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战役的产业素描

疫情让远程在线办公成为宠儿

疫情让远程在线办公成为宠儿

每年春节假期是视频平台业务增长的关键点,疫情使其更火热

在线教育

疫情前,在线教育行业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解决了在线教育公司获客成本高企的问题。此次疫情等于给全民普及了一次在线教育理念,把整个行业的发展时间线提前了2-3年。但同时也使在线教育的竞争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未来3-6个月内,巨头们将划定势力范围,中小机构将面临巨大风险。

在线办公

疫情让远程在线办公成为宠儿,有近200万的企业组织、近1亿人使用钉钉软件。疫情对于中国企业用户接受远程办公和工作方式改进,是一个催化剂。但该行业参与者正在面临应对高并发流量,以及如何在疫情过后,持续保持客户黏性的挑战。

生鲜电商

此前,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盈利,4%持平,7%巨额亏损,88%亏损。疫情让生鲜电商迎来井喷。饿了么在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外卖的买菜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商超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盒马鲜生在广州、深圳、成都等地订货量达到平时的5~10倍;每日优鲜除夕至正月初四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订单量激增让不少生鲜平台多次出现“暂不销售”、“售完”等状态,配送效率也因人力、运输等方面的影响滞后。

健康家电业

疫情培养起国人健康家电消费意识,洗手机、除菌拖把、除菌洗碗机等新兴品类获得较快发展。此外,传统除菌洗衣机、消毒柜、空气净化器依旧热销,湖北部分地区甚至处于脱销状态。小家电也会借此有一轮增长,但不能支撑整个家电大盘。家电企业要抓住这一商机,但不能过度消费这一概念,推出华而不实的产品。

游戏业

疫情期间,游戏主机迎来了一波购买小高潮。京东游戏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其中Switch成交额占比近50%,索尼PS4成交额同比增长133%。游戏在线时长和充值金额也明显高于往日。春节期间,苹果畅销榜TOP10游戏流水同比增长40%,畅销游戏《王者荣耀》除夕的单日峰值流水高达20亿元,同比攀升约50%。但索尼和微软的游戏主机96%在中国制造,因疫情引发的停工对游戏主机生产造成了影响。总体来说,游戏行业一季度业绩有望超市场预期。不过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市场热度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视频行业

每年春节假期是视频平台业务增长的关键点,疫情使其更火热。1月26日至30日快手和抖音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较节前增长近1亿小时(1月1日至23日)。1月25日至30日(初一至初六),爱奇艺用户人均使用时长的日平均值为2.8小时,韩剧TV也因《爱的迫降》的热播,2月1日晚有高达118万人同时在线,将服务器挤崩。然而,疫情期间长时间、高密度的长短视频内容更容易造成消费者短期内的视觉疲劳,在疫情之后平台需要持续输出更多优质的内容防止用户流失。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经历高速发展后,已暂时进入瓶颈期。疫情让互联网医疗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再次受到关注。疫情初期,丁香医生平台为网民提供疫情实时动态可视化服务。截至2月13日,该页面已有19亿人次的浏览量。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开通的“在线问诊”官方平台,截至2月7日19时,已有727名医生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7200余人次。但民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持怀疑态度。考虑到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比如,西医需要视触叩听,中医需要望闻问切,排除面对面交流的诊疗模式,互联网医疗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到底如何?流量来了之后,还需要互联网医疗行业靠实力证明自己。

云产业

从短期来看,疫情促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互联网应用业务量大增,庞大的用户在线访问带来对底层云计算设施需求的大幅增长。流量经济和云基础设施成为2020年上半年最确定的高增长行业。但是,由于未做好用户群体激增的准备,不少云软件集体崩溃,出现无响应,以及卡壳现象。长远来看,基于在线直播、视频会议人数爆发式增长,在线热潮下流量产业和云产业链有望超预期增长。CPU/GPU、服务器、云视频、VPN/云桌面/EDR、远程协作等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医药行业

疫情对医药的需求导致医药整体板块出现上涨,但医药子行业有涨有跌。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医药商业,跌幅最大的是医疗服务。利好是,疫情推动了相关病毒防治领域的需求,预计会对相关公司一季度的业绩造成正面影响。同时,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价值得到各方重新认识。此外,在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和疫苗之前,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业长远发展有望提升。

保险行业

重大风险事件历来会激发公众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视,消费者由此会更加注重风险保障,企业客户将更重视未来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业务中断等责任险的需求可能会增大。此次疫情是一次难得的消费者培育的时机。疫情过后,消费、经济反弹力度大,对信贷需求较高,同时对保险中的健康险、寿险的需求会有报复性增长。随着抗疫胜利,在6月份迎来保费环比极大的上升,特别是健康类保障,呈现井喷式的增长。

5G产业

疫情推动在线应用发展,同时也对更大容量、更快速度的信道提出了需求。抗疫中,5G直播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进度,同时在线人数超过8000万。武汉协和医院的5G远程会诊平台能够实现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进行异地远程会诊。中国联通推出5G+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对流动人员进行快速有效的体温筛查,旅客体温检测和通行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然而5G产业链受到疫情冲击。5G上下游供应商短期将面临销量下降、存货上升、现金流压力加大等风险。此外,核心疫区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长飞和烽火占全国光棒产能的40%,华工科技、光迅科技等是重要的5G光模块供应商。浙江、广东等电子信息产业大省的疫情形势也较为严峻。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关键元器件供应可能面临吃紧状况。下一步,5G有望在电力、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中实现落地应用,“5G+远程教育”“5G+智慧医疗”等结合,有望提升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覆盖范围。

债券市场

一直以来,债券市场较为平稳。疫情期间,央行货币宽松力度加码,利好利率债市场。春节后首个交易日(2月3日)债市大涨,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大幅上涨1.3%,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单日降幅超过15bp,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彭博汇编数据显示,2020年迄今,已有超过40亿美元期限不到一年的美元债券进入市场,与往年同期相比,交易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高盛分析师KennethHo分析,疫情暴发之际,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预计集中在第一季度,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应该会出现反弹。冠状病毒暴发期间中国政府的维稳意愿,可能会导致违约步伐放缓。

线下商超

疫情下,线下商超到店人数明显减少,但很多线下商超都已开通了线上平台,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对商超而言,疫情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疫情期间,京客隆、物美等大型商超则继续保持利用外卖骑手进行配送的原则,在保障骑手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最快送达。苏宁易购APP则接入家乐福1小时达服务。通过苏宁易购APP,消费者将能享受到3公里范围内“小时达”,3-10公里“同城配”半日达服务。自去年入籍苏宁后,二者的供应链得到有效发挥,借助遍布全国及海内外的买手团队,充分调运物资,保证居民日常所需。据不完全统计,大型超市卖场的销售,在一月和农历新年之后,大部分仍然有个位数增长,甚至部分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是也有企业发生了个位数的下降;从初一到十五,跟去年同比来看,不同的社区生鲜超市大概有30%-50%左右的增长。但由于新型肺炎疫情导致的恐慌性囤货,春节期间突增的大量需求加剧了供应问题。

服装业

农历正月二十之前都是纺织制造行业的淡季,后期通过加班加点大部分会追回。虽然存在下游品牌客户由于国内线下零售业务受到疫情冲击,未来可能减少上游订单的风险,但最终影响大小取决于品牌客户是国内还是全球,包括在该客户采购中的占比。服装家纺行业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大,短空长多。虽然很多上市公司近期线下门店陆续开业,但在疫情的存续期之内,线下门店即使开业,受客流大幅减少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存在。但电商已成为服装家纺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很多公司也都实现了线上选款,线下配送的方式,所以预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部分疫情的负面冲击。未来疫情结束后,服装业在疫情期间加速推进的全渠道运营会体现出更加显著的效果。

大家电业

一季度受天气、春节休假等因素的影响,并非传统的销售旺季。单纯从销售层面看疫情的影响,暂时还不大。并且,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家电龙头业绩确定性较高,预计此次疫情主要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表现,并不影响中长期板块的投资价值。但开工延后及物流运输受阻,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家电全行业将面临短暂量产不足的情况;资金供应中长期受疫情影响较小,但中小型家电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金考验,新一轮行业洗牌风暴正在酝酿。

餐饮业

餐饮业在疫情中遭遇巨大冲击,损失约高达5000亿,包括海底捞在内的多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暂停营业,大量食材囤积。疫情对商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金流承压、信心受损、影响就业。但外卖订单猛增,不少餐企近日外卖订单已占到生意九成,火锅外卖增长尤其凶猛。未来,线上餐饮外卖迎来发展机遇。餐饮行业将逐步把零售环节打通,尝试提供半成品零售,向服务+零售行业转型。智能化也将成为餐饮业下一个发展趋势。

旅游业

春节历来是国人旅游出行的旺季。2019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出行人数达到4.15亿人次,期间收入占旅游业当年收入总量的近10%,甚至占部分企业的30%。疫情让旅游业受到严重冲击。1月24日~2月4日期间,全国共有1300万张机票和超过6000万张火车票被取消。飞猪称其平台上境内行程订单退订率约70%~80%,境外行程订单退订也达40%~50%。截至2月21日,已有50多个国家陆续对中国公民或近期有中国旅行史的访客实施了入境限制,包括拒绝入境、暂停签证、隔离检疫等。旅游行业有相当部分是重资产、薄利润的门类,且由于节前在营销、库存和人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在如此大规模的退订下,不少企业纷纷陷入困境,现金流告急。据行业分析,上市旅游企业的账面现金仍可支撑6个月左右,而众多中小企业的现金已经难以支撑超过3个月。下调管理层工资、无薪休假等方式成为旅游行业的自救方式。政府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如加大金融信贷帮扶力度、减税降费、向旅行社暂时退还部分服务质量保证金等。但归根结底,企业能否挺过难关,仍较大程度取决于其现金储备,以及能否在危机中迅速反应、精准决策和高效执行。

线下教育

由于各地中高考政策有差异,国内教育产业区域属性很强,而线下教育正是依托于这一特点,能做到遍地开花,中小机构也能有适当的生存空间。受疫情影响,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推迟了开学时间,而所有线下教培企业也只能停课。超过90%的机构表示机构经营存在部分困难或严重困难。线下教育机构开始加速布局线上。以精锐在线为例,精锐教育旗舰项目的OMO平台是重要的长期战略之一,2019财年第三、第四季度,精锐教育已累计投入1.3亿元资金,用以开拓线上项目,预计2020年将继续投入2亿元资金,全力推进OMO平台搭建。

电商平台

疫情下阿里巴巴发出盈利下滑预警,由于许多接受订单、制造产品和送货上门的人无法到岗或工作,公司本季度业绩将受到严重冲击。京东则认为,相比传统行业,电商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道路阻塞,封城、封路对配送和人员到岗造成了不良影响。电商行业核心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竞争趋势,重在物流供应链的运营质量和效率、对消费者服务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对制造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以及自身积累的科技力。

手机产业

全球70%的智能手机都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疫情将影响全球智能手机的供应链和制造产能。由于隔离或旅行限制而导致工厂的开工延误,导致暂时的劳动力供应短缺。众多手机制造商在线下客流减少的同时,扩大线上业务以减轻疫情冲击。在线直播、朋友圈卖货等方式成为新宠。2020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面临需求下滑的风险,同时海外市场的扩张也会受到产能和旅行禁令的影响。苹果等国际品牌也会受到产能不足的困扰和中国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

汽车业

疫情对本来已处于回升势头的汽车市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1-2月份受疫情影响,中国车市下滑幅度可能在25%-30%左右,预计全年狭义乘用车同比下降约5%。疫情导致中国零部件厂商“断供”是车企停工的主要内因,行业焦虑已经波及全球产业链。消费者将对未来出行方式重新思考,购车欲望有可能被激发。若疫情需要较长时间恢复的话,高端车型的销量或更容易受到冲击。此次疫情至少将从三个维度改变汽车业的竞争逻辑,加速产业的调整、供应链的优化,或许将成为中国汽车业再一次加速跑的起点。

出行行业

本来投资规模已锐减90%的网约车行业在疫情中遭受重创。疫情期间,人们大多都宅在家中,出行需求也在明显减少,全国约有50余座城市先后发布暂停网约车通知。2020年开工首日,全国驾车导航出行较2019年同期下降86.7%。一些租车公司节后司机退租的比例高达30%。不过,从2月9日起,滴滴、首汽约车,以及曹操出行等平台开始宣布在最好防护工作的前提下,逐步复工,但在短期内依然无复苏迹象。

奢侈品

春节原本是中国消费者境外行和奢侈品消费的旺季,疫情使得香港、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奢侈品门店客流骤减。不少奢侈品品牌的门店暂停营业:Burberry在中国内地64间分店中有24间需要关闭,其余分店的营业时间有所缩减,顾客到访量锐减了80%。历峰、开云等多家奢侈品集团的股价从1月17日即出现下滑。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双位数增长或被新冠疫情打断。更重要的是,比起短期的销售表现,此次疫情对于消费者价值观的重塑以及消费心智的改变,或是奢侈品品牌在疫情之后更需要深入探究的话题。

线下文娱

相比2019年大年初一14.58亿元的票房,猫眼数据显示,今年大年初一票房仅有181万元;春节七天的院线收入至少损失74亿元。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也都暂停展览。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主题乐园行业。但欢喜传媒出品的《囧妈》与字节跳动公司合作,在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免费独播,仅三日总播放量超过6亿,总观看人次1.8亿,让制作方在撤档的情况下将损失降到最低,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电影会通过流媒体平台首映与观众见面。同时,线上虚拟展厅应运而生,疫情过后或许成为众多展馆的服务标配。

建筑业

一季度为建筑施工的传统淡季。然而,疫情带来的延迟复工、农民工返程受限及地方复工政策要求或将拖累工程进度,使得建筑业一季度产值和收入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人员返工隔离、防疫物资采购、增强日常监测监控等措施以及疫情结束后集中开工带来的原材料短缺,将使得建筑业面临短期工程成本上升等问题。本次疫情对我国建筑业及建筑企业信用水平带来的冲击有限,而医疗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等细分市场则有望迎来新的市场契机。

养殖业

从2019年至今,猪肉市场的跌幅、涨幅均有。突遇疫情,养殖场户措手不及,多地封城封村封路的网格化防控,导致饲料、兽药等生产物资运输受阻,部分养殖场户出现了存料不足甚至严重缺料。一些鸡鸭等家禽养殖户因饲料断档而忍痛毁苗,同时生产出的肉蛋奶等产品积压运不出去,种畜禽苗等运不进来,养殖链条上相互挤压正在错失新的养殖周期,严重影响到养殖业的生产持续性。专家建议,要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要着力解决养殖场户原料、销售、资金、人工等方面的需求,推动行业上下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将饲料、种畜禽、屠宰、奶业等骨干企业纳入国家专项再贷款和贴息政策支持范围。

银行业

疫情让餐饮住宿等行业小微商户收入锐减,资金周转难,导致小微商户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短期或明显上升。疫情严重地区的信用卡贷款、消费贷款资产质量恐有短期冲击。不良贷款增加或许会影响盈利增速。由于城商行、农商行小微贷款占比较高,受疫情冲击或更大些,特别是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内中小银行。不少商业银行已纷纷宣布相关企业贷款利率在现行利率基础下调0.5个百分点,但对银行业而言,低于3.15%的贷款利率很难覆盖负债成本。银行业往往通过资产及信贷结构调整来应对息差压力,并通过拨备调节、加快核销等来平衡业绩波动及不良贷款数据,净利润增速波动预计会更小。此外,考虑到信贷投放力度预计加大,以量补价,资产规模增速或小幅上升,2020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预 计同比小幅下降。倘若疫情能够更快得到控制,复工进度加快,其影响会更小些。

房地产业

疫情造成房地产企业短期内销售大幅下降,且短期内开工和建设难以大范围开展,将影响到下半年的可售货值情况,以上因素叠加可能使得流动性不佳的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今年1月,全国地产销售TOP100企业单月操盘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2%,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入榜门槛同比降低19.1%至9亿元,销售百强房企中有近7成的企业单月业绩同比下降,部分甚至腰斩。而在农历新年假期后的第一周,新房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7%。北京每天成交量从以往的400套,降至不到4套。多家房企推出了看房小程序、线上购房APP,并通过VR全景看房等线上渠道,同时推出“无理由退房”等活动,配合线上营销。目前,房地产市场已到拐点。疫情加大了房企现金流的承压,但从中长期来看,疫情之后也会带动后续流动性的边际宽松,同时地产市场需求的短期压制也会随着疫情的好转得以扭转。

体育业

对滑雪产业来说,春节本应是最忙碌的时候。自今年1月底以来,已有约120场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宣布取消或延期,其中直接取消的约20场,宣布延期的约100场。被取消或延期的主要赛事类型包括马拉松、越野跑、障碍跑等,其中不乏磨房深圳百公里、重庆马拉松、无锡马拉松等知名赛事。其中,冰雪行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健身运动向线上转移。PP体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在免费直播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同比去年PP体育春节期间的场均观赛人数上涨了151.4%。而不少线上健身App也有亮眼表现,除了线上教学,也利用“居家创意运动”“视频打卡”等方式满足着民众“宅出健康”的需求,一些企业设置抗疫专题,号召大家通过打卡等方式实现为武汉筹款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