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立下大功的叶剑英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途中,不止有国民党军的穷追不舍,还有党内斗争的暗潮汹涌,这次战略大转移几经波折,险些夭折,关键时刻有人力挽狂澜,拯救革命于洪流之中,他就是叶剑英。

作为中国卓越的领导人,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叶剑英大智大勇,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毛泽东盛赞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如果说朱德、萧克、任弼时等人为三军会师殚精竭虑,那么叶剑英所做的选择,则关乎到会不会有三军会师这件事,革命是否就此终结。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开会协商后,确立了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方针。

尔后,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并开设前敌指挥部,徐向前、陈昌浩分别任总指挥和政治委员,叶剑英为参谋长。

右路军与中央一同行动,从毛尔盖出发,经班佑北上巴西。

张国焘带领左路军走在大部队后面,刚出阿坝不久便止步不前,期间,多次以天气、自然环境恶劣,口粮不足为由,下发命令让左路军撤回阿坝,拒不执行红军共同北上的计划。

此时的中央红军并不知张国焘心生异变,毛泽东、徐向前与陈昌浩于9月1日、8日致电张国焘,规劝他早日启程,别再耽搁。

可执意南下的张国焘不但听不进军委的好言相劝,还发送密电给陈昌浩,企图将意见相左者一锅端了。

当时,叶剑英、徐向前与陈昌浩携部队到了巴西一带一个叫做潘州的村子里,三个人同住在一间喇嘛庙中,都不知后来产生的变数。

9号恰逢前敌指挥部开会,陈昌浩新官上任,便上台讲了几句话。

会议氛围浓厚,正当大家投入到作战安排,等待下一步指令的时候,一位译电员火急火燎地跑进营帐中,被叶剑英撞见了。

原来,是张国焘新发来的电报,还是一封密电,给陈昌浩的。

拿过电报,看过内容,叶剑英心里头吃了一惊,这是何居心?

他赶紧将电报藏起,趁人不注意溜了出去,前去找毛主席。

了解情况后,毛泽东脸上亦是愁云密布,他快速地找出一支短铅笔,又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卷烟纸,把电报的内容写了下来。

随后,他催促叶剑英赶紧走,万不能让他们发现了破绽。

回到会场的叶剑英发现会议仍未结束,陈昌浩也未曾察觉任何异样,遂将电报交给了陈昌浩,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根据叶剑英本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所提到的,以及曾任叶剑英机要秘书译电员、后任总指挥部作战科副科长、并帮助译此“密电”的吕黎平回忆称,密电的内容大致如下:

×日电悉。

余经长期考虑,目前北进时机不成熟,在川康边境建立根据地最为适宜,

俟革命来潮时再向东北方向发展,望劝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放弃毛儿盖方案,同右路军回头南下;

如果他们不听劝告,应立即监视其行动;

若执迷不悟,坚持北进,则应开展党内斗争,彻底解决之(武力解决)。

执行情况,望及时电告。

从电报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张国焘的态度强硬,不愿服从中央指挥,且明确表示,希望中央纵队和右路军一起南下。

如若不愿意,可以先给时间思考;

如果不听劝,那就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右路军中的第4军、30军本属于红四方面军,虽然划拨给了右路军,跟着中央纵队走,但是还是与张国焘更为亲近。

徐向前和陈昌浩原是张国焘的部下,很明显,一直在红四方面军办事的陈昌浩是偏向张国焘的。

而叶剑英提供的这则消息,及时地粉碎了张国焘的阴谋。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于当晚迅速撤离,保护了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保留住了革命的火种。

假设这封电报未经过叶剑英之手,中央红军一众人等被蒙在鼓里;

亦或是叶剑英知道了后没有通报中央,长征胜利的结局也许会改写。

因为经过湘江战役后,红军主力部队战士所剩无几,伤病员居多。

红四方面军一直固守四川,积攒了兵力,且很少打败仗,军备武器上占据优势。

如果张国焘真的决定杀之而后快,在秘密行动下,大抵上是能成功的。

但有人站出来了,维护中央的主张,这个假设也就不复存在了。

9月12日,俄界会议召开。

会议揭发、批评了张国焘军阀主义、逃跑主义的多重勾当,对他企图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举动,下发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后续,红军继续北上,张国焘退居四川,日子却并没有很好过。

地方军阀多次进攻,根据地摇摇欲坠,而中央红军却捷报频传,成功抵达陕北。

历史证明,南下是没有远见的,甩不掉追尾之敌,这场大转移就不算赢。

索性,张国焘最后还是妥协了,再次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

前后态度的转变,离不开各方的努力。

叶剑英让张国焘的第一步计划破产;毛、周、张率部离开的当天夜里,是徐向前遏制了陈昌浩率兵追击的想法,他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张国焘南下后,朱德积极做四方面军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军心稳定;

还有任弼时、贺龙,不遗余力说服张国焘放弃伪中央。

而后面的这些努力,都是建立在叶剑英所做的重要决定上,才得以实现的。

1937年3月23日,延安会议召开,毛泽东直截了当地在发言中指出:张国焘要陈昌浩的右路军南下,企图危害党中央领导同志。

而证据,正是叶剑英提供的那封密电内容。

对此,张国焘无半句反驳的话语,相当于是默认了确有其事。

对叶剑英在长征中立下的汗马功劳,毛泽东一生都难以忘却,他对这位赤胆忠心的将领,一直是倚重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在庐山会议、视察大江南北时,多次提及叶剑英所做出的贡献。

他用开篇提到的那句诗词称赞叶剑英,还发自肺腑地说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关键时刻,叶剑英挺身而出,救党于水火之中,更救下了千千万万个无辜生命。

他,是有功之人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