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发展史: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早期的部落生活人与人之间通过手势或神态进行交流(当然包括原始语言)。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单纯的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手势交流,显然不能适应生存发展。

语言是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灵魂的体现。几千年前满族先祖用来交流的“符号”都是刻在兽皮,树皮和石头上。岁月的变迁让女真人形成了独具规模的母语——“女真语”。

早在渤海国时期,粟末靺鞨人就开始致力于语言文字的创造,渤海国也叫“海东盛国”,所谓“盛国”指的是渤海国民具有同时期周边民族所不具备的文化。历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程度上达到了巅峰,根据《金史》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是勿吉。勿吉乃古肃慎之后裔。”从文献上可以证明渤海国时期就有了文字,宪法,音乐,建筑学等。可见渤海时期满洲先祖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体系。(只可惜流传到现在的寥寥无几)

渤海国被契丹灭亡后,黑水靺鞨因不满辽国的统治奋起反抗。(在当时契丹人根本不把女真人当人看,认为女真人就是会说话的工具)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让完颜希尹参照汉字(古代汉字)和契丹文(大小字体)创立了女真文。《金史》记载:“太祖完颜阿骨打命希尹撰写本国文字,希尹参照契丹、中原文字(楷书),合本国语,创制女真文字,天辅三年八月,文字制成,太祖喜出望外,命令使用。”史称“女真文”。(大金国文化初见端倪)为后期的国朝文派,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到了十三世纪,随着蒙古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兴起,加之南宋朝廷的背信弃义,大金国被灭,元朝在黑龙江依兰地区建立了行政机构,幸免于难的金国文人在这里继续生活,保留了大金国时期的文化。(但是,随着后期的发展,前辈的离世。女真文字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欣慰的是女真语言没有流失,这为后世子孙再次复兴文化提供了依据)。

明朝中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主要以“建州”“海西”“东海”为主体。当时“建州”和“海西”文化相对发达。(但是掌握文字的人很少,基本上都是会说不会读写,加之明朝和蒙古的文化侵蚀,使得女真文化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

引用现代人的说法:“文化侵略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侵略人的灵魂的战争,是无形无影的战争。”

老罕王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政权,利用三十年的时间建立起东北亚强国。主要源于努尔哈赤掌握了文化这一武器,如果早年没有熟读兵书及历史文献,成年后也不可能成就大业。随着建州女真的强大,文化发展迫在眉睫,公元1599年2月,努尔哈赤预以蒙古文字编成国语,命令大臣“额尔德尼”和“噶盖”参照蒙古文创立了满文,由于这种满文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一个字符代表多个发音,一个发音由多个字符来表示,非常的不方便,尤其是传递军事情报)。

显然这种文字到了后期已经跟不上节奏,旧满文必须要改进。

公元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命令文臣“达海”改进了老满文,又称“有圈点满文”即清代的官方满文。

文字的创立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的发展,也巩固了全体女真人的民族向心力,让女真人深刻的认识到满洲是个共同体,(操同一语言体系的部族皆为兄弟)。

清朝入关后,历代皇帝把保持“国语骑射”上升到国家法制。用于巩固政权和提高子孙万代素养。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是满语大发展的时期,大量的书籍被翻译成满文,并且传承至今。康熙四十七年,官方出版了大型官修辞书《清文鉴》。康熙二十二年编定《大清全书》,满汉对照,线条分明,甚为实用。到了乾隆时期,满文被规范化,也就是朝廷出台了权威规范,使得满语文得到了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后期旗人的分散,(乾隆年间有过几次京旗分流)使得满洲人变为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现状。为了更好的管理中原地区,只能将满文作为与汉文同步使用的文字,为了适应当时的发展只好广泛使用汉文。(当时清朝关内关外文化体制不同,相对于京师来说,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一带满文相对比较普及)。

manju gisun serengge, manju halangga niyalmai fulehe da, yaya we bahanarakvci ojorakvngge kai.

满语是满洲人的根本,任何人都不可以不会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