师徒口耳相授,各地的寺庙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早在唐代,南方佛教音乐“唯以纤婉为工北方“皆用高深为盛”,至于后来,风格差异更大:北京智化寺的京音乐、潮油庙堂音乐、福建南音、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都各具特色,佛教音乐以其“悠、虚、淡、静”之风格对人起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佛教艺术中一批宝贵的财富。

来源:百家号@普通人看世界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留言告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请您将此文法布施给朋友,法布施的越多,功德越大,自利利他,让更多人也种下善根,你也会获得无量功德!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

弘扬佛法

传递正能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