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企互动焕发促毕业生就业势能

社会各界只要携手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也应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终究会战胜困难、找到工作。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较上年增加40万人,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就业形势似乎“雪上加霜”。(3月9日 《中国青年报》)

稳就业是近三年来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计大幅下降,劳动力市场需求亦将相应“减少”,给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蒙上阴影。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

就工作单位性质而言,企业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发起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2011年之后,企业占比均在75%以上,超过四分之三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民营企业更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单位类型。从去年毕业生去向看,国内外升学的比例为30.2%,在剩下选择就业的学生当中,各类型单位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学校,前两位相加已逾六成。

促毕业生就业是民生号令。作为吸纳毕业生的关键部位,在全社会共抗疫情、努力发展经济期间,民营和国有企业理当担起社会责任,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把加大力度招收高校毕业生作为落实稳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释放对高校毕业生的善意,为“稳就业”作出贡献。

但从实际趋势看,经此一“疫”,企业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中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为鼓励民营企业早日开工、扩大就业,连日来各地政府制定了减费降税、提供贷款等方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资金“减负”,但长远谋之,政企间亟待更多互动,政府还需夯实后劲、善尽本分,采取更多针对企业的政策措施,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援企稳岗返还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纳职工五险一金的企业,允许延期至疫情解除后补办补缴,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

高校毕业生既是今天的求职者,也将是未来的生产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也应“起而行之”,充分利用在家时间,一方面努力通过网络找寻工作,关注企业的招聘信息和政府颁布的就业政策,保持与学校及院系就业指导老师的联系和沟通,应对当前就业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坚持学习、提升能力,在线学习有关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此次疫情只是在短期内产生不利影响,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社会各界只要携手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也应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终究会战胜困难、找到工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