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疫苗学会前主席卢山:最有效的防控方式还是人群接种疫苗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题:(抗击新冠肺炎)国际疫苗学会前主席卢山:最有效的防控方式还是人群接种疫苗

国际疫苗学会前主席、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卢山近日应未来论坛之邀做科学讲座时说,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已得到控制,但“稍不注意就会死灰复燃”。因此,最有效的防控方式还是人群接种疫苗。

  疫苗新旧三大类型

卢山介绍说,以往研发疫苗根据病原体形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天花疫苗等活疫苗,“有效但具有安全隐患”。第二类疫苗是灭活疫苗,没有被感染的风险,但免疫原性大大下降。第三类是针对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研制的病原体亚单位疫苗。

“这些年研发的新型疫苗,基本上也有三大类。”卢山说。第一类是构建病毒载体,科学家对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但改造太多造成免疫原性较低,且其带有病毒载体本身的抗原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最终免疫效果比较复杂,包括安全隐患;第二类是核酸疫苗,操作简单通用且安全,但临床试验发现人体注射后病毒免疫原性非常低,需要用各种方法予以加强;第三类是新型材料载体使用,利用佐剂或纳米颗粒协助核酸疫苗使用,或可发挥辅助作用。

疫苗研制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国官方发布的科普文章《一支疫苗的诞生》一文曾提到,通常一个疫苗从研发到上市至少要经过8年甚至20多年的研发历程。

卢山表示,疫苗制备需要面临不少现实问题,比如传统三期临床试验需要对症人群;再如疫苗研发投资巨大;又如专家、机构讨论过程复杂。在他看来,何时得到疫苗取决于四种力量的制衡,即:科学、技术、监管机构和社会需求。

  疫苗研制各自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争分夺秒地研制疫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正按照5种技术路线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紧急研制,总体进展顺利。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逐步启动临床试验。

这5种技术路线分别是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其中,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已开展临床试验,旨在测试和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项目负责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她的团队具有成功研发埃博拉疫苗的经验基础。

“以中国目前的经费和技术规模,制备出疫苗候选产品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最终是否能成为人群使用的产品要取决于国际疫情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卢山说。

面向疫苗长期研发,卢山提出了两个建议。其一,鉴于新冠病毒和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相似,不妨通过使用同一疫苗平台,更换抗原达到预防目的,由此减少每次生产上市的时间;其二,考虑制备广谱性疫苗,即一种疫苗对多种病毒都具备防护能力。

  疫情的“三类”“三波”

卢山说,他在分析病毒人群感染模式时参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划分出三种类型:武汉模式、湖北(除武汉外)模式、全国其他地区(包括北上广)模式。

谈及全球疫情局势,“继中国的第一波疫情、欧美的第二波疫情之后,其他地方会否出现第三波疫情?”卢山担忧,缺乏良好的医疗和经济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恐将难以控制疫情暴发。从这个角度来说,制备疫苗更为必要。

卢山还表示,面对未知的传染病,单一知识力量非常有限,需要有一个制度体系把不同领域的专家集中起来,综合研判施策。他也强调在此过程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2019年终获上市的埃博拉疫苗为例,该项目是由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完成。(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