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风气势雄 ——刘孟学毛体书法特色欣赏

己亥年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品赏刘孟学先生的毛体书法《沁园春·长沙》《清平乐·六盘山》,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青年毛泽东独立寒秋,吟唱湘江的伟岸身影;宛若见到了头戴八角帽的毛泽东望断南飞雁、吟咏六盘山的高大形象。这两幅毛体书法,给我留下了眼前一亮,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归纳起来,特色有三:

一、列阵有势 布局有心

古人云:“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书法的布局,造势为上。其结构、章法、点划、线条,跌宕起伏须有致,气韵流畅须连贯;疏密散朗须分明,自然和谐须雅致。刘孟学深谙此道,了然于心。他的毛体书法作品,谋篇布局,善变而不乱,自然而不拘;有序而不散,错落而不羁,恰似高手下棋,落子则成妙手;如同画坛神笔,挥毫则有佳构,达到了心手合一,气韵贯通,笔势雄健,合乎法度的高妙境界。

他的毛体书法《沁园春·长沙》《清平乐·六盘山》,布局大气而又雅致,结构合理而美妙。字或大或小皆有对应,墨浓或淡皆趋和谐;线条或粗线细皆显流畅,筋脉或隐或现皆连骨肉;结构或疏或密皆有章法。正如书圣王羲之所言:“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欣赏刘孟学的毛体书法布局,有一种如望春野花木的美感,有一种如赏秀美山水的愉悦。

刘孟学的毛体书法,布阵,有一股虎将战骑如云,刀枪剑戟如林;气势雄威如虎,朝气元气如晨的气势美、军威美与雄壮美。他的毛体书法,阵法多变而气势不变,灵活机动而法度不改。正如一员智勇皆备的统帅,沙场点兵,号令如山,三军皆应。其笔阵,时而合,时而散;时而显,时而隐;时而缩,时而伸;时而东,时而西;时而动,时而静。机动灵活,神出鬼没,恰似红军四度赤水,健步如飞,疾水流风;宛若勇士奔突而行,飞夺泸定。

欣赏刘孟学毛体书法的布局与布阵,是一种观之而悦目,赏之而悦心;品之而悦情,悟之而悦神的奇妙艺术享受。

二、胸中有史 笔尖有情

明史者恰如静观沧海,方知日月星星辰闪烁其里,鲸鲨珠宝隐匿其中;倾情者宛若初心跳动,始晓大爱情怀忠贞不渝,笔尖墨中,尽出神采。军旅书法家刘孟学教授的毛体书法,之所以大气磅礴,长风万里;行神如空,行气如虹;霆不暇发,电不及飞,与他胸中有史,笔尖有情密切相关,鱼水难分。他熟读伟人传记而知其光辉人生;深研伟人诗文而晓其大志大情;探究伟人兵法而叹其用兵如神。他的毛体书法《清平乐·六盘山》,写“天“字,落笔如雁起,一飞冲九天。那从左至右,向上的一横,墨重力沉,有一股大雁展翅向天翔的万钧之力。他”写“雁”字,行健存雄,元气内充;性情所至,妙不自寻,有一种遇之天然的自在神韵。“红旗漫卷西风”六个字写得风声水起,猎猎旗声犹响耳畔,西风红旗如在眼前。

三、形似有美 神似有魂

刘孟学的毛体书法,其形几可乱真,笔法宗于毛体,取其茁茂与元精,在似与不似之间却又不逾形似之规;取其诸形,无意于似而似,无心于佳而佳,宛如春来花开、雨过山青一般自然和美妙。

刘孟学毛体书法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城”字,有一种化重为轻,线条飞动的灵气与飘逸的风采。“长沙”的“沙”字,左垂右曳,相互呼应,美感毕现。“何时缚住苍龙”中的“时”字,左伸右敛,动中见稳。“鱼翔浅底”的“浅”字,左收右展,姿态横生,容貌养眼。那“浪遏飞舟”四字,灵动传神,颇有一种一笔豪气千里浪,万里长风九霄云的神采。

刘孟学的毛体书法,其神韵元气充盈,在字里墨中却又浑然一体。他写的毛体书法《沁园春·长沙》,笔底腾起的是青年毛泽东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生命活力与浩然之气;笔尖涌出的是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担当精神和报国情怀。他的毛体书法《清平乐·六盘山》,笔墨里奔流而出的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风壮怀;毫端上凝聚着的是“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舍我其谁的使命精神。

刘孟学认为,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而且是全球公认的改变了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伟人。写毛体书法,他追求的是全面、准确、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入其心,知其情,晓其志。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把握毛泽东的灵魂、精神、诗品和人格,就是毛体书法的魂。毛泽东的精神体现在书法中,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毛泽东诗词中的灵魂,就是中华儿女的灵魂。因此,他的毛体书法最大的闪光点就是注入了毛泽东的灵魂、精神和人格,一笔一划、一字一句之中,彰显出来的是毛泽东超迈古今的大境界、大志气;大气魄、大情怀。因此,刘孟学的毛体书法,往往不拘小节而蹈大方,不谋小域而谋大局;不求浅近而求深远。他无疑拓展了新时代中国毛体书法的广阔原野,使自己的书法耸立起了一座神韵弥漫的艺术高峰,自成高格,贡献甚大,可喜可贺!

【作者简介】赵太国,著名军旅作家、诗人,陕西省作协会员,长篇散文集《独步长征》当选全军优秀读物,散文《关中菜花香》《北方冬季的灵魂》当选陕西省初中和北大附中高中语文教材,屡次荣获全国文学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