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下的社会思潮研判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及其带来的焦虑情绪在世界多国蔓延,其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疫情不仅检验着各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也展现出人心人性和思想观念的较量。这既是一场对新冠病毒的阻击战、整体战,也是一场舆论战、思想战。

这一特殊时期,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社会中,思想观点的集中表达、社会思潮的碰撞交锋都尤为密集。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普世价值、极端主义、生态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反智主义、泛娱乐主义、女性主义等诸多社会思潮动向频频,彼此之间相互碰撞交融而又形成张力,为这一特殊时期的思想舆论场渲染了鲜明的底色:

民族主义持续活跃,不畏牺牲、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等中华美德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彰显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在此次战“疫”中得到了检验和展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极大地提振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生态主义展现出新动向,人们开始从生态哲学的高度展开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大讨论,就人民健康与公共卫生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对环境保护、市场监管、法治建设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粹主义迅速迎合受众,打着“民意”的旗号,借由新媒体平台迅速与一系列非理性思潮合流,在社会中调动起负面情绪,在与人们日常生活话语的“貌合”中混入了“神离”于主流价值之外的思想观念;

个人主义势头不减,人们关于生命健康与安全的诉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强化,被一些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个人优先、个人利益至上的借口,展现出向极端利己主义靠拢的倾向,滋生了以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来满足个人私利的行为;

反智主义不仅打着科学的旗号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更以“科学+阴谋论”的手段将一些从小概率事件或随机事件中寻找到的潜在关系粘合在一起,断章取义,炮制出看似科学合理的事件“真相”,极大干扰了公众视听。

疫情在带给我们风险挑战的同时,也使社会思潮更趋复杂多变。它一方面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一方面又不断加剧着人们的恐惧和焦虑,并紧紧贴合个体命运与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使社会思潮的现实指向性更强。民主与法治、谣言与真相、自由与平等、个体价值与公共利益、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等一些与国家治理、社会发展相关的话题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反映出社会公众在面临主要问题时的基本态度、基本立场、基本要求,表征着其在社会安全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和追求。

疫情时期的社会思潮有其特殊性,社会心理依然处于敏感期,其逐步恢复尚需时日。目前,疫情防控态势积极向好,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旦对社会思潮疏于引导或引导不当,就很可能诱发各种未知风险和潜藏危机,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基于此,疫情防控期间,人民论坛一直密切追踪思想舆论动态,针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思想动向展开多轮次网络调查和电话采访,对当前不同社会群体关注的问题有了充分了解和把握。此次,我们在结合社会思潮活跃度、关注度、影响力等指标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特殊时间断面上的主要社会思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归纳分析,以期人们能够正确看待并深刻认识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心理失衡和舆论失控的风险。历史变局和战略困局往往相伴而生。当前,我们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同时又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置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内外部风险挑战之多,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但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积极向好,笼罩在公众周围的未知、不确定性因素必将变得明朗,这也为今后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为提升和彰显执政智慧提供了抓手,为培育社会心态和社会共识提供了着力点。持续稳妥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顺势而为、逆流而上,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占据主动、科学发展、赢得未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