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必修课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珠宝

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由此引申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或样式。此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和文学领域。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在这种艺术氛围中,当时的珠宝也散发着浪漫、华丽、迷人的气息,洛可可珠宝风格应运而生。

谈到洛可可那就不得不提巴洛克,因为这两种风格时间接近且都富丽堂皇,金光灿灿闪的很多人分不清楚。

简单的从时间上划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时(1638-1715),也就是差不多整个17世纪,流行的风格就叫“巴洛克”;路易十五在位时(1715-1774),也就是差不多整个18世纪,流行的风格叫“洛可可”(虽然从1760s开始新古典主义开始逐渐占上风,但洛可可风格一直没有消失,虽然这样划分不是特别严谨,但好记忆呀)。

从视觉上,巴洛克与洛可可则是刚与柔,阳与阴的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虽然都叫路易,但他俩的区别就像他们的辈分一样悬殊。

1.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

虽然是紧挨着的两个国王,但他们俩可不是父子,更不是兄弟。

路易十四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整整72年(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比咱家康熙爷还长了11年。

在那个活到40岁已经算高寿的年代,路易十四成功的熬死了儿子,又熬死了孙子,所以曾孙接班,就是路易十五…

路易十四有句名言:朕即国家!

他也的确是这样践行国王权力的。路易十四时期,再没有首相一职。为了防止贵族叛乱,路易十四把他们圈养在凡尔赛宫里消磨意志,而一直致力于让国王不痛快的巴黎高等法院也前所未有的乖顺,结果是法国王权空前巩固。

一生四次大战,虽不是全胜,但两次与整个欧洲为敌,路易十四无愧太阳王的称号。

这时流行的风格就被称为巴洛克,恢弘壮丽,一派帝王气象。太阳王的辉煌在巴洛克艺术中一览无遗。

洛可可风格在室内装饰中尤其明显,与巴洛克风格相比画风突变,处处是粉色、白色、青色,金色,纤柔娇弱,一眼看过去就像甜腻腻的小女儿闺房。

咋这么女性化?阴盛阳衰啊!

路易十五同学也曾雄心壮志的要向曾祖父学习,国家的大小事情亲力亲为,结果只学到了路易十四泡妞的本领。

跟他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也有句名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一个国王不操心自己的国家,自然会有人帮他操心。

1745年2月的一天,在凡尔赛宫的化妆舞会上,路易十五遇到了一位光艳明媚的女孩。只一眼,她便紧紧攫取了路易十五的心。女孩闺名让娜,她的另一个名字更广为人知——蓬巴杜夫人。

她一生忙了很多事儿,基本相当于首相的职能。最让人头疼是让法国一个猛子扎进与英国的七年战争,直接导致了法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么能折腾是怕路易十五移情别恋而用这些事情吸引国王注意力。

现在说起她,最可圈可点还是对艺术的赞助。她的品位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绘画,也影响了装饰艺术。

她喜欢一种与巴洛克风格相似,但又极为女性化的阴柔风格——洛可可风格。一句话形容这种风格就是:

差不多搞清楚了两种风格产生的背景后,终于要说珠宝了,先看洛可可风格珠宝。

2.洛可可风格珠宝设计

关键词:不对称

这个风格跟巴洛克风格珠宝的最重要区别可能就是设计上的不对称了。下面这枚戒指就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这么妖娆,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蝴蝶。

在洛可可风格的装饰中,不对称是极为重要的特征,其实这种设计思想的背后有中国元素的功劳,但这里不再展开。

这个原则深深的烙在珠宝设计师心中,所以这时珠宝流行线条流畅的不对称设计,处处透着女性美。

3.洛可可风格珠宝的工艺

关键词:金银混镶、玫瑰切钻石

洛可可风格时期珐琅不再流行。此时珠宝背面多为錾刻或干脆毫不装饰的平面,而不再使用珐琅。

1811 年,尼铎为玛丽- 露易丝皇后创作了150 件珠宝,这顶麦穗钻冕就是其中一件。这件珍宝的灵感取自约瑟芬皇后挚爱的麦穗,在不同时代创造出了风采各异的麦穗形象。作为丰收女神刻瑞斯的标志,麦穗象征着肥沃的土壤和富足的物产。

金银混镶自1760年代诞生后就成了镶嵌钻石的标准工艺。采用这种工艺的珠宝正面是白银,背面是黄金。这种工艺解决了黄金镶嵌钻石使白钻变黄钻的问题,直至维多利亚时期钻石珠宝大多用白影镶嵌。

Fred Leighton维多利亚时代的瑞士珐琅和金耳环

4.巴洛克风格珠宝设计

关键词:对称、赛维涅蝴蝶结(Sévigné knot)

巴洛克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珠宝就是小型雕塑。

到了巴洛克时代,珠宝开始变得抽象、对称,跟巴洛克风格一致的是此时珠宝恢弘的气度和从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

巴洛克风格珠宝最有代表性的设计叫赛维涅蝴蝶结(Sévigné bowknot),这是最早的蝴蝶结珠宝,诞生于17世纪中期。法国作家塞维涅夫人(Marquise de Sévigné,1626-96)让这种珠宝风靡一时。

是的,名人效应几百年前就有了…

说完洛可可珠宝,我们对应的聊聊巴洛克风格珠宝。

3.巴洛克风格珠宝工艺

关键词:珐琅、黄金、table cut钻石

上图的项链展示了巴洛克珠宝的一种常见工艺——珐琅。黄金上烧制不同颜色的珐琅始于17世纪早期,是一位叫Jean Toutin(1578-1644)的珠宝匠的技术创新。

很多时候巴洛克风格的珠宝总是透出一股浓浓的农家乐审美,跟珐琅的大量使用不无关系。这时,无论珠宝的正面和背面,总能见到娇艳欲滴的珐琅。

这种色彩丰富的技艺不用想也知道特别适合表现花卉,而整个17世纪,有一种花绝对让整个欧洲都血脉喷张,记忆深刻。这种花原产自荷兰,一到法国便惊为天物,这就是郁金香。

17世纪郁金香是上流社会的象征,最贵时到什么程度呢?一颗郁金香球茎就能换整栋别墅。

这价格肯定是虚高了,我们现在有个名词专门形容这种情况,叫泡沫,是泡沫,就一定会破。不久以后这个泡泡就碎了,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开始向大蒜看齐,史称“郁金香泡沫”。

不管怎样,郁金香都成了巴洛克珠宝里的明星。

再看镶嵌。这时还是用黄金镶钻石,别小看镶钻用的金属啊,因为到了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珠宝中黄金镶钻的情况就越来越少见了。

这时候的珠宝大量采用table cut钻石,中文叫桌形切割,就是把八面体的钻石原石削掉一个尖,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钻石琢型。

所以很多巴洛克珠宝看照片时会发现钻石看起来是黑的,其实不是钻石本身的颜色,而是因为刻面少光线无法反射到镜头里。所以那时的绘画也能见到不少“黑”钻,道理类似。

屏幕前的你 有没有掌握这些干货呢?洛可可和巴洛克可是必修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