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伟:疫情过后,商业地产将迎一波人来疯

3月进入中旬,疫情貌似开始进入关门打狗的降维阶段。

于是,舆论和坊间对“后疫情时代”的算命多了起来,大致各表一枝。

看多者的理由在于五个字:报复性消费,不管是住宅还是商业;

看空者的立场也不无道理:商家都被疫情拖垮了,关门大吉。

但,因为是未来,所以任何一种立场都属于可能性,权且做“设X推理”。

今天,聚焦商业地产,或者说线下的实体商业。

一、“如果可以出门了,今天你还网购吗?”

在疫情来临之前,关于实体商业的观点几乎是一边倒地看衰,理由人人可以说上一句:被电商所杀。

本次疫情期间,电商一如既往地给力,甚至比2003年的SARS期间还要给力,因为当年只是替代了购物需求,今年因为全民宅家的硬性规定,电商已经解决了“在家买菜”的开门七件事。

电商已经像海洋一样,越来越挤占有限的陆地面积,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它。

但是,在一个全新的条件假设里,这事还有商榷:

【如果某天解封,久违户外的你,还能淡定地宅家买遍世界吗?】

这不是一个可行性命题,而是一个意愿调查。

因为全民宅家的关系,大到国民经济小到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都遭遇了长时间的压制,如果在3月或4月的某天,被解封的城市,是不是会催生是一种报复性外出呢?

而就像“吃火锅没川崎怎么行”?!

同理可证:“报复性外出没报复性消费怎么行”?!

这或许就是本文标题所列的“可能性”。

为什么是可能性?

因为是在本次疫情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的可能——

一方面之前从未有过这么长时间的、硬性的、全员的、宅家的条件叠加设置,消费者群体的呼之欲出不管多大,但需求必定是成立的;

另一方面,可能给实体商业输送的可观人气,问题是站在商家的立场上,中小散户已经被这两个月的停摆给彻底拖垮了,即人来了&店没了。

二、口红现象与绝望消费

需(ren)求(qi)肯定是存在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需(ren)求(qi)究竟会有多猛?

多数看空派的立场,其实是基于经济的整体观象,即宏观面不振,自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道理无可指摘。

反方的理由就四个字:口红现象,即经济下行的时候,女性出于求职需要的自我美化,反而从“扮靓”的非刚需属性,上升为“找工作”的刚需。

结合本次疫情,消费的主力队员女性,在家憋了那么久,会淡定地舍弃“阳光、新衣服、路人的目光”?!

即使日常生活已经完全依赖网络,但在这个特殊的集中释放期,“走出去”是一种释放,甚至不管是不是口红现象。

讲到报复性消费,几年前有个困惑:为什么房价那么高,饭店里天天爆满,他们不要存钱买房的吗?

答案或许也就是四个字:绝望消费。

一方面,和动辄几万的上海房价相比,吃点喝点的小几百,根本无异于九牛一毛;

另一方面,要靠每月有限次数的吃喝,几时才能攒够一个平方(的单价)啊?!

于是,即使在实体惨淡的这几年,餐饮大都还能“各领风骚三五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毕竟吃饭背后的社交,还是网络不能替代的体验经济。

不知道,今年春节开始的“云聚餐”体验感如何?

反正,等到可以出门聚会了,这片“云”那片“云”估计也就降落凡尘化作泥。

今年春节的全民宅家,受伤害的行业重灾区,必有餐饮一个份额。

君不见西贝、海底捞等大佬都在叫嚣“只能再熬几个月”;

君不见肯德基、绿波廊等品牌都开始“用外卖代替复工”。

民以食为天。

相信疫后的日子,不管买不买得起房子、车子,

所有和“吃”有关的业态,都将在第一时间被激活。

虽然我们叫嚣着“来日并不方长”,绝望消费反而会让商业收益在房地产之前。

毕竟,(和买房相比),日常消费的绝望成本完全不同。

三、商业地产用什么来应对这来之不易

(一)时长也就一两个月。

必须要明确要辨析,疫情解封之后的这一波人气,数量可能是可期的,但时长一定是有限的,它是基于“两个月被人为宅家封闭”之后的报复性外出,不代表实体商业地产就此反转。

所以,对商业地产而言是一个双刃剑:因为这部分人气是报复性的,可能有“人气溢价”,但时长是有限的,就看如何在有效期内稳定和HOLD住这部分人流?

(二)分批分业态复苏。

从业态来看,至少敢说一句话:疫后重生的日子,“云”会陨落一段日子。

虽然也承认线上外卖的口感的确可以做到系出同门,但吃饭、喝茶、咖啡乃至餐饮主导的业态,还有很重要的一个诉求:不光是吃什么,还有“和谁一起吃”?!

所以,从业态的复苏顺序来看:泛餐饮、美容美发、健身、亲子(包括教育和游艺)、户外运动甚至房产中介,都将会是第一顺位的,毕竟“云”在体验感上,无法满足真人、社交、围观、沟通等场景再造;

接下来,会有部分“被波及业态”作为第二顺位复苏,即传统的购买型消费,包括服装、化妆品等满足“可以逛”的非目的性消费业态:一方面是因为“走出去”的欲望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业态和餐饮、美容美发、亲子等,在同一商场或MALL中为邻,自然就有了被辐射利好,有了“走着走着就到了”的波及效应;

至于还具有“聚众+密闭”警示标签的诸如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可能是这波复苏中最阳光普照的迟钝业态,因为即使解封,消费者还是屯于安全忌惮,所以会对这些“必须集中不透风”的业态抱着“再等等看”的心态,所以这轮疫情中最受伤之一的院线和娱乐场所,即使在复苏方面也属于——赶了个晚集。

(三)应对就是营销。

有限的时间、大量的人流,虽然解封但还是心有余悸,这是消费者的反射弧。

商家在应对方面,可能除了继续的检测、消毒、(尽可能)通风等常效手段之外,具体还要看各家的招数——之所以说是招数,也就是说“消除了消费者的忌惮就等于一波成功的营销”——

比如,餐饮是不是可以设置和开启透明厨房?

比如,增加整体消毒的频次?

比如,是不是可以添置一次性椅套?

比如,是否可以随身附赠自助式卫生消毒包?

上一段落之所以说电影院和KTV等娱乐场会“最后受益”,也是因为这些场景存在着刚性的消毒软肋和盲区所致,总不能要求电影院“一排只卖一张票”吧?!

当然,这是笑话。

复工之后的商业市场,能活下来的要么是老板现金流充足,要么是业态自身“还是能和网络电商拼一把体验感”,相信在应对解封之后的生意这件事,各家都有自己的相应措施,否则看着熙熙攘攘却不进门,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了。

本次疫情,可能对整体国民在个人卫生和防护方面是一次深刻的实景教育,可能导致很大一部分人从此在商业消费方面的苛求更上一层楼,即消费环境的安全,这也对品牌和商家提出更高的课题,就看各位如何“化自证为营销”,那倒真应了那句话——变坏事为好事。

祝各位商家好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